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雕塑性”思维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丹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1):99-102
服饰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如果仅仅从本专业领域来考虑问题的话 ,往往无法突破常规思路与传统知识的禁锢。在服饰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善于运用雕塑性思维 ,就能设计出更具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的服饰。 相似文献
3.
郑建军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1):70-73
犹太性是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品性,它强调犹太文化的传统含义和价值,而流浪是犹太人生活中永恒的特征也是犹太文化的标志之一。索尔.贝娄的"流浪汉"小说与传统的流浪汉小说不同,小说的人物大多数经历是精神上的流浪。小说中的人物通过精神的流浪,展现其内心世界的流浪意识,在现实社会中寻找自我,以期找到心灵的归宿,实现精神的回归。 相似文献
4.
5.
炎热的夏天到来,鸡蛋鸭蛋难以保鲜,出售价格低廉,影响了养鸡鸭户的经济效益,如果将鸡鸭蛋加工成松花皮蛋出售,则可提高深加工增值率。(一)原料选择:(1)要用完整的新鲜蛋。(2)生石灰要求色白块大、体轻无杂质。纯碱为色白粉细,含碳酸钠96%以上。茶叶为红茶为好,食盐采用含碘盐最好。(二)配料与检验:(1)料液配比与配制。100个蛋的料液比为: 相似文献
6.
袁宏 《中华儿女(海外版)》2012,(9):57-57
"泥"能说话,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不可理解?但我却觉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对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总能听见它调皮的声音在我耳边萦绕。人的感情很奇怪,有时候我也相信有些事情是有宿命的。我出生在江西乐平,自小就对景德镇的陶瓷耳熟能详,一直就觉得陶瓷是大自然赋予给人类神奇的艺术品。这"泥"经过13... 相似文献
7.
刘伟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71-73
从雕塑创作的角度出发,并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雕塑创作中的一些艺术观点。论述了精神内涵和生命力是雕塑创作的核心和灵魂及创作中的任何部分都要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指出雕塑语言在雕塑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及雕塑创作与时代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9.
邓小南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
“泥马渡康王”传说中的救助过宋高宗赵构的神人崔府君,受到了南宋的尊崇与封赐。这一故事的传市,与宋高宗“神道设教”、稳定政权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故事内容及其流传背景的考释,有助于我们分析理解南宋前期的政治形势。 相似文献
10.
张炯炯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6):123-124
高师的雕塑课教学,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应与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应围绕如何更好地适应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启发他们的长项智能入手,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突出师范性。 相似文献
11.
顾华详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4):1-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特别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归根到底是由党组织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决定的。加快经济发展 ,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党组织的首要任务 ;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局 ,应对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 ,对党的建设水平、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状况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认真开展党建理论的学习 ,提高对“三个代表”思想的认识 ;要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 ;适应加快改革、发展与维护… 相似文献
12.
公共理性是有限理性、渐进理性,作为导向制度正义与政策正义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尺度,其核心功能在于塑成权力的合法性与利益的协调性。它表达的是公正理念,倡导的是社会合作,追求的是协商民主,运行的是共赢思维,发展的是公共治理的逻辑。作为公共领域的核心精神,公共理性精神是和谐公共空间成长与良善公共生活营造所必需的一系列精神观念、文化要素与心理习惯。践行公共理性精神,就意味着在公共管理中充分彰显公共价值、以公共的视野和思维逻辑进行治理,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达致公共生活的民主化与效能化。 相似文献
13.
城市精神内涵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锐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112-114
精神来源于人,而作为人类聚集自身智慧、体力、精神和群体而历史形成的城市,也客观地折射着一种鲜活灵动的城市精神。培育和弘扬这些精神,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繁荣城市先进文化、提升城市人文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精神内涵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耀华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1):88-90
“大学精神”本质的内涵是大学人持有的或追求他们所认同并自认为理想的且努力传播的价值观及其体系。大学精神的主要特征是独立与自由的思想 ,批判与创新的精神 ,为社会追求真理的使命感。大学以创新知识为天命 ,以发现、传播、传授知识为己任 ,它本能地要求大学人具有“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批判与创新的前提条件是独立与自由 ,缺乏以独立与自由为基础的“批判与创新”是异化了的“批判与创新”,独立与自由是大学精神有精髓。大学的“独立与自由”除了来自本身的要求外 ,还来自大学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其它势力斗争的结果。在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大学人逐步形成了以探索真理为使命的社会责任感。大学为社会追求真理既是社会的要求 ,也是大学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邵明英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3-135,139
十六大以来,理论界和高校专家学者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通过对这些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梳理,从中可以看出当前关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易春莉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50-53,6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表现主义画派与苏轼文人画思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将绘画由再现提到了表现的高度,主张绘画要表现内心情感,反对过分忠实地再现客观现实;主张“不求形似”,要求有艺术联想和想象力。二者在题材内容及绘画功能的转变上都能体现以上思想。只是,表现主义对现实的态度是积极抗争,苏轼文人画思潮对现实的态度是消极遁世;表现主义主张纯主观表现,而苏轼文人画思潮主张主客观结合。这则是二者的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17.
18.
现代绘画的抽象性表现在现代绘画各流派之中,侧重主观表现,而非客观反映。画家运用抽象性的线和块面及非描绘性的色彩表现事物的内涵和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这种抽象性也就是画家对理念与感觉进行探索,并使之昭显的最完美的载体,是艺术家运用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包括色彩、线条、块面等)表现其内心需要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并将其看作是适合自己创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9-33
红船精神自提出以后,得到了学界的深度阐释和研究,其中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这些认识误区主要有:红船起航于浙江,红船精神诞生于浙江,具有历史必然性,非浙江莫属;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全部源头活水。事实是: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诞生于浙江,但对红船精神的阐释应超越浙江、超越地域性因素;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而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更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全部源头活水。只有准确认识红船精神,科学阐释红船精神,才能彰显理论的深度和其历久弥新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