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飞速发展,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美术绘画的发展自然也有所变革。我国传统的美术绘画近十年来大体走向两种态势一种是以传统文化为理念,继承和发展以“自然”为上的美术作品;一种是装饰性较强愈赋愈而的美术作品。当然,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总的来说,淡泊的更为淡泊,修饰的更为修饰。淡泊也好,修饰也罢,我认为传统的中国绘画内应蕴涵着“自然与真”的哲学理念。“自然”一词是老庄哲学的范畴。其所谓“自然”,不是近代所谓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自然界,而是一种状态,即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只要顺应自然的…  相似文献   

2.
“民间美术”称谓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和大众对传统文化保护与研究基本内容的一种泛指代。但由于对这一称谓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涵和审美表现等方面的界定不清晰,造成了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谬误丛生,以及该名词被社会广泛的滥用,除了造成社会和大众心理上所构建的传统文化地图的方位和坐标系统之混乱外,还存在误导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迷失之虞。因此,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等多个角度对“民间美术”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研究和界定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借“科学”的名义和“伪科学”的棍子,以周易学、中医学等为切入点,打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科学”本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国先哲们也在追求真理。与西方“科学”分科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对客观世界的研究特点为“整体而学”、“综合而学”,《周易》、《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都可以做代表。西方的“分科而学”也好,中国的“整体”之学也好,都是追求真理的方式和手段,而不是真理本身。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禾子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典籍中,天子(或王)、诸侯(或公)、大夫、士这一系列周代统治阶级的等级称谓出现得相当频繁。传统认为,这一系列等级名称是与周王朝建立,封邦立家的开始同时出现的。然而,细考西周历史文献,“大夫”这一称谓却很少见,在周初的信史材料中,根本就没有“大夫”这一名词。我认为,周初并无大夫这一等级称谓。这一等级称谓是在西周末年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5.
精英文学被边缘化了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在带来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的同时,世俗文化也应运而生。市场经济把一切包括文化都变成了商品,它的负面效应最容易滋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和实用主义、现世主义的人生观。“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我爱美元”等,就  相似文献   

6.
对焦作地区历史文化的称谓 ,曾出现了多种概括。本文针对“山阳文化”这一地域文化称谓 ,以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史实 ,从文化发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军事地理环境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对焦作地区地域文化称谓的界定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讨论 ,以为 :还是以“覃怀文化”的称谓来界定焦作地区的历史文化为最佳的称谓。也只有“覃怀文化”的称谓 ,才能体现焦作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及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丰富灿烂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统论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在每一次的社会变革中,人们都对文化传统给予了格外的关心。传统是什么?它有何功能?是如何传承演进的?我们希望能找到一种答案,或者,一种解释。一、传统的意义: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许,我们已用不着再浪费笔墨辨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夫系。根据苏联学者马尔卡梁的意见,文化传统是表现为有固定格式的群体经验,它在各不相同的集体中,通过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传递交替得以累积和再现。”国内有的同志谈到,传统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互动的过程中如何建构和理解意义系统。它的学术传统主要来自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修辞学。80年代以后 ,“焦虑和不确定性管理”、“面子 -协商”、“口语代码”等理论建立了更为精细的研究范式。全球化趋势和传播技术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跨国语言。跨文化传播研究正对8个主要的现实关切问题进行探索 ,以寻求文化调适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有着时代烙印的各类称谓可以说繁若星辰。其中词尾为“下”的一组称谓名词,如“足下”、“阁下”、“陛下”等,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中谦逊的一面,又蕴含着产生它们的特定历史文化内涵,并且还起到了“因卑达尊”的交流沟通功能。就上述这组称谓术语的起源、本义、指代含义以及各个称谓的演化轨迹等,通过征引史料分别进行分析与考证,可有助于认识它们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0.
汉语称谓语中“偏离”现象的文化心理例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语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标志 ,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规范形式的“偏离”称谓 ,正是一种文化与心理的偏离。这种偏离现象 ,有的仍是在汉民族传统文化如宗法制度、礼教文化或民俗下的偏离 ,没有脱离民族文化的轨迹 ,而有的偏离现象却是对民族文化与心理的根本偏离。职衔敬称、亲称泛化、反语昵称等是汉语特有的称谓文化 ,但“礼为上 ,情不言”以及以老为尊等传统文化如今已面临挑战。称谓语对文化心理的反映还必须依赖特定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于以往的汉语小说创作的叙述方式,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的小说代表作《灵山》,不是以专有名词也不是以常用的第一人称“我”称谓小说的主人公,而是以第二人称“你”和第一人称“我”及第三人称“他”来称谓小说的主人公。不仅是主人公,除极少数的传闻中的被叙述者偶尔以名字或诨名称谓之外,所有的叙述者和几乎所有的被叙述者都是以人称来称谓的。小说中主人公“你”、“我”的面前常有女性人物登场,作者以“她”来称谓这些女性人物。拙文意在通过对作品文本的具体分析,尝试解读这种全方位的以人称称谓作品人物的叙述。  相似文献   

