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府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以来,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持续加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出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区域转移应围绕重要交通干线由沿海向内陆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扩张,把东部地区企业的经营资源优势和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基于区域优势,中西部地区应积极承接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的中下游产业。政府在产业转移中主要是发挥组织、指导、协调、服务的作用,搭建产业转移的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转移环境,为产业转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
不同地区间小城镇成长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决定了不同地区间小城镇成长不能选择相同的路径,而应根据资源禀赋及现有经济水平作出因地制宜的客观选择。相应地,东部地区应当以要素转移承接型、舒适宜居型、退休养老型、生态旅游型为主;中部地区应当选择承接地区要素转移型、加快流通型、产业创新型为主;而西部地区则应当以创新增长极和提升现有城镇功能型小城镇为主。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期农村发展的总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根本问题是产业兴旺。发展农村产业应优先发展现代农业,其次发展以特色加工、旅游等为代表的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特色产业。资源禀赋不同的城市郊区、近工业园区地区、农业基地示范区、欠发达山区等,可以因地制宜,走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产业发展路径不同的地区都可以通过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使人、财、土地等要素得到充分保证,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顺畅发展。  相似文献   

4.
城乡产业结构研究理论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掉要素禀赋论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而把集聚经济作为内生变量,就建立了集聚经济理论和要素禀赋论相结合的城乡产业结构研究的理论框架。根据该框架,城市集聚经济的变化、要素价格变化、产业的集聚经济布局指向和运输费用等共同决定了城乡产业结构及其演变。对于北京市城乡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中心一外围"经济活动转移过程中引发的空间污染转移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依据广东污染排放普查数据构建了污染密集型产业分类标准,利用2007~2014年的广东工业分区域面板数据,采用投入产出函数原理构建了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计量模型。结果表明,广东污染密集型产业存在由"中心"向"外围"的空间转移现象。但是,从其规模空间变动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来看,环境规制并不是导致污染产业空间转移的主导因素,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空间转移行为与其他产业并无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四川社科界》2006,(9):38-40
高载能产业是指能源成本在产品产值中所占比重较高的产业,或称为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四川是发展高载能产业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区,发展商载能产业对四川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由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方行明主持完成的四川省社科研究规划项目——《四川高载能产业发展问题与出路》,对高载能产业发展对中国GDP的拉动及其所产生的问题和争议,四川发展高载能产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薛军  汪戎 《学术探索》2013,(11):37-45
长期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凭借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型产业,推动了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工业化进程,目前已经形成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区域性经济结构体系。然而,资源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也产生了强烈的经济结构和行为方式的低级化趋势,以及日益加深的路径依赖,为这些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和障碍。为此,诸多学者和专业研究者对资源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本文以这些研究为基础,通过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资源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实际问题,对我国今后实现资源型产业结构与升级进行评述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978~2004年江西省的计量经济模型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我国中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城镇失业率、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和城镇化率等5个变量。实证分析结果揭示了要大力促进中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有效转移,就必须增加农民实际收入,重视农村教育,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农村产业非农化,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伴随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呈现显著的区域特征,从产业转移的空间梯度看,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正在由经济发达地区梯次转移至欠发达、不发达地区,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东北和西北地区转移;与轻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相比,重度污染密集型产业向中东部地区的集聚程度更高。污染密集产业呈现空间梯度转移,不仅依赖于产业链的空间演化规律,而且与迁入地市场发育程度和制度环境有关。2003~2013年,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主要转入山东、河南、湖南、湖北、安徽、陕西和广西,而同期环境污染状况加剧地区集中在青海、新疆、内蒙古、云南、宁夏、安徽和河北。研究结果表明,污染产业集聚并不必然导致环境污染集聚,及加剧区域之间的环境不平等。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阶段性、不确定性和交替性,基于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促进污染密集型产业的集群式转移具有经济效率和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的功能定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由极化效应向扩散效应调整的过程,实现了由“农村服务城市”向“城市带动农村”的转变。强化扩散效应,对于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阐析城乡共同富裕理论意蕴的基础上,梳理了城市对农村扩散效应的微观要素、中观产业、宏观发展三重路径,要素扩散与产业扩散是发展扩散的基础,城乡发展扩散表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城乡扩散效应的驱动体现在要素价格机制、产业链条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及政府调节机制等方面,且受到主体因素、客体因素、渠道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影响。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需要强化城市扩散强度,提升农村承接能力,促进产业链条衔接与城乡融合,优化城乡制度安排协同供给。  相似文献   

