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静物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从一开始就显示了人类社会对物质世界存在的反映,众多大师们--夏尔丹、塞尚、凡高、雷东、毕加索等都曾将静物绘画推向一个又一个高峰,无不以其特有的艺术品位确立了各自在世界画坛的显赫地位.  相似文献   

2.
勒南兄弟的艺术天才作为一股新生的力量复活了法国本土现实主义的传统,紧随其后的夏尔丹为其注入了更为真挚的情感,到库尔贝那个时代,现实主义的语境显得更为激烈。他们在现实主义艺术中创造的各种形态超越了任何一个时代,其所创立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展到今天仍然有着非同寻常的力量,并以全新的形式联系起当下文化。  相似文献   

3.
李建设198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现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设计学、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分会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科技术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工业设计协会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作品《河南博物院专题陈列设计》、《春风拂面》分别入选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分获河南省第九届、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一等奖;《青铜时代》、《回访夏尔丹》获"中国首届电脑艺术设计展"优秀奖。  相似文献   

4.
名画杀人     
法国现实主义印象派画家米勒于1848年完成了他的《被囚于巴比伦的犹太人》大作,一时轰动了西方画坛。时隔不久,米勒的这幅名画便和当时的几位名画家夏尔丹、马奈,莫奈,毕加索等人的画作一起在巴黎举行了画展,受到美术界的一致好评,这就更让米勒的名气蜚声西方画界。  相似文献   

5.
泰亚尔·德·夏尔丹是法国古生物学家、天主教神父。自本世纪20年代起,他定居中国20余年,曾与中国学者斐文中等一起发现“北京原人”,因此闻名于世界。泰亚尔提出了一种与传统基督教思想或正统新托马斯主义有些差别的理论,即“基督教进化论”,也被称作“泰亚尔主义”。他的“离经叛道”致使他一生路途坎坷。从1926年开始,直至1955年泰亚尔去世,他的学术活动不断受到法国和罗马天主教当  相似文献   

6.
“为直生论辩护”是戴亚尔·德·夏尔丹所写的最后几篇论文中的一篇。戴亚尔在这篇论文中表示,尽管直生论(Orthogenesis)在科学家当中名声很坏,他感到有义务来为它辩护。他提出直生论的定义如下:“这一个(如此充分讨论的)术语,当然取自它有方向的变化的最普通的语源意义(在任何程度上和在任何可能影响下,这个‘方向’是可以看得见的)。”戴亚尔想指出,各种生命物种的发展不仅是简单的变种的情况;这也是一种有方向的强化情况。进化不能以偶然性、无  相似文献   

7.
艺术衍生品是从原创艺术品中派生出来的类工艺品,源于艺术原作却又区别于原作,是具有艺术家个人艺术符号的一种实用性产品。影响艺术衍生品产生的因素有社会经济、审美经济、艺术价值与平民化的价格、波普艺术等。艺术衍生品主要包括原创艺术复制品、艺术家衍生产品、品牌艺术定制产品、影音艺术衍生品、动漫艺术衍生品等类型。艺术衍生品具有经济性、传播性、大众性、审美性等特征。艺术衍生品能促进人们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使艺术走向生活、走向大众,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艺术元素,满足大众对精神享受的需要。发展艺术衍生品市场,对推动艺术消费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艺术从业者应积极投身艺术衍生品创作,推动艺术衍生品产业的发展,为大众的生活增添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8.
对艺术和原始艺术的理解和使用不同 ,对艺术起源研究的对象、目标、方法和途径都会不同。艺术和原始艺术的本质问题是艺术起源研究的第一基础。目前 ,在确定艺术和原始艺术上有诸多难题 ,从这一意义上说 ,艺术起源能否搞清楚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9.
论艺术学的学科体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现象、艺术规律和艺术本质的人文学科,是对各门类艺术进行宏观、整体、综合和一般性研究的学问。艺术学学科体系可以分为三大块,或三个学科群落,即艺术论(艺术概论、艺术原理、艺术哲学)、艺术史(民族艺术史、门类艺术史、专题艺术史)和艺术学边缘学科群(艺术美学、艺术心理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教育学、艺术商学、艺术法学、比较艺术学、中国艺术学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凉山彝族的漆器艺术、服装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镶嵌艺术中独有的黑、红、黄用色风格的论述,展现彝族民间美术古、奇、朴、丽的艺术特色,旨为促进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宏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1.
读凡·高短暂的艺术生命,可以看到凡.高通过艺术实践,深切的体会到那些表面的美丽,并不是绘画的主要目标。他用自己的色彩打破了条条框框实现了色彩本质的解放,用自己的情感去绘画,强调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在现实与想象中释放出动感、绚丽的色彩,使艺术具有了更多的抽象因素,用自己的生命感动世人,创造了绘画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绘画中用全新的视角去认识和感应世界,为推动艺术的向前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为他的存在,绘画艺术更加有了生气,色彩艺术再次迸发新的真谛,为人们对色彩的进一步认识以及艺术实践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克恭是宋末元初绘画史上一位著名的山水画画家。作为宋末元初山水画绘画风格转型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高克恭在繁忙的政务之暇,还创造出了丰硕的绘画成果。他的山水画风格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主要阐述了高克恭的生平,并且研究了他的山水画艺术风格特征及其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钱选是南宋末年壳朝初年的画家,他恪守青绿山水画的传统,并能有所创新。文章通过分析画家的生活背景、身份,比较了钱选所作的青绿山水与他之前的青绿山水画的异同,总结了他的画面内容、境界及绘画实践对后世山水画家所产生的影响,并试图客观评价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范成大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题画诗作内涵丰富,既表现了他心忧国事、怀念故土的爱国情结,也包含了对平生遭际、自我人生的喟叹与思考,同时还有对田园风光的吟咏以及对画家画作的品评。他的题画诗追求写实,摹写精微,善用典故,巧妙运用了譬喻、通感等多种艺术手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文化的碰撞,为20世纪的中国画坛平添了诸多扑朔迷离的景象,也为俯仰于这一背景下的无数个体的艺术生命带来了重重疑惑和困扰.赖少其以其特殊的革命经历、独特的文化积累,在自然生命行将停止运行的关键时期凸显了其艺术生命中最本质、最原始、最朴素、最真挚和最纯净的精神境象,真正实现了中国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过程,从而为20世纪的中国画坛绽放了一枝奇瑰的花朵.  相似文献   

