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具有能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与动因,因此近年来全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据此,我国面临着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紧迫任务.为此,我国要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内部建立和完善创新系统,使之成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要采取服务外包集聚区模式和总部经济集聚区模式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转型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转型,而转型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城市能级水平的提升和城市空间的优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一种同时具有研究开发、信息交流与社会管理等功能的综合体,正在成为城市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带动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创新效应正在引起城市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从而推动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着眼多样化集聚,优先促进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的集聚;从规模导向转变为创新导向,提升服务业集聚区创新产出能力;培育领军型企业,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向高水平竞争与合作;加强城市制度与环境建设,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创造支撑条件;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各类服务业发展要素的集聚.  相似文献   

3.
王先庆  武亮 《河南社会科学》2013,21(4):58-62,108
现代服务业对于我国经济所起到的增长引擎作用和转型先导作用越来越大。广东省是我国现代服务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从产值上看已处于现代化的临界点。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城市与行业结构交互效应下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将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实证广东省21个城市和14个服务业集聚情况,从宏观上看,广东省应加速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从中观行业结构发展讲,广东省应促进传统服务业提升;从微观企业来讲,要发挥行业集聚效果。  相似文献   

4.
福建自贸区与台湾自经区现代服务业对接的意义在于可在次区域合作基础上先行先试两岸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助于福建自贸区和台湾自经区两区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福建自贸区与台湾自经区现代服务业对接的路径有:推进两区航运、物流对接合作;推进两区金融服务对接合作;推进两区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推进两区旅游服务对接合作;推进两区医疗服务对接合作;推进两区教育、文创对接合作。福建自贸区与台湾自经区现代服务业对接应确立两区现代服务业重点对接业态;创新两区现代服务业政策协调机制;加强两区现代服务业信息监管对接;协调推进自贸区三片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各种经济条件的变化会出现集聚过度,其承载能力的缺失会导致集聚区域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升高和规模报酬递减等,这种超边界的发展与现代服务业集聚之初的形成机制相背离,影响集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要在整体上保证其形成机制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之上,明确影响其边界的因素,以合理引导集聚经济的发展.其中,市场条件水平是影响现代服务业集聚边界的重要因素,其边界范围也正是市场条件不同的外在表现.同时,政府行为对于现代服务业的集聚边界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峰  刘志彪 《河北学刊》2008,28(1):142-146
本文在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提出了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这一新的理论命题。本文的结论是:只有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和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集聚,才能为制造业集聚及其升级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实现制造业的良性集聚和升级发展。这也是京津唐地区赶上或者超越长三角地区可能需要经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著名服务经济学家、我校现代服务业学院院长郑吉昌教授主持国家“十二五”服务业发展重大研究项目:“国家和区域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研究”。国家“十二五”服务业重大研究项目共四项,其余三项分别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担。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两岸在服务业领域的交往与合作严重滞后于制造业.近年来,尤其是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来,台商在大陆的产业布局已逐渐向服务业拓展,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一轮台商投资热潮正在形成.闽台服务业发展存在差异,互补性强,随着闽台在农业、工业领域合作的持续深化,两地服务业扩大合作已势在必行.福建应抓住机遇,积极承接新一轮台商投资热潮,着力打造闽台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持续推进闽台经贸合作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别利用产业区域集聚程度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考察2006年~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中绝大部分行业的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其中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且部分服务业不存在集聚特征;我国服务业集聚区域主要位于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运用区位商对我国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测度,然后基于向心力/离心力角度提出生产者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假说,并建立Panel Date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份额、创新密度、外贸依存度、地理位置和失业率都是生产者服务业集聚的向心力,而路网密度是离心力,规模经济对生产者服务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可以通过鼓励创新行为、加快发展制造业、促进对外贸易等措施为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当前促进山西省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偏离一份额分析法对山西省现代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竞争力作了实证研究,发现山西省现代服务业相对全国增长较慢,其行业结构和竞争力均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提高认识,调整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提升行业竞争力是加快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标志。黑龙江正处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经济的竞争力。从宏观的角度对黑龙江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和环境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些对策,对黑龙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新常态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分重要,借助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的做法也较为可取。新时期,河北省也在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且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但也需要看到,现代服务业发展并不简单,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在发展上更是存在着明显不足。对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更好促进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服务业"十一五"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进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本文着重阐述了浙江“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李芳芳 《晋阳学刊》2013,(6):128-135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在金融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典型代表——北京市为案例,描述其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状况,并基于6大主城区的数据,利用扩展的C-D函数及混合面板模型对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北京市金融业已形成良好的金融集聚态势;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金融集聚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均衡发展服务业及国际服务贸易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现。本文基于对国际服务贸易的行业发展趋势、科学的规划产业结构以及现有加工业的产业体系完善、教育与服务贸易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考虑,就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规划、投资模式,面临的问题和应对措施等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成为反映和判断该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的地域分布、所有制、行业、规模等具有详明的特征。应从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打造一批能产生示范带动作用的行业龙头企业、增强生产性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着手,增强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拓展农业功能视角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崭新时代特征的产业形态,从功能结构上看,现代农业决非传统农业的线性突破,而是在城乡互动、工业反哺、科技创新、市场培育、生态约束、文化支撑、公共管理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整体再造.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遵循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既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产业基础.从拓展现代农业功能视角,结合当前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现实过程,分别从产业融合、城乡互动、市场统一、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探讨和思考现代农业发展应当确立的正确理念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论城市能级水平与现代服务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竞争力,并往往与国家战略相联系。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能级水平主要取决于对外经济联系的连通性和协同性。这种对外经济联系的连通性和协同性主要是通过现代服务活动实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提升城市能级水平的重要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