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简析受贿罪主体龚明礼受贿罪主体的演变和现状受贿是一种腐败现象,毒化社会风气,损害统治阶级的威望,妨碍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使和统治秩序的稳定。一句话,它关系到统治阶级的兴衰与存亡。古今中外,一切统治阶级对受贿犯罪都予以打击和制裁。受贿罪总是表现为职务、权力...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刑法理论界和司法界,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受贿罪的主体必须是特殊主体,只有法律规定的特殊主体的受贿行为,才构成受贿罪,并且将受贿罪归于渎职罪的范畴,这就更加强化了受贿罪主体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新情况不断出现,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受贿罪特殊主体论”开始受到了实践的冲击。笔者根据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认为受贿罪主体已不再是特殊主体,并且对此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刑法界同仁。最近10年来,我国刑法体系中有关受贿罪的规定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犯罪的唯一主体.在现实中,诸如党政机关人员、村级基层组织人员、假国家工作人员等能否构成受贿罪主体的问题,既是界定受贿罪主体范围的疑难问题,也是有效打击受贿罪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家工作人员是受贿犯罪的唯一主体。在现实中,诸如党政机关人员、村级基层组织人员、假国家工作人员等能否构成受贿罪主体的问题,既是界定受贿罪主体范围的疑难问题,也是有效打击受贿罪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受贿行为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严重影响国家机关正常活动的行为,其危害极其广泛。因此,打击行贿、受贿犯罪是我国当前乃至长期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但是,这种犯罪在目前打击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有诸多因素,刑法中规定的受贿罪主体单一化,和贿赂行为内涵范围不清,也影响着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法律主体?谁可以成为法律主体?在区分实在论-非单纯资格说-群集论等有关法律主体概念的基本立场之后,力图发展出一套基于霍菲尔德权利义务类型理论的法律主体概念,将法律主体资格大致划分为权利能力、行为能力、义务能力三类要素。其中权利能力的资格不以具备意志为前提,但要以法律的独立尊重为前提;行为能力与义务能力要以具备意志为前提。在这种情况下,胎儿、动物、自然环境等新兴主体如果获得了法律的独立尊重,即便缺乏完整的意志,也不会因此丧失获得权利能力的机会,尽管它们很难具备行为能力和义务能力。人工智能具有明显工具属性,缺乏被法律独立尊重的理由,因此无法成为类似生物人那样真正的法律主体。拟制主体是被虚构出来简化语言表达的人造术语,并非权利义务最终意义上的承担者;基于表达和思维便利的考虑,不排除人工智能可以像法人、神灵、死者那样成为拟制主体。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对传统的公司治理制度提出了挑战,人力资本的产权性、专属性、高效性决定了其所有者成为公司治理主体的正当性。但这一正当性在得到理论界认可的同时因未得到法律的全面确认和保障而无法发挥作用。拟从公司法、劳动法等角度论述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公司治理主体的法律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8.
杜文勇  付捍东 《理论界》2009,(12):60-6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受贿行为明显增多,如何确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受贿罪主体,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相关司法解释,提出了认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受贿罪主体的一些思路和建议,以供司法认定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法律上的主体 ,一不参加有关法律的立法 ,二会因法律关系的灭失而不复为主体 ,三可能因为成了某种法律关系的主体而受法律的制裁。法律的主人参与法律的制定 ,不因具体法律关系的灭失而丧失主人地位 ,法律反映其意志与利益。区分这两个虽有联系却又根本区别的概念 ,对守法理论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是守法 ,有消极守法与积极守法之分。消极守法虽为守法的主体 ,却非法律的主人 ,他们把自己置身于法律的对立面。积极守法者必为法律的主人 ,只有法律的主人才可能成为自觉的、主动的、创造性的积极守法者。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中 ,要做法律的主人而不只是法律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的神圣职责在于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的趋势,心理教育和自主性学习是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12.
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教育的神圣职责在于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发展的趋势,心理教育和自主性学习是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途径范利萍如何正确、积极、合法地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作活动,是目前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所面临的难题。每一个已进入或将进入市场的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怎样才具有合格的市场主体资格,即怎样才能具有自主性、自觉性、自为性、自律性以及自我发...  相似文献   

14.
一当我们并非权宜之计地选择了承包制作为推进两权分离制度,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形式时,我们就不能无视它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任务。这些任务无疑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刻不容缓地是应尽快驱散笼罩在承包制主体上的迷雾。如果我们静听一下理论界关于承包制主体众说纷纭的争议;目睹一下企业界与司法界面对承包制主体问题是如何陷入困境;或者让我们随手拣起一张报纸,浏览一下那些“承包期间一切债权债务概由某某自行处理,与本企业无关。”的严正声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 ,但很多技改项目尚存在许多问题 ,其关键是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改造主体。只有充分认识企业技术改造的前提条件及企业技术改造主体错位原因 ,才能找到企业成为技术改造主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的发展必然要求农民真正享有公民的权力,从而必然要享有决策主体的权力。传统的观念和机制实际上排除了农民的主体身份。需要转变观念并进行制度设计,使农民能够成为公共政策制定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1.消费者是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竞争主体。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主要特征的,供给、需求、竞争及由此形成的价格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环节。这些环节之所以能够相互作用,关键是它们的背后存在着市场主体。正是这些主体为了获得最大利益而展开的竞争,才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了效率的提高和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原本已经相当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今年更是烽烟四起,“老三”、“老乡”纷纷推出高筑黄金台,广招天下才的战略,不少国有企业由于不再为人们所青睐,因此便筑起了“铁篱笆”,有的以扣发人事档案为对策,有的甚至对“跳槽”人员以开除厂籍、开除党籍、收缴住房相要挟,其结果往往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对于法人组织能否成为犯罪主体的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个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涉及民法学、刑法学两个基本学科,而且在实践上也有一定的意义,所以,确有认真探讨的必要。一法人是一种法律制度,它是指法律赋予一定社会组织以民事主体的资格,从而使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组织,享有特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一定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国历史发展中新的里程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不能否认,出现的问题也不少。拙文所将要论述的“法人组织犯罪”现象以及能否将法人作为犯罪主体的一部分看待,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