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品牌,这个十多年前还不为人注意的东西,如今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说明我们今天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商品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这个概念,最先是由世界著名的广告及市场传播公司——奥美国际集团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提出来的,他把品牌定义为:“消费者对一种产品的体验”,“是一个公司及其产品的标识”。一种商品起个什么牌号,虽然仅仅是个商业行为,然而它的社会效应却远远超出商业行为。一个品牌一旦被广大消费者认同,便会成为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帮助企业开拓  相似文献   

2.
商品品牌是围绕商品的全部要素的凝缩点,商品品牌的可识别性又包括这些要素的展现。这些要素被,公众了解的程度,决定着商品品牌的可识别性。城市品牌也遵循着这个规律。城市品牌的可识别性的最终完成,必然是有关这个城市的多层次立体形象的全面展现。城市的多层次立体形象是城市品牌的具体内容,它的展现包括地理位置、人口状况、物产资源、历史渊源、政治地位、经济实力、文化特色、旅游价值、未来发展方向等。展现城市的立体形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3.
品牌分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企业家品牌,如果把明星所在的公司看成是企业品牌,那么其旗下的明星就是产品品牌。其实社会的发展,一个人也就是一个品牌,如叶茂中就是个品牌。品牌在塑造过程中会遇到来自各方面原因引起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胡群英  李丽 《职业时空》2009,5(8):135-136
德育要符合人的本质要求和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高校德育的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对推动现代高校德育发展具有基础意义。从现代社会认知学说和建构学理论出发,现代高校德育实质是一个大学生科学而合理的道德系统不断建构和完善的过程。在建构型高校德育实践中,它遵循“以人为中心”,从“无”到“有”、从“解构”到“建构”的互动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消费已逐步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时代,品牌就是价值,品牌就是效益,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一个地方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象征。这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活动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企业商品品牌的竞争,谁运用了恰当的商品品牌战略,谁就很有可能赢得市场。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创造和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在这过程中,不乏国有企业的成功案例,也闪现着中小民营企业的身影。对于福建人来说,最值得骄傲的是品  相似文献   

6.
朱勇国  张洋 《职业》2014,(4):74-75
一、从企业战略角度规划差异性雇主品牌 1.在思想上打破雇主品牌的“贵族化误区” 目前,我国企业雇主品牌的建设存在两大障碍:一是企业家塑造雇主品牌的意识不强,对雇主品牌的理解存在“盲区”;二是即便雇主意识到雇主品牌的作用,也认为它是大企业的“贵族游戏”,只有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企业才能搞得起雇主品牌的建设,而中小企业就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开展党建品牌建设,不失为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实效性、吸引力、感召力的有效途径。目前高校党建品牌建设尚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和提高。高校党建品牌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保证建设的科学性;要重视队伍建设,为高校党建品牌建设提供人才保证;要把握品牌建设的规律,积极促成党建品牌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价值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中国的”老字号”民族品牌消失了.面对外资品牌的大举进攻,一些本土日化企业选择了合资路。中国民族品牌的消亡与新生在经历着一个艰难的演变过程。本文从分析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事例着手,以经济人类学的角度对民族品牌的经济价值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文俭 《城市》2009,(1):71-75
在品牌经济时代,品牌就是传播力、生产力、竞争力和发展力。近几年.不少城市提出了建设“文化名城”、“休闲之都”、“生态城市”、“山水城市”、“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国内有关机构也先后开展了“全国文明城市”、“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等评比活动.打造城市品牌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战略。文化品牌是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每所高校十分重视的工作,利用微博、微信、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对校园文化品牌进行宣传和推广,是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的一个新思路。在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培育过程中,要不断深化文化品牌的内涵建设,结合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和宣传,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没有坚持和延续,品牌是不可能获得增值与发展的。但长期保持原有形象和传播概念,又容易造成消费者的视觉疲劳,概念上跟不上时代的主流价值观,最终遭致被消费者抛之脑后的厄运。这就是品牌的老化,就像一个人进入老年期一样,品牌的生命也将进入倒计时,产品或品牌最终逃不掉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12.
李宝新  刘焱骞 《职业时空》2008,4(9):237-23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市场竞争特点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由以供不应求为主要特征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在买方市场上,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成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二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接轨,导致中国品牌不仅要在国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品牌竞争,而且要在国际市场上与其竞争。三是跨国公司纷纷以直接投资和倾销产品的方式进入国内市场,凭借其资本、技术和品牌优势,对国内企业展开了强大的竞争攻势,从而使简单的商品竞争进入到品牌竞争。因此,中国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13.
一个著名企业品牌所产生的无形资产,有时会超过其固定资产甚至相当企业的年营业额,但如何建立知名品牌,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好认真的规划。  相似文献   

