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运大义     
礼运全篇大旨。盖谓礼之运行。乃应时世而生。上古不需用礼。而天下大同。后世以礼为治。裁得小康。若并礼而亡之。则天下国家。必乱以危而国不保矣。此其情也。其言大同小康。特明时世之异。非有所轩轾于其间。曲礼曰。太止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言太上浑浑噩噩。人咸贵德。后世乃尚施了。施报、犹今所谓义务权利。往者义务。来者权利也。权利与义务相当。礼之所由起也。礼主对待。敬人者、人恒敬之也。陶渊明诗。「义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礼教之兴。所以弥缝世道而使之淳耳。亦此符之义也。  相似文献   

2.
秦学智  邓彤  王颖 《兰州学刊》2005,(2):275-276
李贽相信,不断广泛地、多种形式地学习是明德惟一正确的途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习者,教育和学习不能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异想天开、主观臆断等等.教育和学习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1],要采取戒骄戒躁、好学不厌的态度.具体说来,就是要采取"四勿"[2]的态度."四勿"的关键在于"知礼".知道何礼为非,何礼为是,是实现"四勿"的前提和保证,即必须懂得什么是"礼"与"非礼".如果以非礼为礼,以礼为非礼,遵行"四勿"就是南辕北辙.这实际上就是要先明礼和明德.那么李贽所认为的"礼"是什么样的呢?他认为"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因害怕引起歧义,他又进一步解释说:  相似文献   

3.
周克庸 《学术界》2005,(6):119-124
<论语·乡党>"寝不尸"的"尸"字,应训为"曲胫".联系到<论语>的思想体系,不难看出,"寝不尸"乃是孔子对"非礼勿"原则的身体力行,它体现的是修身进德主体在化"礼"为"仁"的过程中必经的自我磨砺.  相似文献   

4.
礼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用于维护社会、家族人伦关系,是儒家礼教的重要内容.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但在人伦关系的很多方面却一直与中国传统格格不入.故本文所指的"非礼"不是指现代汉语中的"不合礼节"、"不礼貌",而是与儒家礼教背道而驰之意.  相似文献   

5.
礼和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国家治理的手段和工具,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都发挥了各自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礼和刑同步源起于夏,自夏朝开始经殷直至西周,既有了礼,也有了刑,到西周时期达到顶峰。礼是指导人们该怎样行为的规范,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其功能在于引导说服;刑是对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刑罚处罚的规范,是惩恶于已然的制裁手段,其功能重在制裁和禁止。礼是引导性指导性规范,刑是禁止性处罚性规范。礼和刑有不同归宿。春秋战国时期法取代了刑,礼一方面成为生活礼仪;另一方面上,成为舆论导向和社会教化的德,这就是礼和刑的归宿。礼和刑对现代的道德和法治建设具有启示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唐孔颖达《礼记正义》称“礼是郑学”,究其原因,一因郑玄礼学著作甚多,特专精于礼学;二因自郑玄兼注《三礼》,始有所谓《三礼》之学;三因郑玄能将其礼学付诸实际运用,为朝廷制礼;四因郑玄能以礼律己,“非礼不动”。然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自郑玄兼注《三礼》之后,后世之治礼学者皆以郑学为宗,而不可舍其书,自魏晋至隋唐皆然,故孔氏有“礼是郑学”之称。  相似文献   

7.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过去就有各种不同的疏解,近来在讨论孔子“礼”的思想中,各家也有不同的解释,这两句话究竟反映什么社会的礼制,其实际内容如何?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是指的刑罚,“礼”是指的礼制。刑罚是统治阶级压迫敌对阶级的工具,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这里“大夫”与“庶人”对举,显然是两个不同的阶级,“礼”与“刑”对举,当然也是阶级的“礼”。  相似文献   

8.
刘中光先生所撰《礼记笺注》一书(海潮出版社1998年8月版)厚厚的一册,洋洋上百万言。笔者於翻读之际,亦在时时沉思。大到选题立项,小到细微之辨正,深感该书均有其独具之优势。一、选题适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体的儒家思想学说,在孔、孟时代,固可称以“仁”为核心,然其衡量“仁”的具体尺度,则是“礼”。孔子所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的论断(见《论语·颜渊》),便是其明证。若论及于为两千年之中国封建社会服务的中国儒学,则礼学尤为正宗,从军国大政,到乡风…  相似文献   

9.
"礼"既是儒学的核心范畴,亦是中国古代社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儒士们对"礼"进行了持续不懈的论究:从具体事物的礼仪规范,到普遍的社会规则;从礼的内涵本质,到礼的价值功用;从制礼的准则依据,到礼与法(刑)之间的关系等。《礼》有"三礼",其中的《礼记·曲礼》提出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著名论题,由此也引发了历代学者的争议和探幽。对这一论题进行当代诠释,既有助于深化对古代社会礼治思想和制度的理解,也有助于当今中国在"新时代"实行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方略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0.
薛富兴 《社会科学》2007,(10):123-133
《月令》是了解中华民族独特生存理念、方式的经典文本。它是战国礼家精构的一份理想的国家政治大纲、个体人生规划书,是对中华农耕民族现实生活基本内容的体系化描述,有着严密的时空结构。人类一切文化行为均当严格遵循自然四时节律而行乃其核心理念。《月令》表现出的自然政治观念充分体现出中华农耕民族依天立人的人生理念和生存方式,其理想化的生态保护观念值得当代社会借鉴。  相似文献   

