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邓小平的党内民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重在制度建设。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 ,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 ,探索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的机制 ,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 ,建立有效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党内协商民主作为党内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能够充分体现党内民主的本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内民主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党内协商民主思想,这些思想表明,党内协商民主的本质是党内一律平等,发展党内协商民主要以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目标,发展党内协商民主的保障是构建以党的章程为依据、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原则、以具体制度安排为支撑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是我们今天发展党内协商民主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关于以党内民主促党内和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以党内和谐促社会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促党内和谐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党的建设的需要。以党内民主促党内和谐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为保证,以加强党内民主监督为重点,以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为动力,以开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思想斗争为举措,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才能卓有成效地推进党内和谐。  相似文献   

4.
如何通过机制的创新,促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化,永葆党的先进性,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通过对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参与机制重大意义的分析,阐明了发展党内民主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基础和源泉,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对实行人民民主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参与机制,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核心,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要着重建立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党内选举制度,党务公开的制度措施,同时要切实解决流动党员参与党内民主活动的途径、方式。  相似文献   

5.
列宁明确指出,党内民主的实现程度受客观历史条件和党自身状况的制约,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与党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和党自身的实际状况相联系;发展党内民主不能脱离党的工作重心,党内民主必须服从服务于党所面临的中心任务;党内民主并不是不要纪律,党内民主权利的行使必须以服从党的纪律为限度;党内争论和批评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党内民主不能损害党的团结与统一。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情况层出不穷,党内民主制度还不健全,导致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不够顺畅——面对现实问题,卸甲甸街道不断探索基层民主建设新举措,拓宽党员和党组织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以期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7.
苏联共产党党内长期过度集权 ,缺乏民主是苏共垮台的主要原因之一。苏联共产党就党内民主建设方面提供的历史教训是 :搞好党内民主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搞好党内民主必须把党的权力中心转移到党的代表大会上来 ;搞好党内民主必须建立健全的党内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8.
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保证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才能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最有力的制度保证;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腐败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党内民主重在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党内的领导体制和监督体制,建立健全分权制约机制;必须构建党内民主运行的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把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放在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上,党内民主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内民主提升到事关党的生命和人民民主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极大地推进了党内民主建设;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核心开展党内民主建设的新思想和新思路,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党内民主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论党内民主及其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民主的主体是党员、党的领导和党的各级组织;党内民主的客体就是党内民主的各项工作,主要是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生活等等;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通过开展党内民主的各项工作,调动全体党员、党的领导和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根据我们党的组织原则及民主的一般特性,党内民主的原则主要有:民主集中制原则、平等原则、选举原则、多数决定原则、公开原则、监督原则、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11.
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才能保证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执行有效;才能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最有力的制度保证;才能从根本上防止和消除腐败问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党内民主重在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为此,必须改革和完善党内的领导体制和监督体制,建立健全分权制约机制;必须构建党内民主运行的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党内民主是党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和宗旨,依据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对党的组织、体制和过程所作出的民主的制度规定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实现民主是党的历史使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实现人民民主的先导,是实现党内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中共八大与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内民主兴,党就兴;党内民主衰,党就衰。中共八大正是由于党内民主的发扬取得了辉煌成就。后来恰恰因为党内民主的缺乏,八大路线中断。  相似文献   

14.
自我们党把党内民主视为党的生命、高度重视党内民主问题以来,党内民主建设得以大力推进,这促使我们深入思考党内民主与党内民主建设的一些根本问题,如党内民主的内涵与特征、党内民主的价值与意义、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基本关系、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点任务与基本方略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我们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对全党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保证。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对于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内民主参与制是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以党员权利保障为核心建立党内民主参与制,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党内民主参与制由三部分组成:党的整体实践民主参与机制,主要有党员教育培训参与制、党的政策讨论参与制和党代表常任制等制度;党的基层组织民主参与机制主要有民主参与选举、民主参与决策、民主参与管理、民主参与监督等制度;党员民主参与权利保障机制,主要有保留意见制度、申辩申诉制度、违纪行为问责制等。三大机制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形成整体。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关于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在全党提出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制度保障;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防止个人包办;倡导废除党内领导职务的终身制,实行党代会的常任代表制;建立和完善党内监察制度和纪律检查制度。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对于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对于不断推进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鸣 《中华魂》2010,(9):4-5
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党的十七大向全党提出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9.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利于保证党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实现党的正确领导,有利于调动全党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发展党内民主,必须正确处理它与党内集中、与党内监督、与人民民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党内民主是促进党发展的基础,推进和发展党内民主是推动党创新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党内团结一致的基础。只有不断发展和完善党内民主建设的举措,坚持深入创新和改革,才能通过党内民主来推动人民民主的发展,从而促进党内和谐以及社会和谐发展。文中通过阐述发展党内民主的积极意义,分析阻碍党内民主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关于加强党内民主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