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斌志 《社会工作》2008,(15):10-11
日本大阪神户于1995年1月17日清晨5时46分发生了7级大地震,死亡人数5488人,受伤34900人,房屋全倒和半倒共406337户,被烧毁房屋9322户。地震夺去了573名儿童的父母,其中有85%的孩子不只失去了父母,更失去了他们的住屋,也就是割舍了他们对于家庭的记忆。地震后的一年内,日本社会进行了大规模的灾后儿童心理照顾计划。  相似文献   

2.
中国部分地区6~14岁艾滋病致孤儿童生存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文青 《社会福利》2005,(10):41-44
艾滋病使成千上万儿童失去其一级养育者 ——父母及其支撑起来的家庭。联合国艾滋病规 划署将15岁以下因 艾滋病失去一方或 双方父母的儿童称 为艾滋病致孤儿童, 他们需要外界救助 才能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本孤残儿童的养育方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学静 《社会福利》2006,(11):14-16
日本孤残儿童的养育方式长期以来,日本把贫困或失去父母的儿童称为需要保护的儿童,包括的范围大体与中国的孤残儿童相近。对他们的保护措施,大多是让他们进入儿童福利机构——儿童福利院来养护和保育。近年来,这种现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儿童的援助也变得多样化起来。具体表现为:日本在1997年对儿童福利法进行了修订,不仅是满足于让需要保护的儿童进入福利设施,而是树立起一个理念,就是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丰富的个性、自立人格  相似文献   

4.
李立国 《社会福利》2005,(11):29-30
残疾孤儿是特殊的困难群体, 他们失去了父母的怜爱,还遭受 着疾病的折磨,需要政府和社会 给予特殊的关爱。“明天计划”覆 盖福利机构所有具有手术适应症 的残疾孤儿,是孤残儿童福利事  相似文献   

5.
失依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失去生身父母和其他具有亲情关系的成年人正式照顾的16岁以下儿童,他们或是由于父母亡故,或是由于法律原因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抑或是其他各种无法得到成年人的正式照顾,只能由社会中的他人或是机构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庭寄养是一种通过社会儿童福利机构,通过一定的手续使失依儿童进入那些愿意对他们承担家庭责任的家庭实施养育的方式。在家庭寄养中,失依儿童可得到寄养父母的关爱,以及多位家人的照看,从而享受到有利于他们成长的家庭生活氛围。因而家庭寄养是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家庭寄养这一新的养育孤儿方式,需要专门机构和新制度。昆明市儿童福利院积极探索了家庭寄养这种养育失依儿童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6.
图片新闻     
《社会福利》2008,(7):12-14
2008年6月20日,窦玉沛副部长在民政部会见了由爱之桥服务社组织的来自美国浩德机构的27人的收养家庭寻根回访团。他对收养父母带着被收养的中国儿童来到中国,来到北京,来到民政部表示欢迎;对收养父母多年来对孩子的百般呵护,精心照顾和培养表示感谢。他说,收养父母亲自带着孩子来到中国,让他们了解中国、感知中国,亲眼看看他们的出生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浦东空置房屋比较多。去年9月,我们对上海浦东新区某街道某新村六街坊中无序出租的空置房屋进行调查。该街坊共有多层居民住宅楼47幢,于前年底竣工,预定迁入常住居民2184户,计7000余人。经查,去年9月尚无一家常住户口迁入。但是,该街坊实际上已出租房屋143户(套),其中由本市居民承租的50户,由外来流动人口承租的93户,由某学校作为宿舍承租的24户。在出租房屋中的55.7%,是由外来流动人口承租的。居住在六街坊的外来人口有5个特点:1.人员来源杂。在暂居人员中有本市居民。但更多的是外来人口,共有375人,涉及山东、安…  相似文献   

8.
王晨光 《社会福利》2003,(12):38-39
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于2001年12月分别与大兴区及延庆县寄养家庭的10名家长签订了领养协议,从而使失去父母的轻残儿童真正回到家庭,这是开展家庭寄养工作不断发展的又一成果,也是轻残儿童被寄养家庭收养的历史性突破。 失去父母的孤残儿童收养情况的回顾 新《收养法》实施以后,促进了我国收养工作的发展。它使大多数健康儿童找到了“父母”,重新回到了家庭。这无疑是福利机构内养育对象的最佳归宿。但根据北京市儿童福利院收养状况看:健康小令儿童(指6  相似文献   

