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炎热的夏季,很容易成为心血管病人的“多事之夏”,每年当温度在32摄氏度以上的时段内,总会出现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高峰,高温特别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和中风。每年也总会听到夏季晨练时猝死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潇潇 《女性天地》2014,(8):56-57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一进入夏季,总会伴随着湿热的气候,给肌肤带来一些烦恼,引发各种皮肤病。其中,湿疹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如果不及时预防或治疗,导致蔓延或感染,会造成很大麻烦,不但瘙痒疼痛,更破坏了夏日该有的美丽。湿疹在夏季发病几率很高,这与夏季的湿气比较重,皮肤含水量增加且出汗多,打破了皮肤的酸碱平衡,破坏了皮肤的屏障功能,皮下血管处在扩张的状态等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伍剑 《当代老年》2014,(8):48-49
炎炎夏日,常感到倦怠疲乏,昏昏欲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夏打盹”。此时吃点紫菜,就可以提神醒脑,赶走疲劳。 “夏打盹”也称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排汗,钾、钠元素随汗液流失而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的。因此,适时补充钾、钠元素在夏季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执着 《当代老年》2013,(8):48-49
炎热的夏季,气温渐升,日光渐燥,身体各脏器也随之发生不小的变化。夏季要格外注意做好各脏器的调养,为身心健康奠定坚实基础。养心神——增静减怒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夏季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夏季养心是第一要务。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热在三伏。老年朋友生理机能衰退,对持续高温天气的适应和耐受能力差,加之皮肤及其附属器官(例如汗腺等)衰老退化,散热功能减退,使得老年朋友很容易受热中暑,出现头晕目眩、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促、神疲力乏等症状,严重者发生昏厥、休克,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而危及生命。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为充盛的季节,气候炎热但生机旺盛。对人体来说,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亦相应旺盛起来,且活跃于人体表面。“春夏养阳”是中医顺应四时气候以养生的一大原则。然而,老年人“阳气衰竭于上”(尤指上焦心肺)…  相似文献   

6.
李娜  蓝风 《女性大世界》2005,(6):118-120
超短裙,露脐装,美丽的夏季有谁希望露出片片难看的“橘皮”?今年夏天,你就能和“橘皮”说拜拜啦,迅速有效的快捷方式,让讨厌的“橘皮”永难再现。  相似文献   

7.
刘绍贵 《老年人》2011,(1):53-53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是大众在日常膳食生活中总结出来的食疗经验,意在提示人们:冬季适当进食萝卜,夏季适当进食生姜,对人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独生子女健康》2013,(9):38-39
当归的美丽传说 侯宝林老先生在他的一段相声里边说过一个四句的谜语,每句猜一个草药名:“看看来到五月中,家人买纸糊窗棂,丈夫出门三年整,一封书信半字空。”“看看来到五月中”,是半夏,因为五六月正好是夏天过了一半的时候。“家人买纸糊窗棂”是指防风,“丈夫出门三年整”指当归,而“一封书信半字空”指的则是白芷。  相似文献   

9.
夏季炎热的气候环境,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也有负面影响,这就是心理学家常说的“情绪中暑”(也称“夏季情感障碍症”)。地处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德国,初夏的气候通常是宜人的,但每当遭受来自地中海热浪的袭击时,居民们的情绪就会格外烦躁。而在1994年美国的足球世界杯赛上,德国球星埃芬伯格因为在场上做了一个猥亵的手势,被主教练“遣送”回国。事后,埃芬伯格声称,是美国酷热的天气使他的行为异常。如果埃芬伯格所言属实,那他当时在球场上就是患了严重的“情绪中暑”症。“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是情绪烦躁、多变,爱发脾气,思维紊乱,行…  相似文献   