14.
李荣欣 《当代老年》2009,(11):24-25
有不少老年人知道,上个世纪70年代,正在搞坟化大革命的我国高校,曾对招生制度进行过一次彻底的“革命”,这就是你只要被推荐,不管文化程度高低、年龄大小,不经考试,就能进入大学学习,这些人被冠名以“工农兵学员”。有意思的是,“文化大革命”其发端在北京大学,“工农兵”上大学,其肇始也在北京大学。我有幸是当年第一批进北大的“工农兵学员”中的一员,现将当时经历的一些事情,略述在此。  相似文献   

15.
寇霞 《公关世界》2010,(1):12-14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企业作为社会运转的经济实体,依靠品牌站立,依靠民众的口碑而生。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的树立、维护和推广对于立足于面场如战场的商品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韩国前文化部长曾说过:19世纪是武力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品牌改变世界格局的世纪……可见企业品牌的意义。要树立品牌,获得长效发展的企业,其正常运转犹如人的机体正常运行一样,做到内部关系协调,外部关系通达,才能达到企业最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6.
丁雪峰  李黄珍 《职业》2014,(31):34-35
由于雇主品牌中凝聚着企业和雇员之间的情感关系,并通过雇员传播影响到企业社会形象,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打造雇主品牌的重要性。 成功的企业都能够认识到,雇员是最了解企业底细的第一客户。如果企业价值观不被雇员认同,那么很难想象它会被社会接受。目前在美国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宁愿购买稍微贵一点的产品,也不愿意购买血汗工厂的产品。雇主品牌的实质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最先感受到这种社会责任的就是企业雇员,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雇主品牌其实是企业品牌的基础和助推器,它将为企业带来最根本的效益与核心竞争力。 本刊与第九届中国雇主品牌论坛组委会共同邀请专家学者和名企高管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如何打造成功的雇主品牌。本刊将分期连载此次论坛中各位与会者的精彩观点,与您共同分享“雇主品牌”的前沿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胡铁  薛博  郭世春 《职业时空》2008,4(9):152-152
“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的主流模式。当前,在高职教育面临各种挑战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当汲取能力本位教育理论的精髓,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定位要适应21世纪企业、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在各方面都必须以“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然而,作为高职教育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远远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势必影响到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也不利于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因此,要想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材建设和改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婚姻家庭研究》2001,(1):F003-F003
(一)关于研究的主题今年是新世纪开始、“十五”计划启动的一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也要进入全面建设小康家庭的新时期。这给婚姻家庭研究提出一个新课题。从今年起,拟以“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小康家庭的婚姻家庭建设”为主题,开展研究工作,并作为学会阶段性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9.
旅游提供的是特殊商品服务,绝大多数情况下旅游者距离旅游目的地较远,因此,旅游者选择去哪里就要参考他人的经验以及旅游地的广告。而他人的经验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往往比广告还要大,因为人们往往更相信与自己亲近的人和其他消费者所传达的信息与评价,所以“口碑”的影响往往具有决定性。口碑的核心是旅游地的品牌,因此,一个深入人心,具有很强号召力的品牌是吸引广大旅游者,并建立旅游地与公众良好公共关系的最先导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公共关系》2001,(5):15-15
以改善城市环境为中心任务的城市建设,常常会提出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目标,这些目标一经提出自然会生出它的品牌效应,这就要求城市的管理者要像企业家重视研究和精心设计商标和商品名称一样,要重视研究和精心设计城市品牌的名称,使名称本身首先具有商业价值和鲜明形象,无形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魅力。前人已有不少关于城市发展整体目标和形象的提法和探索,现代国内外人士也已有不少时兴看法和提法。如“理想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现代城市”、“园林城市”“特色城市”等等。沈阳市提出了“园林城市”(先实现),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后实现)。这些都可以视为城市品牌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