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素以“天府之国”誉称的四川省,如今以其人口数量超出一亿的总数,在全国人口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然而,历史人口是现实人口发展的基础,清代四川人口的发展对日后川省社会的发展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探讨清代四川人口发展的特征,应当说是一个富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清代江南人口增长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中国历史人口研究,尤其是清代人口研究的过程之中,宗谱是一个尚待大力开发的资料宝库。运用宗谱资料,可以探讨宗谱人口的出生和人口增长、人口的死亡和平均寿命,人口性别构成等,宗谱人口婚姻和生育状况,包括人口婚龄、初婚、再婚、重婚等;宗谱人口  相似文献   

3.
清代是贵州人口发展的重要时期。贵州人口由清初的六十余万发展到清末的八百七十余万,增长了近十四倍,而同期全国人口从五千多万增至清末的四亿,仅增长七倍左右。贵州同期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其中移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本文试图探讨清代贵州的移民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天,在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繁衍了近10亿人口。当然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且直到清代以前增长速度都是缓慢的。但在清代以后,特别是乾嘉年间,我国人口迅速增加,速度史无前例,更引起了学人的关注和议论。本义拟对此作一些初步分析。下面首先简要地回顾一下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北京历史人口研究的丰硕成果──评《北京历史人口地理》王守春历史人口的变化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中国在历史人口地理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但对历史上城市及其辖区的人口变化的系统研究,却无人尝试。这是由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史料较少,受诸多因素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一 关于宗谱人口性别构成资料 人口性别构成是人口研究的基础指标之一,它反映人口和社会、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 研究清代历史人口首先碰到官方人口资料的不足和人口统计的疏漏问题,因而对人口的性别构成难以深知。有感于此,笔者认为,现存丰富的宗谱  相似文献   

7.
<正> 清代自雍正朝起,为了解决八旗人口日益拮据的生计问题,曾采取过“京旗移垦”政策。所谓“京旗移垦”,就是把居住在京畿一带的闲散旗人,移往东北从事农业垦殖,自食其力,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总的看来,“京旗移垦”的实施,并没能把京旗闲散人口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然而却使封禁多年的东北地区得到了开发。“京旗移垦”的起因1644年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入  相似文献   

8.
清代前期人口的确切数字,史学界尚有争议。绝大多数同志认为: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人口只有一、二千万,只是到乾隆之后,中国人口才“猛增”到一亿,并进而突破二亿、三亿。笔者仅从编审到保甲的变化,探讨清代人口的概况。根据《清  相似文献   

9.
研究任何历史时期任何区域的人口,首先就要研究这个历史时期这个区域的人口数量。本文结合具体的历史史料和历史事实,对清代前期的贵州人口作了详细的辨析说明和修正,认为清初贵州人口不是六、七十万左右,也不是一百万左右,而是二百万左右。  相似文献   

10.
深化中国历史人口研究的有益尝试──评《清代皇族人口行为和社会环境》王跃生中国历史人口问题一向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然而由于历史人口数量记载多有误差,且遗漏甚多,加之研究手段更新较慢,致使这一研究存在不少缺憾。由美籍华人学者李中清教授和国内清史专家郭松...  相似文献   

11.
清代江南瘟疫对人口之影响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瘟疫对人口的影响一直是史学界比较缺乏关注的问题,而史籍中的一些笼统的记载以及近年出现的探索性研究似乎显示,瘟疫是中国历史上影响人口发展最具威力的"冷面杀手".情况究竟如何?笔者通过对发生在清代江南的一些瘟疫个案的考察,认为对清代江南瘟疫带来的人口损失率不宜估计过高,在疫病模式比较稳定的时期和地区,尽管瘟疫发生的频率较高,但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并非举足轻重,至少不会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由于北京人口规模过猛、过快的增长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因此,对北京人口规模调控的讨论从未停止。然而,北京人口规模的过快膨胀仅是一种表象和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北京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导致的居住与就业的错位。为此,在详细探讨北京城市内部人口与经济分布匹配性演变基础上,深入揭示北京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的根源,最后,为北京制定区域人口和经济发展政策,实现人口与经济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奥运会对北京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这种影响将从中办期闻、举办期间延伸到后奥运时期乃至更为长远,将对北京和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北京的人口发展无疑也将受到奥运会的重大影响.奥运会不仅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发展等影响北京的人口增长和人口再分布,而且人文奥运对北京城市文明和人口素质的提升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奥运会的全方位影响考察中,奥运会的人口影响没有得到充分地讨论;这种探讨既有重要意义,也存在数据和方法上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清代是我国人口大发展时期,是研究我国人口发展史的重要时期,清初究竟有多少人口?学者已有论列: 梁启超《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指出清代人口约五千万左右,”及顺治十八年仅二十兆(按:即二千万)又五去其三矣。”“雍正以后”二十余年间,陡增一百五十兆(按:即一亿五千万),递增八倍有余。 《清实录》:清世宗雍正十二年(1734)人口为27,355,462,清高宗乾隆六年(1741)人口为143,411,559。七年间人口增加5.24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今天的人口是在历史人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代乾、嘉、道时期人口的飞跃增长,对中国确立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有一定的关系。据清初统计,顺治八年国家控制的全国成年男丁一千零六十余万。但到乾隆六年,人口陡增至一亿四千三百多万。乾隆在位六十年间,人口连续突破一亿、二亿、三亿大关。道光年间又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江南人口与住房的关系探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笔者已经掌握的方志和碑刻等材料中的清代江南村庄与住房的。情况,探讨人口住房的状态和变动轨迹,揭示人口生活中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问题,正确贯彻党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政策,是人口理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研究和探讨人口问题,不能只从人口展本身孤立地考察,而应紧密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并从有计划地发展物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 ,从人口、经济、思想文化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形成北京市就业压力的成因 :人口增长因素 (包括自然增长、迁移增长、外来流动人口 )是形成北京市就业压力的人口原因 ;经济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包括北京传统工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北京劳动力供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是形成北京就业压力的经济原因 ;思想文化历史积淀中的负面影响是形成北京就业压力的思想原因  相似文献   

19.
节制生育 控制增长: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制生育控制增长:清代前中期江南人口问题探讨李伯重在过去的中国人口史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偏见,即在起源于西方的近代生育观念和近代医药知识出现和普及以前,中国人口行为的特征是放任增长,在人口控制方面无所作为,结果引起人口剧增或"人口爆炸"。这种偏见最近已...  相似文献   

20.
近代北京城市人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熹 《人口研究》2003,27(5):79-86
人口变化是北京近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 ,指出北京近代人口变化的几个显著特征。第一 ,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第二 ,人口自然结构变化明显 ,外来人口比重大于本市人口 ,性别比高 ,青壮年人口占城市总人口一半以上 ,等 ;第三 ,人口社会经济结构呈多方向变化 ,家庭人口趋于缩小 ,从旗人为主到汉人为主的变化 ,教育程度两极分化 ,职业结构的近代色彩 ,等 ;第四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最后 ,本文指出 ,这些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体现了北京城市转型期的特点 ,而这些人口问题的解决程度 ,也将成为衡量北京近代化水平的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