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中山大学方孝岳教授应广东語言文学学会筹委会的邀請,作了題为《关于中国古代語言学研究方法》的学术报告。方孝岳教授以丰富的材料,詳細論述了中国古代語言学性貭和古代語言学家的研究方法問題,并闡述了今天語言学的研究方法問題。他說,我国古代有关語言方面的学术和欧洲早期所謂“語文学”,情形并不是一样的。西欧早期“語文学”服从于某种原始經典的語言定型而认为永远不能超过。在我国,“小学”很早就是独立的一門学問。小学家搞語言文字是为着語言文字在当时的使用需要,而不是什么“为着解释古书”,而且向来能注意历史的流变。所以,中国語言学在发展过程中往往能表现出某些时代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想从語言的本質上来談汉語教学中的一些实际問題。本文举出关于汉語教学的一些事实,多数是根据过去一年間上海市几个中等学校里好几位教师关于汉語教学的总結;近来汉語教学的工作又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們在这方面也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可是过去这些教学总結里所提出的問題和談到的經驗,还是有不少值得注意和参考的。汉語是我国的一种主要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的人口最多的一种語言,它又是世界上历史最長久、內容最丰富、又最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之一。我們进行汉語的教学,同时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一种爱国主义的教育。因  相似文献   

3.
一 整风运动后期,在高等学抆里掀起了一場敎育大革命,到現在,这場革命仍在通过各种形式向縱深的方向发展。語言学的課程改革問題,在这场革命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这場革命,使我們有可能用較大的精力,特別是在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指导之下,去回顧以往的工作,并採討某些未来需要解决的問題。  相似文献   

4.
“训詁学”这門科学的对象和任务的問題,自來论者涉及这方面的很少,卽有涉及,也还没能够得到一致的看法;同时在教学上也还存在着許多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題。这里所提出的,只是平日师友的討論和自己学習后的一个初步認識。一“訓詁学”是用語言分析語言、解釋語言而正確地理解語言的科学。在中國語言学内,这是一个重要的部门。它的命名,是中國学術上一个傳統的惯  相似文献   

5.
語言学是以語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門社会科学。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人們能以辯証唯物主义的观点去了解語言现象,科学地闡明語言发展的规律:这就产生了馬克思主义語言学。馬克思主义語言学是为着适应无产阶級革命和建設的需要,在同資产阶級語言学进行不断的斗爭中产生、成长和壮大起来的。在語言学的阶级性和党性問題上,就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語言学遺产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呢? 一般說来,有关語言文字的一种理論、方法或一部研究具体問題的著作,如果在語言学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可以說其中有較多的精华部分;与此相反的,就可以說其中有较多的糟粕部分。不过从我国語言学发展的整个过程看,精华和糟粕往往是錯綜复杂地  相似文献   

7.
一种語言的发展,和使用这个語言的人民历史,是分不开的。不同社会中搞語言工作的人,首先要碰到本社会語首发展中的問題而要求他們加以解决。我們不能离开各个社会中这些具体工作的积累过程去看这門学术的发展面貌,所以語言学史上的问题是不可以一概而論的。首先我覺得中国古代的語言文字之学和西洋早期語言学史上所謂“語文学”,情形并不是一样。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1963,(1)
北京大学高名凱教授,于1962年12月下旬,应山东大学的邀請,在該校中文系作关于語言学的学术报告。听取报告的,有山东大学中文系、外文系师生及山东师范学院許多教师。高名凱教授所作的学术报告,包括有:《語言学动态》、《語言和言語》、《詞位理論和汉語的詞类問題》及《描写  相似文献   

9.
現代汉語中的象声詞是虛詞还是实詞?这个問題好象是不成問題了。在我国語言学界,“象声詞是虛詞”这种看法流行了許多年,几乎成了一致公認的結論。  相似文献   

10.
(七) 文学語言手段的人民性問題 文学语言和作家语言的人民性也是一个根据对语言的全民性的研究,而要求具体探討的最現实的问题。人民語言文化所有的卓越成就在文学語言和艺朮作品語言中的体現,作家語言和全民語言的有机  相似文献   

11.
讀了《学术研究》1962年第1期《試以語法意义和語法形式相結合的原則論汉語兼語式的問題》一文后,我基本上同意高华年同志的意见。但是我觉得他对某些問題沒有談透,而对某些問題似乎还抓不住要領,所以也想談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作为对高同志那篇文章的补充。我曾經在刊載于《語法論集》第三集中的《汉語有沒有递系式》那篇短文里同意兼語式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句型。我的理由是:无論从意义方面或形式方面看,兼語式的特点都是不容忽視的。从意义方面看,兼語和它前面的动詞是动作和对象的关系,和它后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中国古代思想,首先会碰到資料真伪及其年代的問題。这是一个很費糾纏的問題,因为許多东西都不是三言两語可以說清楚的;但这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問題,因为根据資料的年代說明它所反映的思想,恐怕是思想史研究工作中的最起碼的唯物主义态度。近几年来,我国思想史界有过两个規模較大的討論——对老子和孔子的討論;在討論中,除了一种主要傾向是有些人忽  相似文献   

