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道德与法律是社会中的两种主要调节方式。在道德与法律的互动过程中,道德越来越法律化。道德中的正确理解利益、正义以及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的观点是道德法律化的价值基础。我国转型时期出现的道德缺失现象要求法律对道德加以补救,从而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同时,道德规范的多元性以及强制性特点也需要法律对道德规范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2.
在法律原生态里,法律以权利为本位,法律义务和法律权利相对应,受到严格的限制.一旦以道德义务取代法律义务,法律应有的领地被道德侵占,或以法律义务取代道德义务,法律越界侵略道德应有的领地,法律的原生态就被破坏了.只有对法律的界限、目标、功能有着明确和符合实际的认识和运用,才能保护法律的原生态;唯有在法律原生态里,法律自身才能得以健康地发展,同时也有助于道德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德与法律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持手段,是所有文明共有的现象,两者既相互渗透,又有差异。道德法律化是古代乃至当今法律实践中经常出现且不断引起纷争的问题。对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的表现、本质、利弊的分析,可为完善当今法制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是道德和法律的内在共性和道德自身的非完满性,但道德和法律毕竟属于两套独立的规范体系,两者在内涵和功能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使得道德法律化存在一定的限度,只有那些对社会秩序维系至关重要的基本道德才能进入法律的视域,高层次的道德不宜转化为法律。  相似文献   

5.
诚信原则首先是道德原则,而后才是法律原则。作为道德的诚信原则与作为法律的诚信原则对法律的影响是不同的,对诚信原则二重性的研究对我国法制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领域出现的混乱与失范状况,道德法律化这一命题又被我国许多学者重提,并在道德法律化的界定、理论与实践基础、范围与尺度以及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而道德和法律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我国进行和谐社会建设的当前阶段,把道德法律化作为道德建设的首要方式,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同时,这种法律化又必须是有限度的,应在道德与法律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道德的法律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与法律具有内在同质性使道德的法律化得以可能 ;通过道德立法 ,加强制度建设以及思想道德教育 ,实现道德的法律化。然而由于法律与道德内涵的差异性 ,又导致了道德的法律化存在限度  相似文献   

9.
传统德治关注法的内在权威,注重基本道德的法律化,不仅使传统法律蕴含了重民恤民的民本思想,更以伦理法律化的形式培养了社会直接的伦理精神。但德与法的互化不仅侵蚀了正式制度的独立性,且影响了德自身的发展,使公德缺失、私德泛滥,德治更多地获得了形式与工具的意义。因而作为可资借镜的前提,传统道德的专制性、等级性及义务本位特征必须剥离,道德法律化的空间及公共权力的属性必须考量。  相似文献   

10.
党领导我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中,仍存在大量党内干部违法犯罪现象。预防干部犯罪,需要自律与他律结合,强调法律约束。对干部的道德要求应严格化,将道德法律化,以规范干部行为。  相似文献   

11.
对话伦理的理论基础是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对话的根本作用在于使人们相互理解,它内在地具有交往合理性。对话伦理的核心是(相互)理解理论,而论证是现实生活中达成理解的主要形式。企业伦理的终极目标是使企业获得内外和谐。和谐在这里的含义是所有利益相关者自由独立地达成一致,即形成“非强制约束力”,而以论证为特质的对话是解决冲突促成和谐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伦理资源向现代性伦理资源的转化,植根于中国当代现实的伦理生活。伦理资源转化中介的基本特性包括伦理生活基础性、主体自由创造平台性、伦理资源中转性。制度伦理具有依据伦理和支持伦理两层内涵、创管者道德和成员道德两个前提、鼓励保障和限制约束两种功能、逻辑态和实践态两种形态。制度伦理的逻辑态接近实践态,现存的制度伦理接近现实的制度伦理,使制度伦理担当传统伦理资源向现代性伦理资源转化的"组织化"中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宁养服务和医学伦理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宁养服务与治疗伦理 ,宁养服务与用药伦理 ,宁养服务与护理伦理 ,宁养服务与心理疏导。宁养服务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保证其生命的尊严 ,同时 ,也要求医护人员加强自身的修养和业务水平 ,成为一名称职的宁养服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舆论监督法制化的有效途径,强调了要搞好舆论监督必须认真学习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文章还阐述了要搞好舆论监督必须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关于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定,有效地开展合法的舆论监督;文章集中从三个方面论述只有制定新闻法,才能真正地推动舆论监督法制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行政授权法制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家明  曾庆双 《兰州学刊》2005,(3):155-156,168
行政授权是行政权力运行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我国行政授权存在一些问题,这必然会影响行政授权乃至行政权力合理有序运行.通过更新授权观念、完善授权法律制度、规范政府授权运作、强化授权监督、扩大授权监督主体等措施来强化行政授权的法制化必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消除其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德与法的辩证关系切入,对行政道德法律化的限度进行思辨,需考察其下限与上限两个维度。行政道德法律化的下限存于抑恶扬善、提高强制性,凸显从行政道德转为行政法律的必要性;行政道德法律化的上限存于德与法的辩证联系,须考察法律之缺陷、道德之特性,强调社会的多样性。德法共治才是我国合理的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7.
白刚 《河北学刊》2007,27(1):12-17
在伦理学的意义上,马克思哲学是区别于传统德性伦理学的“制度伦理学”。在马克思制度伦理学的视野中,人不再是制度的附属物,而制度却是人的自由本质的表达和外化。资本主义制度在根本上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表达,是对人的制度性否定,因而是一场“人的本质的灾难”。共产主义作为超越资本主义的新制度,是人的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真实表达,是真正实现了制度正义的“自由人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18.
转型期新闻伦理的困境与突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媒体迫于国内与国际传媒的发展形势,进行了体制改革.由于这种改革不是在市场经济的磨合中自然进行的,而是在行政作用下强制进行的,因而很难找到传媒双重属性的契合点,使新闻伦理陷入了二元对抗的困境之中,造成新闻伦理的异化.因此,要彻底改变新闻伦理的堕落局面,重构新闻媒体圣洁的精神之塔,必须建构一套系统的新闻伦理制度,确定新闻伦理新秩序,调节和规范新闻从业者的行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营造良好的伦理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高职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管理者和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切实做到依法治校,营造良好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制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徐寅 《学术探索》2014,(11):51-55
大数据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给社会带来新的商业变革、管理变革乃至思维变革,在宏观经济调控领域,大数据带来的变革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在宏观调控决策过程中,我们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加强宏观调控决策的独立性、参与性和透明化,对调控的专业性与民主性进行协调和保障,做到以数据为核心,对决策数据(信息)的收集、公开、处理、保护分别进行相应的法律调整,做好多层次的制度设计,才能用宏观调控决策的法治化来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