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耳朵的培养,无疑是音乐欣赏的独特手段。欣赏音乐语言,要经历“它能欣赏”、“感情欣赏”和“理智欣赏”三个阶段。官能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虽比较肤浅,却是基础,而后才是“感情”与“理智”的高级欣赏。感情的陶冶,心灵的美化,只能在音乐语言的感染中获得,而这一切都要靠音乐耳朵的培养。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音乐耳朵”呢?(一)以记忆力的培养,来提高“音乐耳朵”训练,是增强听觉器官感知能力的有效途径。音乐记忆力的培养,要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无数次的音乐欣赏才能获得。同时每次欣赏应该有意…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大学生提高音乐素质的必要性,指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如提高认识,进行多学科跨越式学习;构建音乐理论课程体系,重视母语文化教育;改善教学设施,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欣赏课程的教育等.这是现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了。在人们开展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中欣赏音乐是最为普遍的。如何欣赏音乐才能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呢?首先要知过什么是音乐,其次要掌握一定的知识。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门艺术。创作、演唱(演奏)和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三个方面。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单凭形式美(好听)是不全面的,要的是听出内容美。欣赏通常有三个阶段:1.感官欣赏;2.感情欣赏;3.理智升华的欣赏。要获得完美的艺…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音乐厅欣赏自然声(在没有任何扩音设施下的声音)音乐.从音乐厅自身构造这个视角,从音乐厅的规模、形状、内部材料、舞台的设计及形状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其如何影响音乐品质的.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音乐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团结协助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形象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普通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加强音乐素质教育1、真正把音乐教育纳入到高校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进行统筹安排;2、努力提高音乐教师综合素质,保证教学质量;3、全面普及音乐基础知识,丰富音乐作品欣赏内容;4、加强课外音乐艺术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音乐节奏的阐述及节奏形态的不同设计及音乐节奏各层面存在方式差异对音乐作品所产生的影响,说明节奏在音乐实践和欣赏中的重要性和特殊魅力。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应以欣赏中国民族音乐为主要欣赏内容,在教学中要加强视唱练习,要选编合适的教材.辅以多种教学方法来改善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交响曲欣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音乐素质,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人们的交响曲欣赏水平还不高。提高交响曲欣赏水平,应学习掌握交响曲的基本知识,把握欣赏规律。一般而言,可以借助标题,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分析、把握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熟悉交响曲的基本结构形式,在较高层次上辨析、欣赏音乐。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的心理感知是主体欣赏音乐时的初级的感性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和知觉两个心理环节。心理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基础,没有感知便没有音乐欣赏。要提高人们的音乐感知能力,一是使之掌握必须的音乐知识,二是经常参加音乐活动,特别是音乐欣赏活动以锻炼音乐感知力。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是音乐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欣赏音乐 ,应从倾听入手 ,通过对倾听的感知、倾听的想象、倾听的情感和倾听的理解各阶段在音乐欣赏中的不同作用的阐述 ,有助于提高欣赏者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 ,培养高尚的情操 ,获得音乐欣赏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1.
改革音乐欣赏课的部分内容 ,采取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试论音乐欣赏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音乐是人的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人的高雅的审美情趣,优化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审美素质、德育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知识面的扩展以及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论音乐欣赏中的审美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作品通过具有感知能力的欣赏者的知觉感知成为审美对象.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能够领悟作者意图的创造性的欣赏,使音乐作品进入听众意识之中,重建活动就显得有意义.音乐作品有它的自在性,知觉主体在感受音乐作品时要积极介入,但不能随意.在音乐欣赏的活动中,知觉主体总是带着某种审美标准去评判审美对象,对于不符合自已的审美标准的音乐作品,可能会作出与音乐作品原意相左的理解.在不同时期的音乐审美过程中,音乐审美的偏离也时有存在.另外,审美心理定势对音乐欣赏活动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音乐欣赏(或鉴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非艺术类专业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之一。音乐艺术以声音为材料诉之于听觉,从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到审美认识和判断,构成一个完整的欣赏心理结构。非艺术类专业欣赏课的重要内容为中西方声乐、器乐代表作品,同时也涉及中西方戏曲及歌剧欣赏。非艺术类专业欣赏课在全国还处在起始发展阶段,教材内容的选用、教师音乐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手段的多样以及非艺术专业学生音乐能力的积累等四个问题需要认真探索。  相似文献   

15.
音乐欣赏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常规性课程,但新时期普通高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目前还远远不能与它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相适应,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单一。因此,我们应该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实施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的音乐欣赏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音乐鉴赏能促进心智发展和提高审美情趣,因而其在大学生当中所起的有益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高校已将音乐鉴赏课列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课程。在概述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实质内涵和阐述大学生音乐鉴赏力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培养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对策:以学生为主体,优选音乐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现状,实施分期教学。  相似文献   

17.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 ,想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特殊的阶段 ,能给人以神奇的艺术享受 ,只有依赖、运用想象 ,才能获得对音乐“语言”的体验和感应 ,领受到音乐神奇美妙的意境。音乐本身就是富含着想象的艺术 ,而想象又是欣赏主体与生俱来的能力 ,正是主体的想象能力与客体的想象因素的结合 ,产生了音乐欣赏过程中的想象。在音乐欣赏中 ,作为欣赏主体 ,可以通过丰富音乐基本知识 ,扩充综合知识 ,提高情操和素养来培养想象力 ;如果合理运用想象 ,则可在欣赏中获得审美享受 ,得到美感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环境文化的元素,将音乐应用到环境教育中能提高聆听者对自然界的感知力,增进环保意识。特别是当某一自然情景被作为音乐主题的时候,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音乐中被充分地体现出来。本文通过讨论音乐及其自然表现力、感染力,希望能将欣赏音乐以提高环保意识这一新颖形式引用到环境文化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是一种感性的审美活动,欣赏者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是由不同层次的人组成的。因而,音乐审美主体对音乐审美客体的偏好也迥然各异。本文从音乐审美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出发,探讨了音乐审美主体的偏好差异规律。  相似文献   

20.
音乐作品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音乐作品欣赏实现美育作用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把知识贯穿在鉴赏过程中 ,听、唱、想、说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