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白马非马”被当作诡辩,已有两千多年。近来有几篇翻案文章问世,然而似不够彻底,为之辩诬总留条“片面性”的尾巴。为了恢复“白马论”的本来面目,本文也来发表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秦裕 《船山学刊》2008,(1):104-106
“白马非马”一命题历来被看作是中国古代逻辑史上一个诡辩论的实例。本文所要论证的是,不能简单地将这一命题看作是诡辩,它更多地包含了公孙龙对名与实之间关系问题的阐发及澄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逻辑命题。  相似文献   

3.
“白马非马”这一先秦时期名辩思潮的主要命题,自公孙龙著《白马论》提出之后,便遭到先秦其它各派及后人的批判,认为这是“欺世惑众”之说,是割裂一般和个别的诡辩命题,至今哲学及逻辑界仍对此争论不休。本文将具体分析《白马论》、《白马论》与《名实论》的关系以及“白马非马”中的“非”字等,证明“白马非马”并非诡辩命题,“白马非马”中的“非”不是人们日常所谓的“不是”的含义,而是“不同于”、“不等于”、“有异于”、“区别于”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也谈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举了学术界关于"白马非马"含义的两种较有影响的观点,指出了它们的不足;强调了正确理解"白马非马,,命题忖的原则既要抓住关键字,又要考虑作者的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在研究“白马非马”这个观点上始终面临一个困难:“这个论断到底是符合逻辑的还是形而上学的诡辩”,很多人试图解决这个困难,学界对“白马非马”的争论也一直持续到今天。本文试图从公孙龙是否善于使用逻辑和公孙龙的辩论技巧这两个方面,来探寻“白马非马”真正的涵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对“白马非马”的非议不能归结为古汉语的表达能力问题,“白马非马”的本意是“白马不是马”,此命题的提出本身就包含着很大的破绽,是偷换概念的产物,其论证过程逻辑混乱,实属一个诡辩命题。  相似文献   

7.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是在中国文化系统内产生的 ,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特质。今之学者通常站在西方哲学和逻辑学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它 ,往往忽视了其作为中国文化和哲学问题的性质。从中国古代文化的语境角度去解读 ,可以发现“白马非马”论实际上不属于逻辑问题 ,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认识论问题。它是“责实”问题 ,而非“共相”问题 ;采用的是“辨物察类”型分析法 ,而非概念逻辑 ;它是公孙龙特有的借以阐述其思想智慧的“道”论  相似文献   

8.
“白马非马”是逻辑命题“白马非马”是战国时期的形名家、辩者共同用作辩论的命题。公孙龙继承和发展形名家的学说,对这一命题加以逻辑分析,从概念之间的关系上加以论证,并且自认为“白马非马”之说是他的代表作(《公孙龙子·迹府》载“公孙龙曰:‘……龙之学,以白马为非马者也。’”) 《公孙龙子·迹府》曾说公孙龙“假物取譬”“欲推是辩,以正名实而化天下焉。”有些人据此而把《公孙龙子》加上政治的注释。杜国庠同志对宋代谢希深注本进行过这样的批评:“谢氏不明其  相似文献   

9.
“白马非马”是战国时公孙龙推行的欲“以正名实而化天下” 的辩题.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它褒贬不一,它是不是诡辩至今仍有争论.本文试图用符号学理论对这一辩题的本意进行分析,说明它的合理性.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说,我国先秦的“名” 是一种词项符号,以“名” 为研究对象的先秦名学,是一种词项符号理论.“夫名,实谓也”,①“所以谓,名也;所谓,  相似文献   

10.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自嘲》一律中的一联警句。早在四十年代初期,即三十五年前,我们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就对这两句诗作了精辟的解释,并发出了响亮的号召。毛主席说: “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11.
<正> 孔子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对这句话的解释,历来说法不一。一种释为:“做官做得好的人就应该学习,学习学得好的人就可以做官。”另一种释为,“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两种译法的分歧在于一个“优”字。把“优”训为“好”,便成了读书做官论了;训为“有余力”,似乎又当别论。其实,“好”与“有余力”是有联系的,“好”是“有余力”的前提,“有余力”是“好”的表现,没有“好”做不到“有余力”。这样说来,俩种译法并无本质的差别。说的都是“学”与“仕”的关系。但由于对象不同,说法重点有异。  相似文献   

