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中青年作者简介武树臣,1949年10月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现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副主任、教授。1994年9月被北京大学评选为“北京大学首批中青年学术骨干”,曾发表论文60余篇。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评判》(198...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是在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启发下发生的,它的发生又使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深入发展。 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突破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接受、宣传了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由它掀起的这个新文化运动到了“五四”运动,才得以形成规模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李大钊早在“五四”的前一年起,就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918.7.1),《庶民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对晚明士人“以诗法解《诗经》”的风气严加痛斥,认为不过是簸弄聪明,终将变圣经为小品。馆臣对原本奠定天人秩序的“诗教”大义,包括讲筵启沃、引经筹今等经世内涵,均自有体会,但却因乾隆朝的政治环境而不敢正面发扬,只能抑之为“在经解中为别体”,转而在经学史梳理和考据实学上用力。民国已还,五四学人群趋以文学歌谣来认定《诗经》,仿佛晚明士人的异代知音,《诗经》最终也从一本确立价值规范的“经”典,变成吟咏性情的“歌谣”,诗教大义随之沦灭。然而可惜的是,五四学人的这些举措,并没有深入彼时社会的有机体之中,其本质是以一种否定性的目光看待自我,最终错过了从自身发现生机并有效落实他们所倡导价值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徐昌翰、黄任远撰写的《赫哲族文学》一书于1992年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会科学“七·五”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之一,共14章,33万字,涉及赫哲族神话、伊玛堪(说唱)、传说、故事、民歌、谚语、民间艺术家、创作文学等诸多方面,全面概括了赫哲族文学现象和文学历史,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这是我国第一部赫哲族文学史专著,它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是黑  相似文献   

5.
《孔学堂》2014,(1)
<正>2014年6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新世纪中国哲学转型——《汤一介集》新书发布会暨学术座谈会"在北京大学人文学院隆重召开。《汤一介集》共十卷,三百余万字,收录了汤一介先生治学至今的著述和演讲等,展现了其思想轨迹与学术贡献,也折射出我国现代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十卷的《汤一介集》包括《哲学家与哲学工作者》、《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早期道教史(增订本)》、《佛教与中国文化(增订本)》、《在儒学中寻找智慧》、《思考中国哲学》、《面对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6.
从重压之下冲杀出来的《天安门诗抄》,傲然挺立在“四人帮”专制主义统治下的文坛上。它不仅为社会主义文艺增添了奇异的光彩,而且为社会主义文艺园地的百花盛开,吹送了民主的春风,带来了自由的养料;它把窒息文艺、摧残百花的“三突出”绞索斩断,砸碎了毁灭民间文学的桎梏。它是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的一大突破,一大飞跃。 民间孕育,人民运动中诞生 《天安门诗抄》不是奉命之作,无需谁来批准,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无视“四人帮”的淫威,在天安门广场上,满载着人民最真实的感情和最强烈的愿望,呐喊着“出版”问世。它的作者之多、篇目数量之大…  相似文献   

7.
李立 《学术交流》2002,(6):123-127
汉代铜镜铭文中存在着数量可观的“七言体”形式。其特点是 :整齐的七言句式 ,注意到了用韵 ,结构完整 ,在音顿、节奏等方面与传统七言诗相同。据此认为 ,汉代七言体铜镜铭文即是完整的七言体诗歌。汉代铜镜铭文七言诗形成的时间可以上溯至西汉时期 ,由此否定了“可靠的完整的七言歌谣在汉以前似还无有”的结论。汉代铜镜铭文七言诗在形式上的特点 ,标志着它正处在七言诗由民间歌谣向文人创作发展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8.
中美新市场经济(北京)论坛暨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爱德华.普雷斯科特(EdwardPrescott)中国演讲会于6月11~12日在北京大学举行。这次论坛由北京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经济观察报》主办。会议的主题是:“新市场经济与国富之路”,论坛的目的是推动世界承认中国的完全  相似文献   

9.
《魏见·伐檀》的文化释义——“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说周蒙《魏风·伐檀》是一曲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古代歌谣佳作,由于它暴露了奴隶主贵族阶级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阶级本性,深刻表现了广大奴隶群众不堪剥削压榨的心声,同时抒发了满腔的怨愤情绪和试图反抗的觉醒意...  相似文献   

10.
战后 ,日本最先开始研究中国问题的民间研究所是“中国研究所”。该研究所成立于 1 946年 1月 ,主要成员是战争期间研究满铁问题的研究人员、新闻记者和参加过左翼运动的人士。中国研究所的主要工作是向日本国民介绍并宣传中国革命与“新中国”的“真相”。到 1 95 5年以前 ,在加强日本人对新中国的了解、提高对中国的认识方面 ,中国研究所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 ,中国研究所的不足之处是其研究有“亲中国”倾向 ,在没有外交关系 ,没有人员交流 ,资料很匮乏的条件下 ,他们的工作几乎只能靠《人民日报》等官方消息 ,其研究主要表现为全面肯定…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月10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太平洋学报》杂志社承办的“2010年度《太平洋学报》评刊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家海洋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对外经贸大学及《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等单位的30多位嘉宾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一”和“两”是标志运动根源(或动因)的一对哲学范畴。运动的根源或动因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长期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一”和“两”是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概括出来的一对哲学范畴。所谓“两”是指对待、对立之意;所谓“一”是指合一、统一之意。“一”与“两”的关系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与“两”的观念,在西周《易·爻辞》和《左传》已开其端。《易·泰卦》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平与陂、往与复,既相对立又相统一,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又是相  相似文献   

