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文汉 《日本学刊》2002,(5):119-131
日本古代文学具有以本民族为主体 ,以固有的文学观、传统的文学思想为根基 ,积极吸收外来文学特别是中国文学思想和技巧 ,不断丰富、发展自己的优良传统。古代和文学的主旨是抒情状物、悦己娱人 ,而汉文学则受中国文学观影响 ,产生了一定数量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审美取向方面 ,形成了主情、文静、含蓄、恬淡的主体风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就中国古代文学对《万叶集》、《源氏物语》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学的审美理念“物哀”的形成过程,做了颇具新见的阐述。提出了日本古代文学一个独特的发展模式:日本本土固有文学与古代中国文学的“冲突·并存·融合”的模式。并借此对中日古代文学交流的经验进行疏理总结。  相似文献   

3.
大量的日本各时代的小说、诗歌、戏剧被译成英文,流传各国;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近十年来,众多的西方学者获得了日本文学博士学位,形成了研究日本文学的可观阵容。但令人费解的是:用英文著作的切近时代的、权威性的日本文学史却廖廖无几。主要有这么几本:  相似文献   

4.
潘畅和 《日本学刊》2007,(5):108-115
日本文化发生于分隔、封闭的狭小地域。众多分隔、封闭的生存空间又叠加为整体结构,相互形成对立、排斥、竞争关系,从中引出你我分界的政治逻辑。这种逻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最终导致普遍的、恒定的价值判断的缺失。日本民族在走向"世界公民"的过程中,其特有的民族逻辑将受到世界的评判。  相似文献   

5.
西行法师在长达50年的隐逸生活中,开启了日本隐逸文学的先河。他把隐逸生活与和歌创作结合起来,在和歌创作中融入了佛教思想,扩大了和歌的表现领域。他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发现了闲寂的美,使闲寂的美学理念得以形象化,丰富了和歌的表现方法,直接影响了徘圣松尾芭蕉的创作。研究西行法师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仅可以使人们了解这位日本古代的传奇歌人,而且可以使人们对日本文学的发展史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明治18年(1885)是日本文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第一,日本近代文学黎明期首部文学理论著作、坪内逍遥的文学论《小说神髓》(1885~1886),以及坪内逍遥将自己的文学理论付诸实践而创作的小说《当世书生气质》(1885~1886)问世,第二,同年2月,文学爱好者出于兴趣,自发组合,  相似文献   

7.
文学的基本内容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个性化的审美观照和把握 ,与此直接对应的表现形式是文学的整体艺术形象。文学艺术形象又是由具体的文学语言组织建构起来的 ,因此 ,文学语言是文学的艺术形式的形式 ,是文学的二度形式 ,而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则是一个由思想内容、艺术形象和文学语言三者相互关联构成的双重的二元对立结构。认识文学文本形式与内容的双重二元对立结构 ,对于进一步理解文学现象、文学创作、文学解读过程的本质、规律和方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9,(2):139-140
古代文学的教学既要遵守一般学科教学的共性,但更多要体现古代文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即在教学中一定要密切结合文学的本质特征来进行,文学的审美属性和文学是作家独特心灵世界的表现是文学的两个重要的特征,古代文学教学要密切把握这两个方面,才能让学生充分感悟古代文学的审美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之同情,并对之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 ,如果从原始歌谣和古代神话算起 ,至少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时期里 ,我们的先人们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而作为古人智慧和艺术才华结晶的文学作品 ,从它们产生之日起便受到了时人和后人的注意 ,人们一直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学习它、研究它 ,力求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纵观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研究 ,就其方法而言 ,则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主要的类型 ,或曰三个不同的阶段。一是以乾嘉学派为代表的注重训诂、考据、名物的传统研究方法。乾嘉学派中 ,无论是以信古为标…  相似文献   

10.
理解自我:文学解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学解读的意义,传统的观点是把它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满足交流的欲望。这种观点显然没有把读者的自我考虑到解读的意义中去。如果我们承认文学解读是读者的一种主体性的生命活动,那么解读就一定是为了读者自身的理由,即理解自我。  相似文献   

