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穿关"是明代北杂剧服饰的集中反映,它表明明代北杂剧服饰已趋于成熟,并形成了融程式性、符号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科诨,即插科打诨的简称,是我国古典戏曲一种传统的戏剧手法。明代宫廷杂剧,其创作者和演出者都是地位低下的无名艺人,特定的身份导致了宫廷杂剧特有的风格。《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明代宫廷杂剧中的科诨使用具有特殊性和多种艺术功能,对此进行研究,以引起我们对这种艺术技巧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明代宫廷杂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历史剧,而且这部分剧作代表了明宫廷杂剧的主要特点和成就,本文就以《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保存的48部内廷历史剧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其特点。可以发现,这些剧本有着很明确集中的指向性和宏大的系统性,其内容涵盖了从春秋战国时代直到明代几千年的历史,而集中在汉族英雄人物建功立业的事迹上,从而可以深层次的挖掘出这些作品的创作意图。另外注重舞台性也是内廷历史剧一个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杂剧《斩貂蝉》,北五折。全名为《关大王月下斩貂蝉》。明人赵琦美《胍望馆钞校古今杂剧》收录三国故事杂剧二十一种,其中就包括《斩貂蝉》一剧。明人晁(王栗)《宝文堂书目》卷中《乐府类》也有著录。明末人钱谦益重编《义勇武安王集·正俗考》云:“今内府《斩貉蝉》杂剧,谓(吕)布死后,貉蝉归于侯(关羽),巧言(此口)布。侯怒且杀之。则初无此事。”这其中的“则初无此事”之句,显然系指元代杂剧或元末明初人罗贯中所著小说  相似文献   

5.
郑莉 《中南论坛》2007,2(3):96-99
明代宫廷庆赏剧是明代宫廷杂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部分作品都是由明教坊司和钟鼓司中的无名氏艺人创作的,现在能看到的剧作主要是收录在《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标明“教坊编演”的一些作品。本文以这部分作品为例,分析了宫廷庆赏剧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元杂剧版本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近著名学人就元杂剧版本问题多有论议,并由此贬抑《元曲选》,大抵发生在1915年《元刊杂剧三十种》被影印、便于学人利用以后。1938年,明人赵琦美脉望馆所藏抄校本元明杂剧二百多种发现以来,元杂剧版本问题更受学人注意。《元曲选》的编选者臧懋循师心自用,改动曲文,招致批评,是为事实。但此类批评不宜绝对化。与诗文流传情况不同,戏曲剧本在传播过程中常遭艺人改动,讨论元剧版本时注意到这一历史现象当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7.
《酉阳杂俎》,《新唐书·艺文志》列入子录小说家类,为唐人段成式所撰。《越绝书》,《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的《经籍志》皆列入杂史类,题子贡撰。据明人考定,其作者为东汉人袁康、吴平。《酉阳杂俎》,近有方南生先生的点校本,以明万历年间赵琦美等的校勘本(世称脉望馆本)为底本,并参校了其他多种本子。是书由中华书局出版于1981年。《越绝书》,近有乐祖谋先生的点校本,以《四部丛刊》影印江安傅氏双(钅监)楼藏  相似文献   

8.
明人赵琦美(字玄度,号清常道人),家富藏书,多古本,而名其藏书馆曰“脉望”,并著有《脉望馆书目》传世。钱曾《读书敏求记》曾称道说:“牧翁绛云楼,读书者之藏书也;赵清常脉望馆,藏书者之藏书也。清常殁,其书尽归牧翁。武康山中,白昼鬼哭,嗜书之精爽若是。”明龚立本《烟艇永怀》亦云:“琦美别号玄度,性嗜典籍,所裒聚凡数万卷,绝不以借人。”然玄度名其藏书馆为脉望者何义,素未深究。近读《太平广记》,其卷四十二引唐皇甫氏《原化记·何讽》云:“唐建中末,书生何讽尝买得黄纸古书一卷。读之,卷中得发卷,矢见四寸,如环无端。讽因绝之,断处两头…  相似文献   

9.
前写《〈京本通俗小说〉辨疑》,载《文物》杂志一九七八年三月号。拙见认为《京本通俗小说》之为话本集子是缪荃孙伪造的,其所收话本不都是宋代作品,所谓《冯玉梅团圆》是明人《双镜重圆》的赝品,等等。现在根据接触到的一些新资料作“外志”,或有助于补证拙说。拙文曾提及《脉望馆杂剧》,误作《脉望仙馆杂剧》,衍一“仙”字,合亟更正。  相似文献   

10.
隋树森是元代散曲和杂剧校辑工作的佼佼者。 196 4年 ,他编成《全元散曲》 ,为研究者带来莫大方便。杂剧方面 ,2 0世纪 5 0年代他对臧懋循的《元曲选》重校断句 ,又把其中未收入的元杂剧收罗汇编成《元曲选外编》。隋树森造福学林 ,可谓劳苦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