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23-28
清代时期,西江下游地区人口激增,农业垦殖向山地深入。随着社会发展,生产生活所需的林、果产品日益增加,人们或直接采伐天然林木,或清除原有的天然林来兴造经济林。同时,这一地区的柴炭、造纸和菌类等农村副业亦得到较大发展。这些经济开发活动对当地的森林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认为,清代西江下游的森林植被,在清初就已经开始有了较大的破坏和减少,以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4朝为大。鸦片战争后有所减轻,但一直没有中断。就影响因子而言,清代前期以农业垦殖为主,清代中后期以林木业生产和农村副业为主。 相似文献
2.
安尊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2-101,107
清代清水江流域土地买卖的主要原因是村民需要银、钱使用,次则缺米食用以及合卖、转卖等;其特点表现为:一是田产、山地、土、园地和房屋地基五类土地交易价格差异较大;二是道光二十年前多以银为货币,之后基本上以钱作为货币;三是部分保留了宋代以来"先尽亲房、再尽地邻"的传统,但有较大突破,土地交易的自由度加大,反映了清代宗法关系日益走向松驰;四是土地买卖趋向集中。木杉村的土地买卖凸显了清代土地买卖日益商品化的特征,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才茂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4)
清水江下游地区,苗、侗族民众世代在此繁衍生活.明清时代由于“木材之流动”,清水江下游成为全国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由此而引起的社会变迁中,苗、侗妇女们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且逐渐进入到契约的程式中来.通过梳理契约文书等民间历史文献发现,苗、侗族妇女的权利地位的表现形式多样,主要体现在财产的继承以及对财产不同程度的自主处理上.当然,她们也不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以此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胡天琼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布政使是清代职官。布政使主要职掌全省财赋以及承宣政令、承担政务、管理属员。布政使选任的途径除廷臣会推保举外 ,最主要的途径是由吏部开列具题 ,请旨定夺。甄选条件有严格限制 ,考核严密深入 ,奖惩分明。布政使的管理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地方财政管理体系和监督机制。清政府对布政使的任用 ,说明满汉联合的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清代的实际审判过程中,已开始区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但在其基本律典——《大清律例》中,对民事诉讼的规定颇为匮乏。司法实践中大量遵循的是各地州县官在纵向的传承与横向的交流中形成的诉讼惯例。清代州县官对民事案件的审理是正式的审判,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包含起诉与受理,堂审前的准备,堂审和判决这些基本程序,相比较前期封建法制,已经具备了近代民事诉讼程序的雏形。 相似文献
6.
义学出现于唐代中晚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几度盛衰,时至清代达到全盛,该学是由私人筹办或由地方政府协办,向乡村贫困子弟提供免费教育的小学。保定地区凭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加之统治者对义学发展的重视,该地区无论其发展规模、数量均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当时义学发展的缩影。然而,政府虽大力提倡义学发展,但从未颁布过任何制度规定与保障实施举措,因此,在现实中义学发展并未收到应有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欣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9-65
作为法律范畴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力救济”是清代民间社会中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它所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初步探讨了“自力救济”与清代社会、文化、经济、秩序的关系,以期从这一小小的视角去感知和透视清代社会内部稳定与动荡、静态与动态共存的机制与原因。 相似文献
8.
陈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76-80
清代东北边疆生息繁衍着库雅喇、恰喀拉、赫哲、索伦(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锡伯、卦尔察等众多部族。入关前后,清政府曾将这些部族大规模内迁,作为"新满洲"编入八旗。"新满洲"的编设,对东北少数民族、满族及清政权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小光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26-30
在清代,中国文化出现了一次明显的转向,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力求改变宋明以来崇尚空谈的学术风气,力图重建社会与思想秩序。另一方面,则是中西文明之间所发生的大规模的相遇和互动,这种互动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本文旨在证明:异质文化间的有益互动只能建立在彼此深入理解、以平等身份参与的基础之上,各种文化形态都应当历史地反思自身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态度选择。 相似文献
10.
饶龙隼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
在元末明初东南文人呈地域群落分布的文坛格局中,以刘崧为代表的西江派具有突出的特点,一是仁孝纯厚的道德精神;二是雅正的诗风。西江派以雅正标宗,契合了明初开国气象的需要,遂升格为一个时代的审美风范,在明初文学转移旧习、形成新风的过程中至为重要。明初的文学思想史实际上是以江右文学为主导的沿革史。 相似文献
11.
陈瑶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15-122
清前期,湘江下游地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米谷输出地,本地积贮大量米谷的地主富户、市场中的粮行、来自外省的米商和常平仓采买人员、地方官,都积极地参与到米谷流动和贸易中。粮行和地主富户通过控诉地方官试图改变常平仓的采买办法,社仓社长与地方官相互勾结经营社仓获利,粮行则通过强力吸纳米谷或通过让利吸引客商以求把持行市。地方官员、客商、粮行和富户在同一个米谷交易和米价变动的空间中互相较量。这个过程呈现了商品贸易对于社会群体及其之间关系的影响,有助于讨论市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于化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1)
入清以来,由于统治者的重视,沂沭河中上游地区水利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本文主要勾勒辖区内的水利建设,共修建水利设施54项。其发展的特征是:因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水利建设的类型以小型为主,功能以排涝为主;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使水利工程以济运保漕为中心,并集中修建在清康乾时期。沂州府水利事业的发展,给本区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当关注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罗运胜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60-62
沅水中游地区在清代广泛接纳外来移民。促成移民大量迁入该地区的因素有垦荒运动、改土归流、驻军防苗和工商业发展等。这个时期的移民影响了沅水中游地区的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期在长达六七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在长江中下游修筑多达28处炮台,这些炮台分布于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省。清政府多次派员巡视长江炮台,炮台在布置位置、大炮的保护、守备将领及勇丁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与弊病,这些问题为晚清官员所认识到,却并未去改正。 相似文献
15.
王宗勋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4-78
清水江中下游苗侗族地区民间遗存着大量的碑刻,碑刻涉及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内容,对了解和研究这一地区的社会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这些碑刻保存的状况甚是堪忧,亟需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苑朋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29-33
山东的植树造林在清末新政时期备受重视,各级官吏和新式社会团体农会大力倡导,林业公司、林业会、树艺局、林业试验场、农林学堂纷纷设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清末政府的农林政策,山东地方当局对发展林业的重视,德国在青岛造林的刺激以及经济效益的驱动,为当时山东植树造林获得成效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17.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服饰文化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服饰文化,是特定的民族心理、风格、气质、个性的物质、反映,其次是特定的时代风尚、民族宗教和信仰崇拜的再现,也是对当时某种历史功绩的纪念和生动体现,代表着当时人们对理想王国的寄托、追求和向往。同时,它也以简洁的文化要素和服饰线条展示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美感的追求和社会人伦的风范。 相似文献
18.
哥老会在长江中下游的崛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善中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44-49
19世纪70~90年代,哥老会在长江中下游迅速崛起.曾国藩遣散湘军直接导致了哥老会的迅速蔓延;清同治年间,哥老会在两湖地区首先崛起,规模和声势已凌驾于活动不多、处于相对沉寂状态的天地会以及斋教等秘密社会组织之上;约在光绪朝中、晚期,哥老会势力从湖广地区伸展到长江下游,并在反对外国教会的过程中成为斗争的主角.至此,长江中下游哥老会的活动广为"世人所注目". 相似文献
19.
乌江下游少数民族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清朝后期、清末民初及国民政府时期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本地区近代教育虽然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极为缓慢,但也发挥了多种功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