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政党制度是指某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党政治体系。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这种反映政党直接或间接参政的合法方式,通常表现为一党制、两党制或多党制等不同形式,并在历史转折时期伴随社会潮流涌动发生变异。世纪之交的日本政党制度正处在体系转换时期,其起因和...  相似文献   

2.
中国政党制度的历史实践表明,中国曾经选择过西方竞争型多党制,也通过国共合作的方式尝试了两党制,还建立了国民党一党独裁的一党制,尽管多党制、两党制、一党制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优点,但是,历史早已确凿地证明了这些政党制度并不适合于中国并且都遭到了中国历史的淘汰.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这一政党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独具中国特色.故此,当前我们需要坚决抵制和回应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冲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决定,所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这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既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有区别,更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有根本的原则区别,它充分体现和反映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首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政治制度的基本方面,一个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个是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有人民政协作为它们的重要组织形式,从而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治协商和统一战线是我国政治体制的根本特点和优点之一。它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实行的一党制,更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两党制和多党制。它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富有生命力的政治体制。正确地坚持这个制度对于促进四化建设,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现行众议院议员选举制度是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的混合制.一方面,多数代表制具有两党化倾向;另一方面,比例代表制又助长多党制.因此,产生了多党制与两党制的"分裂性政治效果".在迪韦尔热法则的"机械效应"与"心理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日本政党体制呈现为"准两党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形成并发展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两党制”和“多党制”,它是对人类政党制度文明成果的“扬弃”,彰显出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可以从结构、机制和效能三个方面把握。从结构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构了新型政党与政权、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构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新型结构关系;从机制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内在地包含了利益表达机制、政党协商机制、决策施策机制和民主监督机制;从效能层面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内在地包含了共识达成效能、优化决策效能、高效执行效能、维护稳定效能。结构、机制和效能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彰显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7.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党政治都是其本国政治、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而日本是在二战以后,在美国占领时期短时间内完成的民主政治体制,因而它与西方政党政治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日本的政党制度不同于两党制和多党制,政府由不同的政党或政党联盟轮流执政,日本能够在完全竞争的多党制条件下,自民党以优势地位执政长达38年之久;其次,日本的政党组织结构与西方国家不同,日本政党内部派阀林立且活动持久;第三,日本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党政分开,自民党直接参与政府运作,成为政府运作的中枢神经;第四,日本的在野党没有起到西方发达国家在野党监督、制约执政党的功能,各政党没有明确的政策主张,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深刻分析中国的阶级状况和社会特质,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多党合作制既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多党制,多党合作制总结了二者的特点,是民主与集中相统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俄罗斯多党制的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几个主要阶段:苏联"政治多元化"阶段、俄罗斯"混乱的多党制"阶段、努力建立多党制阶段、建立"政党国家"阶段和政党建设的民主化阶段。每个阶段都与相应的选举周期有关,并表现为政治力量平衡、政党和政党制度定位的特定变化。  相似文献   

10.
《探求》2020,(1)
伴随着从精英党、大众党到卡特尔党的政党政治变迁,西方政党理论建构开始从政党-社会范式转向政党—国家范式。这种理论进展以国家共识优先于政党政治为前提,以政党—国家联结为框架,采取经验描述对卡特尔党进行逻辑论证。这虽然仍然未能脱离参照精英党原型建构起来的政党—竞选制度实践,甚至还在实践上遭到各种批判,但如果引入善政评判方法就会为政党理论研究提供广阔的视野,特别是由此形成的超越政党竞争范畴的理论倾向,为国家一党执政提供了一种解释的开放性。以往政党—社会范式把一党制归结为非民主体制,但现在的政党—国家范式建构,可以不再局限于政党竞选实践,而是进入国家治理善政目标考虑。从这种研究中可以捕捉一种善政评判导向的政党理论建构前景,由此深入探究政党与国家的复杂关系,对政党、国家与社会的诸种事实做出尝试性理论解释,展现政党在政治实践中的多重面相和运行机制,这对我们以善政视角全面理解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新时期统一战线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新时期多党合作制度及其特点,把握新时期多党合作的基本规律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对于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也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是和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时,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它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也不尽相同。新时期的多党合作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9年9月,日本民主党竞选胜出并开始了执政之路.民主党的执政,打破了自民党长期一党执政的局面.这一重大变化,使日本政党体制的复杂性逐步显现,日本具体是朝两党制、多党制发展,还是向一党独大制发展,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本文认为,民主党执政对日本内政外交产生重大影响,中日关系走向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如何合理研判日本的政治走向,理性应对中日之间的分歧,成为今后处理中日关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苏联和东欧经济的实际情况很糟,目前正在进行改革,开始采用市场经济和多党制,朝着接近于议会民主的方向发展。因此,讴歌西方经济和政治体制胜利,宣告社会主义经济失败的论调不绝于耳。典型例证是布热津斯基教授的新近著作《巨大失败》。那么,社会主义经济是否真的“崩溃”了呢?持肯定回答的原因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不仅在经济体制上垮台了,且从政治体制到意识形态都垮台了。甚至连苏联也公开承认:以一党制的一元化领导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经济已丧失了机能。而人们采取保留态度的原因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充满危机  相似文献   

