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5年发生在巴塘的驻藏帮办大臣凤全被戕事变,是康藏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重大事件.关于巴塘事变的起因、性质,过去多认为是"反洋教"、"反封建压迫",然而,巴塘事变实际上有着十分复杂的背景与原因.本文从事变发生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探讨巴塘事变的起因,解析事变的始末和实质,并对凤全其人在事变中的作为进行历史的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水利为切入点,梳理地方社会史,是水利社会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治水"到"水利共同体",再到强调"水利区域社会",是水利社会学经历的大致脉络。藏区的水利研究在这方面尚属空白。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巴塘县境内不同的水利设施见证了不同群体的交往史,层累式的水利工程,不仅逐渐形成了巴塘城区的人文区位格局,也隐喻着巴塘地区的历史变迁。其中,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在发生,不同的民族群体,在水的流动之中,逐渐把边界模糊,形成了巴塘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汇的局面,这正是区域社会独有的历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因相关汉文史料缺乏,国内学术界对美国基督会巴塘传教点传教士史德文介入1917~1918年康藏纠纷了解甚少.文章利用国内研究者几乎未曾用过的<史德文传记>等英文资料,结合其他文献资料,发现一件重要史实:即史德文促成了边军驻巴塘分统刘赞廷与藏方营官色新巴于江卡议和,其后又赴昌都治疗汉藏伤兵,这意味着此次康藏纠纷中的康藏合谈始于史德文,他为弥合康藏关系起了一定作用.了解这一史实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此次康藏纠纷以及传教士在康区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四月底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依然一片白雪苍茫,寒冷与4000多米的高海拔对于世居于此的黑牦牛早已习以为常。风雪中,一只只黑色身影专注地啃食着埋藏在雪下的草根,成为青藏高原中最为鲜明的生命迹象。在巴塘草原,进食的牦牛们一天中总有两次被马达的轰鸣声打断:起降于巴塘草原、玉树机场的航班,在牦牛的注视下飞越巴颜喀拉山脉,链接起玉树与省府西宁的空中通道,打破雪原的寂静,缩短了高原玉树与内陆、低地的距离。  相似文献   

5.
顾浙秦 《中国藏学》2004,(2):104-108
19世纪40年代巴塘粮务钱召棠所撰<巴塘竹枝词>,多角度、多层面地摄取其时川西巴塘藏区社会生活的画面,揭露了巴塘地方遭受土司头人和寺院喇嘛的苛重剥削以及清中央治边吏治的腐败等等,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具有不容忽视的史料价值.这组咏藏诗作以源于民歌的竹枝词为载体,在艺术上也颇具魅力,体现清代咏藏竹枝词创作之繁荣.  相似文献   

6.
清代至民国时期汉族移民在巴塘活动之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友珍 《西藏研究》2010,(1):9-15
随明清两代经营川藏线和清末川边改流的开展,大量汉族人进入四川藏区,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中界的巴塘一时成为汉藏文化交流的活跃区域。文章从开荒垦殖、开设商户、兴办学校、汉藏通婚、帮会组织等角度对清代至民国时期汉族移民在巴塘的活动作了论述,呈现汉藏两个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光绪五年及十三年发生在四川巴塘的两次教案进行考述,试图复原教案发生的原因、经过及议结的过程。笔者认为,在那个"民怕官,官怕洋"的年代,每一次案件的处理,只会徒增百姓心中怨气,为更大冲突的爆发埋下导火索。  相似文献   