9.
流浪未成年人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和学校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生活上存在许多不良习惯,成为世人眼中的“坏孩子、野孩子”。很多家长极力避免自己的孩子与他们接触,使原本就缺少父母亲情的他们又失去了同伴的友情,内心更加孤独,性格更加孤僻。越发不愿与人交往,失去了一个人赖以成长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丧失了今后走向社会,利用社会资源,改善自己生存环境的能力。针对这一现象,乌鲁木齐救助管理站从三个方面人手,加强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矫正他们生活上的不良思想行为,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增强流浪未成年人与社会沟通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独立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凯 《社会福利》2012,(8):57-58
建立孤儿保障制度。山东省茌平县根据《山东省民政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的通知》制定孤儿养育制度: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00元,福利机构集中养育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的对象,是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孤儿成年后仍在校就读的,继续享受孤儿基本生活费。截止目前茌平县共救助社会散居孤儿47人。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74.4万元,专项用于保障  相似文献   

11.
《社会福利》2014,(2):63-63
正为了让项目区的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新年,各地的项目办组织儿童福利主任开展人户调查,了解困境儿童的需求,赶在年前为孩子们送去新年的惊喜和快乐,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开展困境儿童送温暖活动进入隆冬时节,伊宁县项目办组织各村儿童福利主任对"一乡一镇"的10个项目村的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人户调查,了解困境儿童的生活情况并对患有大病的儿童、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服刑人员子女等60名困境儿童进行了慰问。  相似文献   

12.
婴儿和儿童虽然幼小却能够记忆他们经历的灾难。在可怕的事件发生后,他们的行为常常会出现变化。他们可能更多地啼哭,变得非常粘人,会发脾气,打同伴,失眠,为以前从不担心的事情烦恼,或者失去以前学会的本领。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了,说明他们需要心理帮助,而你可以这样帮助他们——  相似文献   

13.
刘丹 《社会工作》2009,(21):46-48
2009年7月初,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遭受了特大暴雨袭击,降雨时间短、强度大、雨量集中,为大余县有记录以来之最。资料显示,大余县受灾人口达到23.675万人,倒塌房屋36,300问,其中全倒户6,323户,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53.58万元。  相似文献   

14.
刘欣欣 《社会福利》2013,(10):45-46
13户访谈调查的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不同程度上存在缺失或者薄弱的情况。儿童方面主要表现在朋辈群体较少,8名儿童都是自己一个人自娱自乐;父母与儿童沟通较少,家长仅仅在满足儿童基本吃穿上做关注,其他能力提升及心理成长等方面的问题甚少涉及,  相似文献   

15.
开春以来,宁都县周村乡民政所在全乡范围内进行了一次春夏荒缺粮摸底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有将近三分之一农户面临不同程度的春夏荒缺粮。全乡共有缺粮户1882户,人口6854人,共缺粮93.98万斤。其中缺粮1个月的有941户,缺粮2个月的有523户,缺粮3至5个月的有306户,缺粮6个月以上的有112户。缺粮对象有:水灾中房屋全倒户67户、严倒户34户、重灾户248户、五保户141户、  相似文献   

16.
唐咏 《社会工作》2008,(15):5-5
5·12地震的受灾地区主要为羌族聚居地,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98.2%羌族人口分布在四川,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可见绝大多数羌族人口都分布在这次地震受灾地区。由于地震带来的影响,羌族很多古老的支系传承有可能面临着危机,据初步统计,目前的孤儿人数在一千人左右,失去了父母,他们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相似文献   

17.
5·12地震的受灾地区主要为羌族聚居地,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98.2%羌族人口分布在四川,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以及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可见绝大多数羌族人口都分布在这次地震受灾地区。由于地震带来的影响,羌族很多古老的支系传承有可能面临着危机,据初步统计,目前的孤儿人数在一千人左右,失去了父母,他们未来的路该怎样走?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和工作关系部200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证明,儿童时期经历的贫困很可能对儿童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这些儿童更可能经历失业、贫困,此外,当他们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也可能生活在贫困中。澳大利亚的统计数据显示,父母都依赖福利金生活,不参加工作或很少参加工作的人,失业率比那些父母工作的人高得多。在寻找工作的年轻人中,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2014,(9):F0003-F0003
家是儿童最温暖的港湾,沈阳市儿童福利院整合资源,致力发展农村家庭寄养和院内家庭寄莽工作,先后建立农村寄养家庭80户,寄养儿童200余名;建立院内寄养家庭26户。寄养儿童100余名。孤残儿童在寄养父母温暖的怀抱里,在寄养家庭温馨的氛围里健康成长,情、能、智得到了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0.
“家庭寄养”作为新时期儿童福利事业行之有效的养护方式,一改机构传统,让孤残儿童回归社会,走进家庭,得到父母的关爱,体会手足的真情。这群可怜的孩子在被遗弃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们无法像同龄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