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紧急护理产房里响起了婴儿的啼哭。护士:“祝贺你生了个女孩。”产妇:“那您就别护理我了。”护士:“为什么?”产妇;“您快到门口紧急护理一下我的丈夫吧!”2.妻子的担心文夫是个十足的足球迷,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电视上的足球赛。妻子站在梯子上粉剧墙壁,回过头来对丈夫说:“亲爱的,如果我从梯子上跌下来,你能不能在比赛休息的送我上医院?”3.别逗了一对夫妻就掌管钱财问题吵不可产交。最后,丈夫嚷嚷起来:“如果没有我的钱,这台电视机会在这里吗?如果没有我的钱,你坐的那把安乐椅会在这里吗?如果没有我的钱,这所房子子…  相似文献   

2.
儿子去法国留学,毕业后定居法国。还娶了个洋媳妇克里斯蒂娜。如今,小孙子雅克已经两岁半了。去年夏天,我去法国看儿子,在法国待了一段时间,耳闻目睹了克里斯蒂娜教育孩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1997,(3)
就在离香港回归祖国只有131天的时候,"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构想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不幸逝世了。他曾经说过,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时,就是坐轮椅也要去,哪怕在香港的土地上呆一分钟也好。他深深眷恋着祖国的这片土地。邓榕所著《我的父亲邓小平》等书刊资料,披露了邓小平曾经5次去过香港的史实。邓小平第一次到香港是在1920年9月。当时,他和83名四川籍的学生到法国勤工俭学,于9月11日在上海登上法国邮船"鸯特莱蓬"号,经过3天的航程,于14日抵达香港。据一名同行的学生冯学宗的记述,该船抵香港停泊一日。可是,邓榕所著的书…  相似文献   

4.
骆潇 《职业》2012,(20):10
6月的一个夏日,青岛港。平静的海面没有一丝风,潮湿的空气让天气有些闷热,万吨巨轮静静停泊在港口,庞大的蓝色船身与海天一色,船上满载着一个个巨型集装箱,岸上一台台桥吊正在紧张地"忙碌"着……  相似文献   

5.
朋友老常得了癌症,我去医院看他,他正在做化疗三期,虽然头顶挂着五六个药水袋,但是,他和我聊起天来却满面春风。 这快乐从哪来的呢?我坐在他床边,他跟我算了笔生死账:“曹操62岁亡,李白61岁就没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享年分别是49、69、50、49,想想这些个大名人也就活了这么久,我一个平凡百姓,也六十出头了,到这份上够数了。”他爽朗大笑,我也笑。我知道,他能这样想,就是一种真快乐。  相似文献   

6.
姜炳炎 《老年世界》2013,(15):34-34
退休以后,疾病缠身,生活上的麻烦不断,精神上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每天我情绪低落、心情郁闷,与老伴儿、孩子们总是吵架。有一次去朋友家,我发现她家订阅了《老年世界》,我随手翻看起来,这一看,彻底改变了我。《未晚余谈》栏目中《美丽女人书中来》(2013年6期)文章启发了我,让我有了去读书的想法,我原本就是单位工会的通讯员,喜欢文学,上班的时候想读很多书却苦于没有时间,现在退休了,时间一大把,也正好圆了读书梦。先是和邻居、朋友们借着看,后来就去书店淘,再后来我还学会了在网络上购书。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我就爱下象棋。读小学四年级时,赢过大人一次,乐得直蹦,从业已棋瘤越来越大。迷上象棋后,出过不少笑话。自然,也乐在“棋”中。有次过渡,船上有两人正在下棋。我抱着伞在船舷观战。络腮胡子的那位被对方逼得走投无路,正在冥思苦想。我看得出神,见伦一筹莫展,便为他出主意:“挺边卒,通车路。”谁知他嫌我多嘴,顺手用肘子一碰,将我连人带个推到了河里。我急忙爬上船来,、脑子还在想那步棋。问:“边卒挺了没有?”他看了我那副狼狈相,哈哈大笑起来,我也莫名其妙跟着呵呵傻乐。年龄渐长,我的棋艺也慢慢有了进步。没想到…  相似文献   

8.
最美的风景     
友人从国外来,我们很羡慕他看了大世界。多年来,他一直寓居在美国佛罗里达海岸,靠近肯尼迪航天中心。我说,你得天得地,除了天天在海滩散步,还经常可以观看发射航天飞机,真有福气啊。他说,我不去海滩,也从来不去看航天飞机的发射。为什么?他说,不就是电视上播出的那样,有哪样好看?我们听了,很是惊讶。  相似文献   

9.
焦阳 《女性天地》2012,(7):50-52
围城里的短兵相接睡到自然醒的我发现自己枕头上湿了一小片,老公连凯满嘴牙膏泡泡冲我发难,你这欧巴桑睡觉竟然像条岸上的鱼,张着嘴流口水。我悻悻然,我叫欧小桑不叫欧巴桑,你打呼噜还打得像北极熊呢。蓬头垢面的我上卫生间,连凯快速结束洗漱逃出去,高分贝摔门声显示出他的不满情绪。一个人的晚餐,我就着方便面看韩剧,连凯打来电话让我去办公室帮他取份资料。  相似文献   

10.
王若轩  关风 《老年人》2005,(2):32-33
我是湖南长沙人,在英国一所大学求学时,认识了莫尔,他是法国人。两年前,我随他来到法国,在马赛居住下来。一切安顿好后,莫尔向我求婚,忽然之间,我有了法国丈夫和法国婆婆。说实在的,婆媳关系历来是最难处理好的,更何况是与一个外国老太太打交道。我心里思忖:我这个儿媳妇怎么当呀,别说价值观念不同,文化风俗各异,饮食习惯也不一样,能和谐相处吗?没想到,第一次跟婆婆见面,她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那天走下飞机,快到机场出口的时候,莫尔用手指着一位风韵犹存的老妇,告诉我那就是他的妈妈。我不由得紧紧抓住莫尔的手,手心都冒出汗来。莫尔看…  相似文献   