8.
藏族民间巴塘"谐"体现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深刻的人民思想和浓郁的大众人文精神。巴塘"谐"的特征表现在作品上,更多的是反映在文化审美上。而其中的歌词是其重要的特色,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已经成为藏族民间口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美国基督会史德文(Albert L.Shelton)医生是近代康藏史与中美关系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然学界对其在康藏活动的研究甚不足.文章从文字与珍稀图像资料结合的视角,利用英汉史料及口述资料,对史德文作为医生、纠纷调停者、东西方文化桥梁、科技传播者、汉藏人民的朋友、汉藏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者等角色与活动作一梳理和探讨,以丰富地呈现历史.史德文在康藏的活动与角色不仅是历史研究中值得重视的史实,对思考如何在多元文化、宗教、民族社会中和睦相处、共生共荣等问题也具有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巴塘"谐"舞是藏族人民十分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传统歌舞艺术形式,它历史悠久、形式生动、分布面广,是藏民族四大歌舞中集歌、舞、诗、曲为一体的民间文化载体,它以独特的视听效果,集宗教祭祀功能、大众娱乐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文化传播功能、艺术审美观赏功能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歌舞艺坛上独特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地震之后,重建成为玉树最为急迫的问题.结合玉树的地区实际和现有资源情况看,文化产业重建成为玉树重建的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玉树文化产业重建在自然、人文、历史、民族、宗教方面的资源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玉树文化产业重建目前面临的显性和隐性矛盾.在经过正反两方面的思考之后,本文提出了从人力开发、观念破壁以及推进玉树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等方面切实稳步拓展玉树文化产业重建之路,以恢复玉树的发展,并借此契机实现其经济与文化上的腾飞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处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发展?重要的一条,我认为就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和充分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扬长避短."记者一同玉树州的这位藏族州长松确仁青谈到玉树州的经济状况和发展,他就用那带有浓重的藏南口音的普通话,滔滔不绝地大声讲了起来.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腹地,历史上就是唐蕃古道上的重镇,也是青海、四川、西藏交界处的民间贸易集散地,颇负盛名.全州以牧业为主,可利用的草场面积为1.6亿亩.州内主要畜种有藏系羊、牦牛、玉树马和山羊.牲畜、畜产品的数量约占青海省的1/4,是全省主要的畜产品基地.此外,由于玉树州气候高寒、恶劣,灾害性天气频繁,往往造成全州干部群众多年的努力成果,在几天的灾害中便化为乌有.在这样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条件下,玉树经济向何处去?松确仁青州长收敛了笑容:"这促使我们果断地'立草为业',大搞草原基本建设.自1985年以来,我州采取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法,集资1619万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藏族地区并非藏传佛教一统天下的单一教区,而是共存着世界三大宗教,即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当然,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藏族地区不具有普遍性或没有举足轻重的社会影响力.因而藏区宗教,依然以藏传佛教为中心,而多元宗教共存的特殊现象,只是在一小部分地区或较偏僻的个别村落存在.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对巴塘基督教、盐井天主教堂和昌都清真寺与拉萨清真大寺略作考证和描述.  相似文献   

14.
我1932年出生在四川巴塘县一个贫农家庭,1939年入巴塘小学读书,1945年进入国立巴塘师范学校学习,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我向往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曾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东藏民主青年同盟",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活动,为家乡人民的解放事业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大地震发生后,北京第一时间参与玉树灾后重建,随即成立北京市对口支援和经济合作工作领导小组青海玉树指挥部,开启了迄今为止长达10年的北京援青之路。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过去10年,是京玉两地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10年,也是不断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10年。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的第三次康藏纠纷由国民政府主持调解,反映了国民政府对康区和西藏的统属关系。由于康藏纠纷的复杂性,国民政府在处理过程中的措施和原则,实际上是国民政府的治藏政策的综合反映。研究这一历史事件,有助于认识近代中国治理西藏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7.
巴塘是四川藏区腹心地区一个藏族聚居县,隔金沙江与西藏相望.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开始,汉族进入巴塘.这些汉族基本都与当地藏族妇女通婚.使汉藏民族结成了世代相依相辅,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的血缘关系.特别是在巴塘地区,一半以上的藏族都是藏汉结合的后裔.这些人在生活中既保留了藏族的各种习惯,又继承了汉族的各种风俗.巴塘汉族在藏区的生存与发展,基本是在对当地文化的接纳、交流和融合中进行的.这也是在藏族聚居的腹心地区中,汉族居民的一般选择.  相似文献   

18.
由于通辽市现有机场交通枢纽和周围环境与当今的社会发展极不协调,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环境建设,决定将机场扩建。广场建设力求现代、大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给人以热烈奔放的感觉,显示出通辽人民的热情好客之意。  相似文献   

19.
嘉纳文化是玉树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宗教文化 ,它以嘛呢石堆、宗教庆典、歌舞为表现形式 ,旨在宏扬佛法。历史上 ,嘉纳文化对玉树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土地总面积26 7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37 2%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下辖玉树、称多、囊谦、杂多、治多、曲麻莱6县 ,总人口25 2万 ,其中藏族占97 % ,以牧为主。由于地理、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 ,玉树经济落后 ,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目前 ,有4个县为国定贫困县。虽然近几年来 ,玉树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但到1999年末 ,全州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仍为倒数之列。西部大开发 ,对于玉树州是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玉树应重点抓什么 ,怎么抓?根据自己几年来认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