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和谐社会理念指导下,从鄂伦春族的文化教育现状入手,探索鄂伦春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以期对鄂伦春民族的文化教育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代早中期鄂伦春族的教育福利模式呈现为“贵族权利”型,局限于进入八旗的鄂伦春子弟,其根基在于鼓励、管控、培养统治阶级同盟者的需要。清末及民国时期的教育福利模式呈现为“平民扶助型”,面向全体鄂伦春子弟提供接受教育所必需的扶助,其根基在于抚绥、管控鄂伦春族民众的需要。新中国以来鄂伦春族的教育福利模式呈现为“民族优惠型”,面向作为少数民族的鄂伦春子弟提供优惠性的教育福利,其根基在于贯彻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鄂伦春曾经是以采集、狩猎为主要生计方式的人口较少民族.长期在浩瀚的森林中从事狩猎活动使鄂伦春族在迁徒动荡的游猎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狩猎文化.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这种传统的生计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而萦绕在人们心头的那种眷恋和情怀却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4.
摩苏昆是鄂伦春族在漫长的游猎生活过程中创造出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对摩苏昆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具有说唱性质的、曲艺类、民间文学史诗类、特定长篇叙事歌曲音乐类等,它属于唱一段、讲一段的古老艺术形式,用鄂伦春语讲唱。鄂伦春族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语言的逐渐流失,使古老的艺术摩苏昆面临失传的危险。  相似文献   

5.
鄂伦春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民族文化有其鲜明的特色。鄂伦春人的民族传统培育道德,生产的狩猎活动凸显道德,文化上传承道德,禁忌和不成文习惯法维系道德。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不仅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也塑造着鄂伦春民族美好的品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根据田野工作的材料与经验 ,提出当前鄂伦春族 (侧重在猎民阶层 )生存发展的三个问题 ,并希望通过问题分析和理论总结 ,就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生存发展问题研究作出某种回应。  相似文献   

7.
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地方政治对于学校教育的实施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民族教育政策的贯彻实施依赖于当地政府,实际上地方性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经济发展的地域性落差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的不平等配置.以东北鄂伦春族村落的学校教育为例,试图在整体社会环境和文化实践的背景中观察学校教育,探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8.
“解放前黑河地区鄂伦春族调查”是我系鄂伦春族历史调查组在1956年秋季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参考有关的历史文献,加以整理编写的。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少数民族之一,但过去对它的历史发展的研究是很少的,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鄂伦春社会历史的发展在国内是从解放以后才开始的。鉴于国内尚无系统研究鄂伦春族历史发展的著作,我们愿把实地调查所搜集的一部分资料加以初步整理,发表在这里,供专家、读者作进一步研究的参考,并希提出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保安族、裕固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赫哲族等北方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例,对北方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成就进行了实证分析与回顾,而且重点对其现阶段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民增收缓慢、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仍较为缓慢、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消退、农牧民思想守旧及综合素质偏低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以政策为导向,集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解决教育发展中的迫切问题等发展思路与对策,以期进一步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费孝通先生较早注意到鄂伦春、赫哲等小民族当代生存、发展的特有困难,从文化、社会等多重角度,对其生存、发展难题及原因加以深入探索,留下了帮助人们可以就此问题进行深掘的经验和理论。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历史演进至今,小民族具有哪些特点,即小民族的界定;如何通过增进文化理解,努力认清并公开小民族当代特有生存、发展难题及原因;怎样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小民族发展出路上要文化还是要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鄂伦春族文化环境适应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伦春族是以定居为契机,直接从第一文化系统向第二、第三文化系统过渡的,这是民族发展史上比较特殊的范例。从理论上讲,在一个民族旧的文化系统直接向新的文化系统过渡时,这个民族旧文化系统的功能即基本停止,这时急需适应新的文化系统,适应过程也就是发展过程。如果无法适应新的文化系统,这个民族将被历史所淘汰。应该说明的是,一个文化系统内可以并存众多民族,而且其文化也各具特色,也就是说,同处于一个文化系统内,并不是同处于一种民族文化内。所以,鄂伦春族是适应一种新的文化系统,并在适应这个文化系统过程中创造新的民族文化系统,绝不能将鄂伦春族适应新文化系统的过程视为汉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发展是我国妇女事业的短板和难点,我们可以从妇女参政的现状管窥该地区妇女事业发展的水平及其特征。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该地区农村妇女参政水平明显偏低,成为妇女研究中不能不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Y镇妇女参政特征及其原因的实地调研,揭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参政存在的特殊矛盾,并为其破解提供思路,提出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提升妇女素质,改善文化环境、完善体利机制等措施,来不断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农村人口的现代性,最终推进妇女参政事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发展的有关论述,为我国高等教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本文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从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协同创新,加强文化传承创新等三方面,就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动地方医学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作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14.
甘肃民族地区妇女教育是甘肃整个教育事业的难点问题,妇女教育的滞后已经影响到甘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文化中宗教、传统观念和习俗对妇女教育负面影响的表现以及其产生影响的路径,以期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15.
人口政策的主要对象是家庭,因为家庭对人口发展过程的内容,以及近来日益尖锐的人口问题的性质具有深刻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对家庭、新婚夫妇,首先是妇女,加强关心。大家知道,把母亲的义务同积极参加生产和社会生活相结合,有时很不容易。因此,必须规定有效的人口政策的方针——为每家每户顺利她完成最重要的家庭职能创造各种条件。  相似文献   

16.
鄂伦春族是个居住于祖国北疆严寒地带的少数民族。当他们跨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后,更懂得了人的尊严与人存在的社会价值。在他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后,往往要唱一曲古老的歌谣,陈述一段远古的传说和故事,以抒发他们民族的悲壮的情怀。这个没有自己民族文字的鄂伦春族,就靠无数的歌谣、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记载”自己民族的可歌可泣的历史进程。他们总是把这些口头文学“作品”经常“挂”在嘴上,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鄂伦春民族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叫《恩都利》。说,起初世上没有人,只有“恩都利”主宰世界的万物。当初,只有一个浑身长毛、有两条腿的动物。这个动物住在山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特殊扶持政策的出台和完善,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扶持效果明显。但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对外界扶持作用的依存度高,内部创造力严重不足,只有通过扶持政策与民族增长因素相结合,走少数民族自我发展的特色道路,才能彻底解决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分析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的变化和武陵山民族发展试验区初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景颇族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景颇族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试验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鄂伦春人民独特的森林生活方式——以游牧、狩猎、捕鱼、采集、农耕为生,而且森林文化塑造了鄂伦春别具一格的民族个性和特有的音乐艺术内涵。鄂伦春民歌神曲充分展现了地方特色性,蕴含着鄂伦春人民的生活特征、思想感情、生活习惯等方面,也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同时鄂伦春民歌神曲的内容也表现了大自然给予鄂伦春人民的幸福生活与对未来的向往。  相似文献   

19.
在以满、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以狩猎为主的历史沿袭中,其思想领域里形成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萨满教。文章着重论述萨满教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其职能和对东北民族的影响之深,从而得出狩猎生产在萨满教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贵州毛南族是贵州国家扶持发展的唯一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但经济社会尚处欠发达状态,存在着人口经济密度小,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素质偏低,人口地理环境较差等显现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贵州毛南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因此,必须在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大政策指引下,深刻理解人口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础上,完善毛南族聚居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培育优势产业,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