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体验教学的基础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创造性地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这四个命题是内在统一的."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是基本的命题,该命题提出教育的本质是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连续发展.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自然应以社会生活的形式组织起来,"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镇化进程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不断凸显,影响城镇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稳定。“城中村”改造关系到城市发展整体质量,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只有对“城中村”改造过程的各种难题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中村”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3.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谈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加深对历史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如何才能实现纲要所提倡的“课程生活化”的理念?从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中也提到:“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重温陶行知教育思想,再一次感叹生活教育理论是何等的博大精深,它以其惊人的前瞻性和创造性,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价值为我们今天实行新课标理念教学提供了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教师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适应教育工作的新需要,怎样才能更科学,更合理地教好书、育好人?对这些问题的不断追求和探索过程,正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其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依靠长期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即“经验型”道路;另一种是依靠教育教学研究,即“科研型”道路。  相似文献   

6.
在新形势下,教师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怎样才能适应教育工作的新需要,怎样才能更科学,更合理地教好书、育好人?对这些问题的不断追求和探索过程,正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其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依靠长期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即“经验型”道路;另一种是依靠教育教学研究,即“科研型”道路。  相似文献   

7.
改革幼儿园节日活动是实施《纲要》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日活动是学前儿童生活中突出和愉快的事件,然而节日活动作为综合组织各方面教育内容的重要教育手段,由于许多幼教工作者对其认识不深以及处于当今激烈的竞争时代,节日活动也成为幼儿园“广而告之”提高知名度的手段,以致忽视《纲要》的要求不能正确发挥它的教育作用,表现出许多弊端:一、所庆祝的节日种类单一。通过对附近十所各类幼儿园的调查可见,“六一”是幼儿园拿入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其次是元旦节,而其它社会政治性节日如“五一”、“八一”、“七一”等和季节性及日常生活节日如“清明”、“端阳”、“植树节”…  相似文献   

8.
王南 《经营管理者》2000,(12):21-22
<正> 人才是指人力资源中的高质量成分,是能以自己的智力和专门知识进行创造性劳动,在认识自然和社会、改造自然和社会中对人类进步做出较多较大贡献的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力即劳动力存在于人身体中,是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总和。”为此,开发作为“体力与智力的总和”的人力资源,充分显现出人的聪明才智,就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占领人才制高点,突出人力资源中的高质量成分——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更是如此。这也就决定了当今加快培育和建立人才市场,使之作为人才  相似文献   

9.
毛元桥 《科学咨询》2007,(20):10-10
一、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命脉。陶行知先生讲“生活就是教育”,并具体分析是什么生活就是什么教育。好生活好教育,坏生活坏教育;认真生活认真教育;健康生活健康教育,非健康生活非健康教育;劳动生活劳动教育,科学生活科学教育,艺术生活艺术教育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领导科学》2006,(23):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也是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科学预测,认为未来社会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自然是高度和谐的社会。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开辟了通往高度和谐的未来社会的现…  相似文献   

11.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的人文理念。教师作为整体系统的人的存在,其真正的客观本质是他的社会属性。教师也是学校教育力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因此“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必然显得极其重要。对教师“政治上关心、事业上关心、生活上关心”就会取得“以教师为本”的良好的管理效应。一、政治上关心对教师政治上关心,首先是要尊重教师。因为校长的工作对象是教师,是知识  相似文献   

12.
燕芝 《科学咨询》2022,(6):194-196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是现代教学教育的先进思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活即教育”思想,可以将历史与生活实际相互结合,站在面向生活、联系生活、探究生活、为了生活的视角,创新教学手段,带领学生返璞归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因此,本文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思想为指导依据,探讨了陶行知思想走进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价值,分析了有效实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有着重要作用。一、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知识源于自然、源于生活,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便于学生获取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  相似文献   

14.
物理是一门严谨、科学的自然学科.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然科学概念的形成一般可分为日常概念(即潜概念)和科学概念两类.日常概念是在日常交往和个人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一定正确反映事物和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刘成  高旭 《管理科学文摘》2009,(10):213-213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成,是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某些经验化、理性化不断发展和优化的体现,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也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只有统一起来,才能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要深入理解、贯彻和执行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本质和要求,并结合高校实际,努力实现宣传思想教育工作高校化,即高校宣传思想教育工作只有贴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的实际;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实际。才能不断增强其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学校的教育不均衡问题日趋明显,学校对学生的管理难度也随即增加,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等日渐增多,家庭教育的缺失让原本教育落后的学校更是雪上加霜,要想农村教育走出瓶颈,就要加强家校合作,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会发生分歧。”可见,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是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现实生活中领导者与群众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贯穿于领导活动发展过程始终,是领导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种矛盾、这种矛盾规定领导活动过程及其本质。领导的本质具有两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即在任何时候领导活动过程都具有组织、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挖掘本质、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央行文化建设在央行履职过程中发挥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保障作用,可以说“三德”互动而“文化”自立。那么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基层央行文化建设相融合,使其成为基层央行持续创新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摆在基层央行各级党委及相关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家文化将“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这一方面是指治国与治家一样,即所谓的家国同构与同理,能够管好家庭自然也能治理好国家;另一方面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家庭是基本的组成单位,如果每个家庭都能和睦仁爱、井然有序,国家自然也就好治了。千百年来,这种文化观念在中国社会绵延不绝,得到各阶层广泛认同,表现出不衰的生命力,从而变成一种社会的价值。因此,人们心目中,家庭是精神的寄托,人生的归宿,随时可望从中获得精神、感情的慰籍和各种无尽的补偿。当今,在社会转型导致的个人生活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境况中,家庭所起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