13.
胡適在“白話文學史”裏對語言的看法是反動的資產階級實用主義的觀點,這表現在語言与社會歷史的關係上,語言与思惟的關係上以及胡適對於語言的認識上。本文的目的即就些問題揭露胡適思想的反動本質。 胡適虚偽地玩弄詞句,對語言正面的提法並不太多,但從語言作為文學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語言研究,可以说是从汉代开始的。在汉代以前,虽然有些学者也談到語言,但是沒有写成专書。直到汉代,在汉语研究方面,作出了輝煌的成績。“尔雅”和“方言”就是汉代語言研究方面两部极其重要的作品。历代学者对“尔雅”和“方言”进行过討論和研究。至今,也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問题,例如二書的作者問題,就是一个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問題。我个人的意見是,关于“方言”的作者,在沒有得到有力的新証可以証明不是揚雄以前,暫且放在揚雄名下;至于“尔雅”的作者,本文暫不討論。我們只要知道“尔雅”成書确在“方言”之前就行了。本文的目的是想就“方言”与“尔雅”的关系进行研究。“尔雅”采用郝懿行“尔雅义疏”本,“方言”是采用周祖謨吳曉鈴校編的“方言校箋及通檢”本。在取材方面:尔雅取材于釋詁上、釋詁下、釋訓、釋言四卷;“方言”則取材于卷一、卷二、卷三、卷六、卷七、卷十、卷十二、卷十三。二書其余有关名物的材料,与本文所要討論的无关,暫且不用。  相似文献   

15.
引言 語言中的詞,無論关于詞的定义;关于詞在語言体系中的基本属性;关于詞在語言結構中的地位、范圍、职能以及关于詞的內容与形式問題等等,在普通語言学中,都是值得討論和研究的。 詞是什么?中國語法学家以往會經从不同的角度給詞下过定义。例如: 詞是“說話的时候表示思想中一个观念的‘語詞’”。(甲)詞是“語言的最小意义單位”。(乙)詞是“語言的最小的独立运用單位”,因为“我們听人說話,耳朵接触一連串声音,同时腦子里接受  相似文献   

16.
百家爭鳴的方針宣布以后,科学研究工作,呈現了活躍的姿态。在自然科学方面,例如生物学家展开了摩尔根——魏斯曼派和米丘林派学說的論战,参与討論者都抱着坚持真理的态度,就使这次討論的双方都得了啟發。在社会科学方面也有若干学術問題的論爭,例如:中國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組織了关于“当前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問題的爭論,在学習“八大”文件中,“解放日报”和“長江日报”展开关于“我國國內当前主要矛盾”問題的爭論,除此而外,在經济、歷史、語言、文学、教育各个方面都有若干問題的爭論和批評。应当說,百家爭鳴的主流是在正常的發展着,如果能够健康的發展下去,对于提高学術研究將有难以估計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7.
談“到”字的詞性和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現代汉語語法教学的过程中,我們常碰到有关“到”字詞性的问题,有时也碰到含有“到”字的某些语句应如何分析的問題。一般的語法著作对有关“到”字的問題沒有能作全面的說明的;其中某些說明,又未必尽当人意:这样就使从事語法教学工作的人有“无所适从”和“无从捉摸”的苦痛。不辞冒昧,提出我个人对这一問題的看法如下,希望語法学者和語法教学工作者指正。甲、“到”字单独使用,是地道的动詞。“到”字本是一个地道的动詞。当它单独使用的时候,它常常带时間詞或处所詞的宾語(“到”字的宾語也可以是表示数量或程度等等的)。有时候,这时间詞或处所詞作了句子的主語,它就在句子中独立地  相似文献   

18.
(一)中國古史分期問題討論的焦点中國古史分期問題的討論,到了現在,已進入高潮。如所週知:这个問題的主張,主要分为三派:1.封建社会开始于西周說,2.封建社会开始于战国說,3.封建社会开始于魏晉說,三派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互相辯駁,各不相下,寫下的論文可能已在百万字以上,旁观的人看得眼花撩乱,很难抓住論爭的中心問題或讨論的焦点所在。我們認为:要評論一个学術問題的討論,指出各方的得失,肯定其是非,就必須先弄清楚討論的中心問題或焦点所在。否則,就决难有公平的論断。然則中國古史分期问题討論的焦点,究竟在那里  相似文献   

19.
問康齋先生謂天下縱有難處之事若順理處之不計較利害則本心亦自泰然若不以義理爲主則遇難處之事越難處矣此語是明明以義理為重處天下難處之事舍義理實無處之之法然天下事有不能不計較利害者計較利害是利害為主矣如今日敝人以無理侵略我國應何以處之是否以義理為主了之答此問題殊不易答實又不難容寬時日稍安無燥不待預言而自然明白所謂我國定獲最後之勝利惟望同志加功努力卽是義理爲主之實踐亦是計較利害之關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遺产的繼承性問題上,列宁提出过許多重要的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則。这些原则,过去是、現在是、将来还是我們对待文化遺产的指針,而且也是我們用以識別和批判文化遺产繼承問题上的反馬克思主义观点的銳利武器。这里,我想談两方面的問題,第一,結合我們近一年来反修正主义的斗爭,談一談学習列宁关于文化遺产繼承問題理論的两个基本論点(革命与繼承的关系;繼承問題上的阶級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