11.
产业融合作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形态、新趋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产业融合可以推动多个产业之间形成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进而推进产业由低级向高级攀升,有利于打破区域间的壁垒和障碍,推动区域间资源要素充分的流动与重组。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重要途径。推进我国产业融合发展,必须把握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突出承接产业转移和瞄准新业态、新趋势,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与服务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融合发展,加快价值链升级、禀赋升级、载体升级。尽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韩杨 《江西社会科学》2024,(2):39-49+206
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世界农业发展进程中科技革命主导了农业现代化的四个阶段及其鲜明特点,并伴随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典型先发国家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尽管中国作为后发国家,经过长期发展农业现代化水平相较过去有较大幅度提高,在“粮食安全与农业综合产能、资源要素配置、农业产业体系、城乡融合发展与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与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要求、与世界上的先发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食物供给结构内部占比下降、外部供给不确定性增大,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约束明显,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业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需完善、农村三产融合与现代产业体系还有差距,农村居民持续增收动力转换、共同富裕难点在农村农民。展望未来,采取长期战略,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保障粮食安全,陆海统筹拓展农业生产空间、优化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村产业多元融合发展、加快建成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与产业体系,坚持在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3.
张伟 《青海学刊》2003,(6):38-39
一、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重视两密”的方针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青海产业结构的演进水平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度时期,低于全国中期水平。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的研究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及判断标准:一是三次产业的产值中二、三产业的比重逐步加大;二是就业结构的比重由一产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是产业类型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产值构成看,2000年青海的一产比重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比宁夏、甘肃、陕西、新疆分别低2.7、5.1、2.2、6.5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看,青海一产的从业人口…  相似文献   

14.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阐释了要素集聚的产业地理效应。要素集聚产生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形成产业区位;特定区位的要素集聚达到一定规模后产生拥塞效应,驱动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分散产生资源空间配置效应,形成多层级中心—外围的产业空间结构;而中心—外围的城市映射效应导致城市分层,并通过一定的产业关联形成城市层级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的常见现象,这对提升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2005—2020年黄河流域10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的效应比较、作用路径以及城市类型差异三个方面,详细探究了黄河流域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1)不同模式资源型产业集聚对黄河流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多样化集聚有利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专业化集聚却抑制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2)进一步研究发现,多样化集聚通过效率变动和技术进步路径正向促进黄河流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专业化集聚则是通过效率变动正向影响该流域城市全要素生产率。(3)分城市类型探究,多样化集聚能够同时促进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专业化集聚既不利于资源型城市,也不利于非资源型城市生产率的增长。因此,文章建议黄河流域的企业应多元化发展,积极学习其他企业完备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促进资源有效结合,同时鼓励企业向关联行业延伸,拓宽产业链,支持市场良性竞争,加大科技研发规模,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发挥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动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链升级是产业升级的两大内容,前者多源于资本转移的外生性经济增长,后者则源于技术进步的内生性经济增长,更接近产业升级本质.21世纪以来福建省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呈现逆转现象,即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基础结构的非均衡性导致传统优势产业链现代化程度远远高于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在发挥福建省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链现代化,是福建省克服产业结构逆转趋势、全面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产业区域转移粘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小明 《北方论丛》2007,(1):140-143
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高梯度地区产业会不断地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但是我国处于高梯度的东部地区在经历了长达20余年的发展与繁荣之后,其边际产业并没有像理论界所预期的那样,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转移,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的存在。产业区域转移粘性由劳动力成本因素、行政因素、产业集群效应、文化、技术与体制等因素形成,只有通过宏观政策、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共同努力,才能克服产业区域转移粘性,促进产业转移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李桢 《东南学术》2011,(6):82-91
2006年底以来,我国出现了新的产业转移现象,各产业对区位要素重新配置。新一轮产业转移是原有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次产业转移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在阐述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及其特征基础上,深入剖析福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福建要抓住全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根据区位特征进行产业定位,在产业定位与发展中发挥地区优势,强化产业凝聚力,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离岸外包对中国出口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构建离岸外包指数,对1997-2002年中国各产业参与离岸外包的状况及其对出口结构的影响进行研究表明:在参与外包的程度上,中国资本密集型产业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倾向于把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密集型工序转移到中国,使我国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逐年上升,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则有所下降。此外,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是离岸外包的基础,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和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对离岸外包指数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通过离岸外包方式影响着中国的出口结构。  相似文献   

20.
在国外产业转移理论中,韦伯在古典区位理论中,认为集聚因子是使得工业部门改变由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指向所确定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和集聚的关键因素.克鲁格曼则在新经济地理理论中将报酬递增与路径依赖界定为促进产业空间集聚的决定性因素.刘易斯模型深入探讨了发展中国家主要产业部门运动的规律,认为现代部门的扩张可以使传统部门受益.费景汉—拉尼斯模型认为农业对工业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向工业部门转移其所需的劳动力,而且还向工业部门转移农业剩余.在国内,从事产业转移研究的学者们认同产业转移是产业的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主要包括产品市场扩张论和生产要素扩张论.综合比较来看,这些理论都有其内在的理论精华和研究重点,能够为中国承接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所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