13.
清代学者缪荃孙所辑《辽文存》卷一收载一首《鼓吹曲无射宫》,陈述先生以《鼓吹曲》为题录入《全辽文》,其词如下: “五年一巡狩。仙仗到人间。问稼穑艰难。苍生洗眼。秋光里。今日见天颜。金戈玉斧临香火。驰道六龙闲。歌谣到处皆相似。天子寿南山。”缪氏曾于词后注道:“金《乐志》云,天眷三年九月幸燕京,所用鼓吹导引仍辽旧。”陈述先生据此注而推断说:“是此曲乃辽曲也。”但是这首词作《辽史》不载,宋辽金时代的文献也没有称其为辽代作品的,因而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间秘密语》一书,最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作者曲彦斌同志,是新兴人文科学“民俗语言学”理论的提出者,有《民俗语言学》、《副语言习俗》、《中华民族数文化》、《中国俗语学史》等十余种专著,主编有《中国民间语言文化丛书》、《雅俗百科丛书》、《中国民间秘密社会百态丛书》、《俗语典故》等学术书籍。  相似文献   

15.
《关睢》是一首有争议的诗。当今持汉儒旧说,认为它是讽喻康王君妃“晏出朝”或领“后妃之德”进行美刺的,几乎没有了。但是还存在“婚礼诗说”与“爱情诗说”、“贵族诗说”与“民间诗说”的分歧。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并就教于大方。一、《关睢》不是婚礼诗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里论《关睢》。“此诗盖周邑之咏初婚者。”今人高亨、李长之、郑振铎、余冠英、吴小如诸先生也都持此说。1980年第二期的《文学评论》《〈关睢〉章臆断》一文也认为:“《关睢》  相似文献   

16.
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我校中文系刘康济(刘珂)同志编著的《古代儿童诗赏析》一书,一九八六年底正式出版发行。目前已引起社会上的重视。在这个集子里,作者汇编了汉唐以来的名家有关少年儿童题材的诗歌五十余首和民间歌谣若干首。这里面,有憨态十足的采莲小姑,也有受尽折磨的小童养媳;有春游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无产阶级领导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下称《分析》)中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问题,有不少专文做过论述,综合起来是两种意见:一,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论据是:1925年12月第一次发表时,只提“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领导力量”是1951年编《毛泽东选集》时添加的,“主力”不等于“领导力量”;当时的另一篇文章中,还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二,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或者说,没有明确提出、但已经包含和具备了这种思想。论据是:“主力”和“领导力量”含义相近或相同,当时他入文章中就有通用的例子;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是一种策略;稍后,便明确提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为方便计,本文将这两种意见分别称为“否定论”和“肯定论”) 但是,两种意见都存在欠缺。笔者认为:《分析》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但具备和包含了领导权思想。其所以没有明确提出领导权思想,是因为《分析》是在承认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前提下正面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王斯福博士(英文原名Stephan Feuchtwang)出生于1937年,早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后在著名的伦敦经济学院人类学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从1963年起致力于中国问題研究。现为英国城市大学社会科学系高级讲师、近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并在伦敦的“中国研讨会”担任主持人达十余年之久。近年来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变迁》、《日常生活与贫困的生产》、《关于大陆中国的“迷信”问题》、《中国民间宗教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19.
民间歌谣的社会史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史学的研究中,民间歌谣作为研究文献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民间歌谣是民间日常生活与思想的记录和艺术再现,象地方史志一样记录俗众世界的大事件,也如道德教科书治礼俗、辩善恶以形成民间小传统,还象政治晴雨表一样反映民众的社会评价与人心背向,折射社会变迁,勾画出立体的底层民众生活的镜像,呈现新的历史景观.然而,民间歌谣的零散性、游离性存在所展现的历史,仍依赖于传统史学和其他学科的观照,表现出其社会史研究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北京大学知识分子在中国20世纪初的非基督教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尤为重视北京大学学者中的“非主流”观点。虽然北京大学大部分知识分子的观点和反基督教的主流舆论相吻合,但是也有许多学者表现出了高度的理智和宽容,警醒“用宗教式的狂热来进行反宗教运动”属于过激行为。这种众口一声中的少数派声音的存在,反映了一个文化的成熟、城府和健康。在今天中华民族力图重振文化大国形象的努力中,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