12.
识才用人并非易事,譬如说,有的单位“招来了女婿,赶走了儿子”入赘的女婿反倒不如儿子。 识才用人之难,难就难在许多人才瑕瑜互见,而领导者却往往喜欢“全才”、“完人。”识才就是用辩证的方法,破除旧的用人观念,不拘一格,用人之长。 用人之道,无非是量长短,计利弊,权得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神仙,孰能无过?”鲁迅先生也说得好:“倘需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许多人并未深谙其理,因而,一面是事业亟待,人才匮乏,一面又是人才被埋没。 大凡人才,不啻有文凭者,都是一方面之才。不能认为,非包医百病不是良医,非战无不胜不属骁将,非满腹经纶不算谋臣。张飞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勇退千军,如要他退居幕后运筹帷幄,可够他汗颜难堪的了;诸葛孔明神机妙算,才智过人,如要他跨马横刀,冲锋陷阵,恐敌不过普通兵弁。世界上,天文、地理,文理百科,无所不通、无所不精,贸易、商贾,农工百业,无所不  相似文献   

13.
自从普遍实行了干部、知识分子的退休、离休制度之后,在社会上便风行了一个新词,叫做“余热”,并美其事为“余热生辉”。“余”者,剩也。常用的“落日余辉”,“不遣余力”,“留有余地”,“余波未平”,“余烬欲熄”,……。这等等的“余”字,都带有残存、遗留之意。不言而喻,“余热”者,指的就是这些离退休干部拥有的热力、热能、热劲,经过了多年的消耗,至  相似文献   

14.
老本,原来是资本主义商业中的一句行话,指做生意的本钱。我们今天说的“老本”则是一种比喻,主要是指一个人对于革命所做的贡献,以及党和人民所给予的荣誉。一个人对革命的贡献愈大,“老本”也就愈多。这并不是坏事。但如何对待“老本”,不同世界观的人可以做出不同的回答。你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你就会把“老本”当做继续革命的新起点,以此为动力,对革命做出更大的贡献。你是小生产者的世界观,你就会把“老本”当作“粮囤",坐吃不动。什么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什么万里长征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王根  海生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1):36-36,52
本文对“城中村”建设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正> “任人唯贤”语出《尚书》:“立政任人”和“任官唯贤材”,是相对于贵族政治下的“任人唯亲”而言的。在封建官僚政治的时代,统治者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任人唯贤”的,但从历史的整体来看,在个人独裁的封建专制制度下,不可能真正实现“任人唯贤”;“任人唯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变成任人唯亲,任人唯忠。由个别人或少数人任命贤者,往往是不得其贤的。  相似文献   

17.
读罢《新观察》今年第一期《寻觅了三十三年的英雄》一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51年,在有名的朴达峰阻击战中,共产党员柴云正率领一个班的志愿军勇士,坚守阵地六天六夜,打退敌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掩护下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创造了歼敌一千多名的光辉战绩。柴云正身先士卒,勇猛顽强,在一次反击中,仅他一人,即打死打伤敌人近百名。部队决定给柴云正记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然而,他却因重仿回国就医,没有享受到这些殊荣,接着又从医院复员回了四川农村。从此,柴云正的英名载入了军事博物馆,柴云正本人对此却一无所知,部队也不知道这位英雄的下落了。 寻寻觅觅,铁鞋踏破,三十三年过后,部队才在前年找到了他。人们问柴云正:立下如此大功,为何不跟部队联系?他淡淡地回答:写过信的,但因当时部队转移,没有联系上,后来也就算了。并说:  相似文献   

18.
自六十年代,美国人玛格丽特·米德撰写了一本专门分析和论述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产生的差别与隔阂的名叫《代沟》的书以后,“代沟”一词作为特指两代人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异的一个社会学术语,就在西方流行开来。我国社会学界有个提法叫“代差”,其含义与“代沟”是一致的。从根本上讲,“代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由于两代人社会化内容与速度的差异,两代人参预社会活动的背景与条件不同所造成的。所以,“代沟”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同步而来的一种必然现象。如果社会是一团平静的死水,人  相似文献   

19.
如果要编一本《现代汉语常用词汇》,我看“尾巴”一词,是要选编进去的。它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含义深远,囊括了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内容。在十年浩劫中,把这个带有侮辱性的,至少是含有轻贬之意的词,应用在人们身上,更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例如不准知识分子翘“尾巴”,农民要割“尾巴”,做人要夹着“尾巴”等等。似乎中国的现代人普遍地出现了“反祖现象”,都长着一条尾巴。如今痛定思痛,令人惨然失笑!农民的所谓“尾巴”,讲详细一点,全  相似文献   

20.
邱煜 《南方论刊》2007,(8):61-62
各国刑法无一不强调了对公民的各项权利的保障,在政治权利、经济权利、财产权利等诸多权利中,生命权更是受到格外的重视。然而安乐死问题的出现,对于刑法中对公民权保护的理论提出了挑战,正反两方面的意见针锋相对。在对安乐死问题进行探讨时有必要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