10.
夏天的气候标准是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2℃。依据这个标准,我国大部分地区从五月中下旬就已经进入夏季,这当然是初夏。这一时段是从春到夏的过渡阶段,保健养生的方法也很多,记住下面三个提醒,肯定有益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夏季皮肤毛孔粗大,汗渍和污垢容易形成黑头,而且特别顽固,严重破坏了MM们的“视觉效果”,本来很清秀的面容,一点也找不到动人的感觉。如果不抓紧“反抗”,入秋之后黑头们就会在脸上彻底定居啦!  相似文献   

12.
晓艾  凉泓  张宁 《女性大世界》2004,(11):114-116
当温暖、轻薄、舒适的内衣接触皮肤的瞬间,你会拥有一种美妙的感觉。这种感觉绝不仅仅是“棉质”就能感受得到的,还需要拥有许多的美丽元素。  相似文献   

13.
夏季是许多致敏物质活动的天堂,它们藏在美丽的鲜花里、灿烂的阳光中,还有食物、饮料,甚至可接触到的日用品中,那么,如何与让我们寝食难安的“过敏源”过招呢?  相似文献   

14.
《现代妇女》2007,(9):55
夏季气候炎热干燥,人们在精心呵护自己皮肤的同时,也要注意保养身边的家具、地板。家具篇要避免阳光直射夏季阳光猛烈,曝晒下的木质过于干燥,就容易出现裂缝和局部褪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2,(20):58-58
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大,夏季在北方容易造成“暑热”,在南方多是“暑湿”。饮食养生上,南北方就要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6.
正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儿",到了夏天,很多小伙伴总是感到昏昏欲睡、浑身无力。其实,这是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的、暂时性生理现象,是人体对季节转换而做出的自然调节反应。如何消除困倦呢?夏打盹,在医学上也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钾元素随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矿物质,它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老人天地》2013,(6):53-53
闷热的夏季,气候比较干燥,人易上火,同时夏季也是苍蝇、蚊子等害虫滋长的季节。因此,在夏季,人们易患胃肠道疾病、口腔溃疡及皮肤病等疾病。这些疾病被统称为“初夏病”。1.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蒙古人关于冬夏两季的传说 冬夏两季,一冷一热。关于这一自然现象,蒙古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位司寒老人(寒神)要和司暑老人(暑神)比试威力。司寒老人说:“我在九天之内能把大地变成冰雪世界,你能熔化吗?”司暑老人应战道:“我只要八天就能把你的冰雪世界化为海洋。”于是立下誓约,败者须受胜者的支配。司寒老人果然在九天之内使大地变成了冰雪世界。接着司暑老人修炼出一轮红日,从四面八方发出强大的热量,果然在八天之内将冰雪世界变成了汪洋大海。两人神威相等,只得将一年分为寒暑各半,从此,人间有了冬夏季的轮换。  相似文献   

19.
ECHO  晓东 《女性大世界》2004,(9):88-89
何谓“后青春时代”?就是指那些已经过了青春期却依然执著美丽的都市女性,她们通常会面临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她们在追求完美生活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拥有年轻的心态和没有瑕疵的肌肤,女性的这个年龄段,被统称为“后青春时代”。由于压力、疲劳、生理周期的变化,“后青春时代”的女性会出现6大皮肤瑕疵:肤质不均匀,易出现小痘痘,毛孔粗大,有点红,局部有油光或者黑头,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粉刺皮肤”。  相似文献   

20.
倪倪 《女性大世界》2005,(4):110-111
春天,在不动声色中绽放出美丽的笑脸。经过一个朔朔寒冬的洗练,万物在春天的感召下逐渐苏醒,焕发出勃勃生机,肌肤也正赶上舒缓调节的好时机。 春季是皮肤问题的高发季节原因有两个。一是气候上的季节转换,北方干燥多风的天气,往往让肌肤紧绷发干,严重缺失水分而导致老化.而在南方由于春季天气快速转暖潮湿,空气中霉菌繁殖快,多种植物的花粉在空气甲飘浮,皮肤很容易因为没有及时清洁而出现过敏红肿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