14.
关于政党现代化与苏联共产党兴亡的关系这个重大课题,我们采取两个人问答对话的方式来进行递进剥笋式的剖析。△号代表后者,○号代表前者。一、现代政党政治的由来和特性△政党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生活的中枢。当今世界五大洲共有194个国家,无党制国家已经寥寥无几,只限于一些教权统治传统极深的小国。在有党制国家,总有各种政党不断起落浮沉。凡是能促进社会协调稳定发展、造福最大多数人民大众的政党,就能赢得民心,上台执政,甚至连续执政,否则就要下台、衰落,甚至灭亡。可是,在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下台甚至灭亡,并不会造成社会制度剧变;而在苏联和东欧多国这样的社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党立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以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立法的形式、内容、特点,我国宪法中多党合作的规定、是否制定专门的政党法,以及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立法与资本主义国家政党立法的异同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对于我国政党制度规范化、法律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研究也有偏颇和不足之处。我们要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党合作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利益多元”在中国必然导致“多党制”的观点,很难令人赞同。虽然迄今为止的任何社会都由于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利益群体,从而构成一个多样化的利益体系。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关系具有不同的社会属性,其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同,从而不同的利益体系运行方式也不会一样,所以,政治调节方式也必然不同。超阶级的政党制度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利益体系,由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所以,导致的不是多党制,而是坚持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王岽兴 《求是学刊》2000,(4):104-112
本文探讨了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共和党在南部复兴的历程、基本原因及其影响。认为,战后共和党逐步打破民主党对南部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垄断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新政以来在联邦政府积极干预下南部社会经济结构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是其根本原因;共和党的保守主义主张与南部白人传统观念的契合是其深层动因;两大政党各自“南部战略”的调整则是其直接诱因。作者认为,共和党在南部的复兴标志着两党制格局在南部逐步形成,推动了南部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利益纷争,扩展了南部人的政治选择空间,提升了南部在整个国家的地位,加速了南部融入美国社会主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当代社会党的组织、纲领及其在战后发展变化的全面分析,阐明只有从实际出发,摆脱社会党是资产阶级政党的传统观念,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执行与各国社会党进行超意识形态合作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利世界和平与国际工运和国际共运的发展。文章还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白领工人的阶级归属、对工人政党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联系与区别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论分权与权力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权与权力制约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分权的学说与权力本身一样古老,而有分权就有权力制约。我国的权力分工与制约体制是新型的社会主义权力制约制度,在本质上带有调整和探索的性质。与实行多党制的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的国家权力之间的分工和制约只能是相对的,而分权与权力制约的变革实际上面临的是一个国家权力如何民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政党社会属性变移的一个典型表现是政党由阶级性政治组织向阶级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社会政治组织的转变,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政党组织和政党观念的日益开放.在此背景下,党社关系已经或即将出现如下重要转变:政党由以阶级为基础向以社会为基础转变;政党由强调阶级利益向注重社会整体利益转变;政党由社会控制向社会协调转变.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民主为主轴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呼之欲出.面对这样的社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宜在社会性向度上积极探索,适时进行执政方式的变革,形成以交互性为互信原点的新型党社关系.这对于执政党拓展执政合法性,提升自身权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