11.
《当代老年》2010,(4):43-43
胖大夫:我今年58岁,身体不错,就是近几年经常感觉自己的舌头火辣辣的,有烧灼感,食物一刺激还有点痛。为此,我去口腔科,口腔医生说我没有口腔问题。我去神经科,医生建议我打增强免疫力的针,我打了也没作用。我又去看中医科,吃了中药,吃时好些,停药又复发。看过的医生都说不出我舌头异常是什么毛病,我想知道是何原因引起的,该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不用挂念     
信多说明感情铁,不敢当场拆看说明有内容,不参加比赛更说明这里面有故事。十几年前,我曾经是一艘远洋轮上的船员。有一次,船在国外因等货抛锚二十多天,船上的蔬菜吃光了,淡水也快用完了,三十几个男人开始变得焦躁起来。为了缓解船上的紧张空气,船舶党支部紧急决定,举行一次"船员家信征文大赛"。要求必须是货真价实、原汁原味,奖品是船上仅剩的几瓶茅台酒。  相似文献   

13.
姥姥去世了。表姐打来电话的时候,我正在去往学校食堂二楼的楼梯口,说了几句就匆匆挂掉电话。同学问怎么了,我回答说我姥姥去世了。我的表情大概还没切换成悲痛模式,看到同学关切的眼神,才有点明白这就是生死永隔了。对于这个消息,我并没有多么惊讶,  相似文献   

14.
于是 《女性大世界》2004,(1):127-129
LA——船上,只能沉默 决定坐船看三峡的遗留,亦或说新生。这无非是想让上海的旧事不被遗忘也随流水。就算荡涤一次生活吧。我已很久很久没有独自旅行了,上一次是在大学时代,逃学半个月,去安徽写生,那还是穿着牛仔长发飘飘的形象。想来都觉得遥远。再后来投身设计公司的甲方乙方大战,即便如今做到了设计总监助理,也不过是助理,不过还是甲方乙方大战,把钞票当磨砂纸,眼看着作品和灵感磨损如山石,也说在所不惜。毕竟理想还在,渐行渐远。再说事业的理想和感情相比,其实分不清孰轻孰重,说的是,在挫伤锐气的力度上。  相似文献   

15.
总说专业塑造人,殊不知专业只会塑遣那些适合它的人。越来越发现自己很适合做社工,社工专业也成功地塑造了现在的我。记得大学第一学期有一次社工概论课迟到了,进教室时大家正在看一部电影,看见我进来了他们都嚷着:未成年人禁入!那时我才17岁。那节课是我第一次看包含色情、暴力、毒品等各种不良因素的青少年电影。看电影时,好几次我都下意识地蒙上了自己的眼睛。那部电影开始了社工专业塑造我的第一步:洗脑。洗脑的过程是无形的,它在我不断的课程学习和实习中渐渐完成了:我们在课堂上辩论性工作者是否合理的问题,表演家庭矛盾情节,组建成长小组,观看关于同性恋的电影,学习变性人的知识……我们去养老院体会老年人的心态,去社区体验基层的行政系统,去打工子弟学校接触城市角落的人群,去智障中心关怀与我们生活在不同世界的儿童,去慈善机构了解我国非营利机构的种种无奈与希望,去香港感受社工专业的魅力……我常常想,如果每个人在大学都能学到这些知识,知道社会上弱势群体的不易,知道怎样尊重他人和发现他人的优点,这个社会是否会变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8,(2):25-29
有人提出一条船理论:企业是一条船,企业家与员工的关系是船长和船员的关系。但是一条船真要沉了的时候,我们看《泰坦尼克号》是谁先跳下去的?是把妇女儿童先放在舢板上去,最后死在船上的应当是船长。但是我们现在就有一种理论,那就是这船沉了先把老弱病残给打下去。这是不成的,这和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念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17.
阿宇 《老年世界》2008,(11):11-11
丈夫去了外地,婆婆从乡下来城里陪我,我在整理书桌的时候,看到书里夹着两张当天的戏票。 我这才记起,这是之前单位发的票。转头看到婆婆在客厅里看电视,心想不如喊上婆婆去看更好。  相似文献   

18.
《老人世界》2013,(4):10-12
和梅云认识完全是偶然。2005年夏天,我退休以后在社区里帮忙,当电工。她呢,是社区请来的钟点工,我们年纪相当。有时擦玻璃要爬很高的梯子,我就过去帮她扶着梯子,时间长了,彼此有了了解。梅云的丈夫工伤死得早。一个女儿下岗在家没工作,还离了婚,带一个年幼的孩子。她退休后工资低.只好出来当钟点工补贴女儿。梅云的经历很平淡,和大多数母亲一样,生活里唯一的希望似乎就是儿女。我离婚很多年,儿子因为我离婚和我吵了一架,  相似文献   

19.
陶林 《金色年华》2007,(4):52-52
为了寻找一个像天堂一样的地方,我收拾行囊去到了英国、法国、芬兰、挪威、甚至远渡俄罗斯,不管是暖春或寒冬,我都曾流浪在异国的街道上,幻想着下一处转角就是天堂……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名模到法国修女徐刚图/小穗一、邂逅巴黎最古老的拉普科普咖啡吧。我去咖啡店是为了消磨时光,也有人是专门碰运气去的。我又遇见了一个碰运气的中国人。她很惊讶,怎么会在这3ho年老店里遇见一个同胞,老店的传统是名流荟萃,那是遥想当年,伏尔泰在受审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