11.
习礼成俗:明清东南海洋区域社会控制的一种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传统秩序体系中 ,“官民相得”的运行机制曾有效地发挥了稳定社会、推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在明清东南海洋区域 ,官方有意识地不断推进礼仪的下传 ,民间则积极地呼应官方的教化要求 ,谋求由习礼而应举 ,由应举而入官 ,习礼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行为 ,人们在家庭内习礼 ,在家族、乡族、乡约、会社、会馆中习礼 ,在听说书、观戏曲乃至各项职业行为中习礼 ,在各种宗教活动中习礼 ,由此形成了传统礼仪的习俗化倾向。习礼成俗成为明清东南海洋区域社会控制的一种基本途径 ,其中既包含了国家权威向基层的渗透 ,又映现出基层社会对国家的依附和投靠。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提倡按经济规律办事、用经济杠杆管理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一切向钱看”的倾向。“一切向钱看”指的是一切活动以追求个人或小集团的物质利益为目的,而不顾国家政策、法令,不讲职业道德,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思想和行为。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既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那么,“一切向钱看”的产生就是必然的、合理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货币的存在、按劳分配原则的贯彻实行,是产生“一切向钱看”的根源。我认为,这样一种看法是不对的,有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闫世东 《社会科学家》2012,(3):39-41,45
正当是一切权力行为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社会权力也不例外,也必须遵循正当性原则,否则,就会受到来自包括国家权力在内的各种权力的打压.而判断正当性的标准就是权利.  相似文献   

14.
张晓虎 《兰州学刊》2012,(10):57-61
我国改革的渐近性、过渡性特征与我国礼乐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行动思维有密切关系。若说西方抽象本体论的思维是企图在事物现象后面确定一个固定不变的本质,那么礼乐传统则是把一切都融进象征性的身体行为过程。礼乐文化有强烈的"小传统"性质,在作为国家体制的"礼崩乐坏"之际,"礼失求诸野"乡土社会却保留了较完整形态。它在农村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社会资源作用。当今,我国正在走向法治之路,但是礼俗不是与之完全对立的,礼治与法治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可以实现统一。关键是进行积极的改造与转化。  相似文献   

15.
董平 《浙江社会科学》2022,(9):111-121+160
西周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而“礼”则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制度综合”。“礼”作为典制,其现实性上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公共生活的多元秩序与和谐。在理念上,“礼”作为制度体系是圣人法天立极、依于天道而建立人道的结果,因此它是由天地人神共构而形成的人道世界的制度典范,充分体现了人为自我立法的价值建构。因“礼之本”在天道,所以在古典儒学的特定语境之下,“礼”具有神圣性内涵。“王”或“天子”以其特定名分现身于“礼”的制度结构之中,他必须成为循礼的典范,而不具有度越于制度规范的特权。“礼”对于“名分”的制约具有现实意义的普遍有效性。“对象性交往关系情境”是一切个体实现其现实生存的基本场域,处于其中的个体(主体)间“名分”的表达具有原则上的对等性,包含责任、权利、义务的平等意义。“名分”之实,即是公开场域中的个体性或公共交往秩序中的主体性。“名分”的恰当体现即是“义”,是在公开性意义上关于个体(主体)行为正义的本质限定。  相似文献   

16.
艺术与礼仪     
孔子说:“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可见,“德”与“礼”的关系相当密切,二者均服务于人类行为的社会控制。从今天的观点看,道德是信念性的社会规范,侧重于行为的内部控制;礼仪是形式化的社会规范,侧重于行为的外部控制。礼仪的控制功能有赖于艺术的配合,古人以礼乐并提就体现了这一点。依古人的看法“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  相似文献   

17.
礼教论     
吴天明 《学术论坛》2023,(6):106-115
礼是社会公认的集责任、权力、义务于一体的角色身份定位和全部行为规范的总称。广义的礼为全民之礼,规范全民,本质为人性,与动物本能相对而言,底线是利己不损人;狭义的礼为君子之礼,规范治国官员,本质为治国富民,与全民之礼相对而言,底线是利人利己。广义的礼学为民俗学、伦理学,狭义的礼学为治国富民之学。广义的礼教教育全民做人做事,为民俗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狭义的礼教教育官员治国富民,为国学教育。君子之礼来自全民而又高于全民,大大提高了全民的道德水平和规则意识。清末民国时期以“礼教”之名,将礼制、礼法、礼学、礼教等全部污名化,固然有解放思想、释放活力、结束帝制、创造共和的进步意义,但亦使社会行为失范。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礼俗和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这在人们的饮食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中国饮食礼俗和习俗已成为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探讨中国古代饮食活动中的礼俗和习俗,对于深刻认识中国饮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循礼蹈矩的古代饮食礼俗礼是我国数千年历史的核心,具有我国一切文化现象的特征。礼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有关国家的典章制度、社会的生活习惯、个人的行为规范等,都包含在内。 1、礼俗产生于饮食礼是以俗为基础的,俗既有礼的成分,则俗就形成的礼俗。最早的礼俗,是从人们的饮食生活中产生的,《礼记·礼运篇》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礼”的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礼本意是祭祀,但它具有复杂的内容.也就是说,它意味着社会制度、行政组织、祭祀、仪式、人伦规范、社交方式等一切公私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所以,无论什么人,在社会生活中都要服从礼,这是理所当然的.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演化的价值观系统,在影响和塑造人类社会与国家行为方面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意识形态矛盾与冲突是人类社会一切矛盾与冲突的重要起源,影响和决定了国家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的实现方式与实现可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是现代国家发展中一切安全问题发生和构成的重要原因。处理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价值观安全之间的科学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政治之间的科学关系,是国家意识形态治理面临的深刻挑战,创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是应对这一挑战、实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