12.
迟浩然 《延边大学学报》2022,(4):49-57+141-142
儒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文化的核心,经学研究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钱穆认为,想要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学术,则要先了解中国以往经学研究传统。钱穆对中国传统经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中国学术通义》《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四书释义》《国学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作中。钱穆在上述著作中主要探讨了中国经学的渊源、孔子与“六经”的关系,考证了中国古代典籍和“经”称谓的沿革。钱穆将中国经学研究史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综合概括了中国经学主要精神与理想目标,亦即中国儒家的精神与理想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传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延几千年,独特纷繁的传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是广博深远、无处不在的.汉语具有世界诸语言中无以伦比的丰富细密的称谓系统和庞大繁杂的称谓词便是明证之一。汉语的称谓系统先是突破家族的藩篱,扩展到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全社会,继而又延伸至对天地山川,风雨雷电等自然崇拜上,使汉文化圈俨然变为一个“长幼有序,尊卑分明”的世界。这是饶有兴味的“文化—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系统中对女性称谓的歧视。对汉英文化中的称谓语所体现出来的性别歧视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认为在英语中,与男性有关的称谓,一般都体现了一种社会认定的褒义色彩,而女性称谓形式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引申的贬义色彩;在汉语中,语言称谓上的"性别歧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男女社会地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移民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污名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民在文化适应中常常会被迁入地居民赋予“污名化”称谓,这种行为对移民的文化适应产生消极影响。产生“污名化”的原因既是移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两种不同民间文化差异的结果,又是迁入地居民对移民群体文化排斥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迁入地居民为提高自尊而产生心理认同感的反映。“污名化”是特定阶段的称谓,会随着移民与迁入地居民交往与联系的加强而逐渐弱化并最终消失。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传统书画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与方法,“非真实感绘制(NPR)”、“3D渲染技术”为其在新媒介空间的模拟与再现提供了可能。中国书画艺术历史悠久且有着丰富的美学内涵,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最佳契合点,作了相关实践与探索,试图寻求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7.
自“五四”以来的几次“文化热”中都有一种普遍的看法,即把儒文化传统看作中国传统文化,最近出现的“第三次儒学复兴”论就颇具代表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儒、佛、道三个基本系统数千年中流传不衰,各有渊源与演变,相互间有冲突与交融。明末以降,又逐渐渗入西方文化,形成更为错综复杂的历史文化景观。如果把儒文化传统当作传统文化,就必然局限研究的视野,难以达到总体的宏观把握。文化发展有断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事实逻辑的不足,却存在着丰富的价值逻辑.然而,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有学者“据西释中”,反思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失逻辑理论这一问题.与之不同,张东荪、崔清田和鞠实儿等敏锐地认识到逻辑的文化相对性,从理论上为中国传统逻辑思想的合理性做出了系统辩护.认识和解决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发展中遇到的逻辑问题,既需要基于文化整体性认识当代文化发展的逻辑要求,解析个体如何做出符合逻辑的选择,也需要正确对待逻辑研究与逻辑应用研究,反思如何以逻辑教育促进中国当代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普遍存在着“指路”现象。“指路”是指明远祖发祥地的意思,大致包括指路经、送魂、迁徙史诗、历史符号、谱牒、民族称谓等内容。在指路现象中,包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反映出各族群的历史、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信息以及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思想中牢记族源、以史为根、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许多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由于他们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然而,有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却说他们宁愿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敢为天下先”也好,“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也好,其实说的都是一个问题,即如何把握好机遇,如何更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