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散居少数民族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分布,居住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以外的散居少数民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民族乡小城镇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乡是我国基层政权的一种形式,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重要补充。它是我国在不具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条件的少数民族较小的聚居地方建立由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内部事务的乡级基层政权,是解决我国散杂居少数民族问题的一种特殊政治形式,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己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散杂居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中培养了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少数民族干部治理阶层。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顺利实现了民族地区政治制度的变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制度化和法制化;少数民族干部的实践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关键和支撑力量。二者相辅相成,实现了少数民族群体自身利益的表达和国家方略在民族地区的实施,民族干部的培养实践与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促进了国家与民族地区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建党90周年以来,散杂居民族理论政策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如制定散杂居民族政策法规,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扬弃"民族自决"与"联邦制",正确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将民族乡(镇、区)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分离出来,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新突破;确立与发展散杂居民族理论政策,丰富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视散杂居民族问题,推进散杂居民族工作,对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广西实行民族区域40年的基本经验: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民族理论为指导,推进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工作,开展民族法制建设,有计划地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搞好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加快经济发展,尽快摆脱贫困是搞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改革开放是自治区域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开展经常性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组成内容。通过这项制度的实行,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和进步,边疆民族地区及各少数民族与内地和汉族之间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大大缩小了;各少数民族都能够在自治地方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并且有了平等地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全国各民族更加团结,国家空前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是因为新中国建立以来,这项制度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  相似文献   

7.
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事业,尽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之一,是当前急应抓紧抓好的一件大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自治,就是自主权。就是在中央统一领导下,由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在自治地方当家作主,有充分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经过民族化,民族自治权利才会被尊重。”又说:“关于干部方面的民族化,就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中国各民族都有其居住和活动地域,也有其居住的形式。这种形式,基本上可概括为,在一定地域内聚居,散居于一定地域内,和其他民族杂居于一定地域内,即聚居、散居、杂居三种形式。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全国有45个少数民族在民族聚居区内建有159个民族自治地方。还有20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杂居、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农村地区,包括1500多个民族乡和上万个民族村中。其中,分布在京、津、沪等大、中城市的约700多万;分布在东北三省、东南沿海及内地农村地区的约700多万;分布在滇、黔等省、自治区民族乡镇的约700多万。因此,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是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中的重要的一部分,是构成中国国情的一个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9.
关于民族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包括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和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乡是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在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建立的乡一级基层行政区域。无论是从民族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过程以及所依据的理论看,还是从几十年来民族乡的实践看,民族乡都与一般乡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出自治的性质。属民族区域自治性质的乡级基层政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补充。为此,本文建议在宪法和其他法律中明确规定民族乡的这一性质和地位,以利于做好民族乡的工作,保障杂居地区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10.
问: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答: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斗争中都作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解放前,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都实行了反动的民族压迫,各民族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革命过程中,为了解决民族问题提出了国内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压迫制度的结束,民族平等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历史情况和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分布状况,制定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能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  相似文献   

11.
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保障各民族平等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推动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章程第十三条中增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一条相应地修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宣传和协助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反映少数民族的意见和要求,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增进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青年朋友们,上一讲我们给大家谈了我国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保障聚居的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有的朋友可能要问,不是聚居的少数民族,也就是通常讲的杂散居少数民族,他们的平等权利又如何保障呢?下面,我就作个简要的回答。首先要弄清杂散居是什么意思。我国6,700多万少数民族,3/4以上居住在119个民族自治地方内,这是聚居的少数民族。除此而外,还有1/4人口(约1,400多万)的少数民族分散居住在全国的城镇和乡村,他们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一个是散,居住分散,遍布在全国各地;一个是杂,与其他民族杂居。合起来就叫杂散居。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的实践和论述,充分说明他是这个制度的积极实践者和权威阐释者。对此,文章回顾了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实践的过程,并认为他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有:(一)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是发展问题;(三)民族区域自治遵循的几大原则;(四)要实行真正的民族区域自治;(五)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完全照搬汉族地区的政策;(六)培养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区域自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他的这些思想继承和丰富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同时又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将继续指导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并推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使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5.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宪法上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呢?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国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种专业人才,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利。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继续帮助和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教育、文化和其他事业,为逐步消除历史  相似文献   

17.
民族乡与民族乡工作文/黄凤祥谭传位民族乡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的、由少数民族自主管理内部事务的乡级行政区域。是解决我国散杂居民族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形式,是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补充。一方面,它和一般乡一样,也是我国的一级基层政权,具有和一...  相似文献   

18.
回族是一个有着典型大分散、小集中人口分布特点的少数民族;与其他几个少数民族相比,具有人口较多、分布最广,大分散中相对聚居人口比例高,城市人口数量大、比重高,人口地区分布不均衡,除与汉族杂居较为普遍外、与各少数民族都有杂居等突出特征。研究回族人口分布的地域特征,对今后民族工作有一定实践与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所提出的基本政策之一。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进步,以及正确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常德市属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有30个少数民族,43万多人,少数民族人口中占全市总人口的8%。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干部作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的重要措施来抓,并取得较好成绩。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