16.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终其毕生以艺术实践反对泥古,主张革新,并以第一个明确提出“用以慰天下之劳人”的艺术创作目的而闻名于画史,其艺术风格与思想影响至今。但是,郑板桥并没有专文论述过自己独到的文艺思想,他的艺术见解大多在题画、家书之中简洁地阐述,意义深远。因此,文章就以板桥题画、家书作为出发点,从思想、社会、文学、哲学的角度再次深入诠释郑板桥“画以慰天下劳人”这一伟大艺术观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历史价值及影响作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伍启中先生以国画《心潮逐浪高》一举成名,由于他具有坚实的造型基础和对线造型的把握,以及他坚持从生活中寻找、挖掘“真善美”并将之作为创作素材,所描绘的人物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南国色彩,用笔道劲稳健,洗练精当。在其运用传统线条造型的同时,融合了西画的特长,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为整体推进中国人物画创作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悠久的传统艺术具有强固的承续力量、持久功能和相对独立的性质。鲁迅一生与画结下不解之缘,现代小说和绘画作为两种不同艺术样式的亲和与连结始终成为他审美取向上的刻意追求,绘画色彩在鲁迅的文本中得以充分地艺术展现。绘画因素之于鲁迅小说具有适应性,鲁迅小说之于绘画因素具有选择性。鲁迅小说纳绘画因素为内质,正是因其要呈现出丰饶多姿的综合性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亨利·米修与西方文化传统格格不入,在精神探索中与中国智慧携手,将他所接触的中国人和中国风物置于情感的、心理的、文化的、哲学的多种层面上,以西方作为参照,在他的眼里,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都表现为一种智慧。中国绘画与诗,与书法同道、同源,密不可分,这三者之间内在的和谐关系,归根结底就是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的绘画、书法、戏剧重表现而非再现,重神似会意而非描形摹状。中国戏曲的虚化对米修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诗人趋虚向道,走进道家智慧。道家思想使诗人获得一种新的关照、新的眼光、新的语言。道家思想给予了他某种务虚智慧,使他的诗歌创作悖逆西方传统,展现出一种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20.
齐白石花鸟画的自然形成与自觉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白石的花鸟画不仅数量多,而且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他在艺术创造中的独特之处。早年的乡村生活体验,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审美意识,使他的花鸟画自觉不自觉地打破传统文人花鸟画的窠臼,敏感地捕捉到乡村生活气息中花鸟的特殊情态与意趣,创作出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充满了个人理解的写意花鸟画。他又继承了传统中国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之法,为花鸟写照传神。他的花鸟画还洋溢着诗的意味,传达着他独特的精神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