11.
文学权力:文学的文化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国华 《求是学刊》2001,28(4):74-79
文章旨在通过文学在社会历史语境中所具有的文化资本来论证文学的话语权力属性。作者从分析文学的符号资本的条件即文化稀缺性 (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习性和文化产品三方面 ) ,以及考察文学的符号资本的实现方式即垄断表征领域这两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证。作者认为 ,文学权力在当代语境中的衰落与大众媒介的兴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唐月梅 《日本研究》2008,33(1):81-84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并没迅速改变中日文化和文学交流的空白现实;直至1976年,中国的日本文学译介才历经曲折,逐渐走上正常发展道路。本文便要将这一历史演进进行概括,选择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等几位著名作家为例,谈谈日本文学与中国邂逅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民间叙事文学是民俗研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而许多内容又多为口述史学的研究对象。叙述性是二者的共同特点。民间叙事文学研究的现状表明,该学科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治理的深化和公共问题的复杂化,建构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关系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关键.其中代表国家的政府与代表社会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备受学者关注,基于法团主义、市民社会等理论促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基于协同治理理论,分析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关系建构的核心要素,有助于理清双方边界,更有助于践行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5.
尚一鸥 《日本学刊》2008,(2):141-151
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始于作家的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的1979年.28年间计出版学术类著作92部,而仅从日本国会图书馆资料库的<杂志纪事索引>中便可以检索到学术论文530篇,散见于报刊的文章更难以计数.学术界的投入在现代以来的作家作品研究史上是空前的,以评论家、大学教授为主体的研究群体中,大家云集.人们关注了村上现象与日本当代文学、村上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创作意识与小说倾向,以及外来影响与村上小说文本风格等相当宽泛的领域.与此同时,批评与攻讦的声音也从未消失过.村上一直是在褒贬毁誉中持续着自己的创作历程的.  相似文献   

16.
潘世圣 《浙江学刊》2006,1(3):29-36
作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呐喊>已经定格在历史性的排行榜的最前列.很多时候,人们在阅读思考这部作品之前,已经深陷于"历史定论"的支配和影响中,而容易失去独立自主的审美判断眼光.成仿吾在<呐喊>出版不久后,提出<呐喊>可以溯源到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而今人却轻易地一概把它视为是对鲁迅的严重非礼.其实,<呐喊>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至少在形式格调上有不少相似之处,成仿吾的意见并非仅是"挑刺"和"非难".日本的自然主义起源于法国自然主义,但并未继承左拉的真谛.<呐喊>看上去近似日本文学,但其深层的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对国人"人性"的怀疑和诘问,又画开了它与日本文学的天然不同.成仿吾没有读透这一点,并非是他的浅薄.时间、阅历、功夫是解读鲁迅的先决条件,这同样也适用于成仿吾.  相似文献   

17.
在日语中,“隐者”即在佛教思想“无常观”的影响下,脱离俗世,隐遁山野,修行佛道,从自然山水中寻求情趣生活的人。日本的中世(1192~1603)是一个战乱与天灾迭起的时代,贵族阶级没落了,武士阶级掌握了政权。在这样不安定的时代,人们只好求安定于宗教,因而隐者辈出。心向空门的人,以及对混乱至极的政治社会感到失望的人,强化了自己的厌世观,便舍弃世俗生活,或云游各地,或住进山野草庵,经营独自的精神生活,追求安宁世界。这些隐者中知识分子居多,他们身居草庵,从事随笔和日记文学创作,故称“隐者文学”或“草庵文学”。其文学基调是佛教的无常…  相似文献   

18.
文学政治学作为研究文学政治的学科,主要包括四组相对应的概念,分别是:文学政治与政治文学、作家政治与政治作家、文本政治与政治文本、接受政治与政治接受,由此构成了文学政治学的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文学研究不仅是对于文学现象的描述,还需要从问题意识入手,从已经显现的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加以回答.当然回答可能就是给出一个思考的结果,也可能只是提出一种思路而没有结果,但是合理的提出问题就是一种研究的态度,而且也才能算是研究的思路.问题意识不是凭空来的,而是需要一些基本的思维模式,问题意识包括身份意识、转向意识、媒体意识、对话意识和语境意识五方面.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和落实,对文学研究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关于日本动漫的一种文化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渭 《日本学刊》2006,(5):129-141
日本动漫自有其积极的一面,然而作为日本文化的直接产物,同样存在浓重的文化痼疾。透过日本动漫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人们可以发现日本文化中与军国主义幽灵相关的“强者的专制”、“无根的偏执”、“极端与矛盾”、“救世与物哀”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