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加入到了国际贸易的队伍中,汇率风险也由此开始影响企业的经营。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变革对企业的影响,结合中小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特点及薄弱环节,提出汇率管理的方法,为中小企业实行汇率风险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并轨,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由盯住单一美元改为盯住一篮子货币,这一系列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汇率制度进一步的调整与改革是必要的。本文在基于我国经济开放的背景下,讨论了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现状,在考虑制约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因素后,提出了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目标和相应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三元悖论"理论的发展的简单阐述,总结了资本的流动性,货币政策有效性和汇率制度安排的政策选择空间,并在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回来制度变化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汇率目标区制度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7月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格,进行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全球多年来的结构性失衡使得人民币汇率调整至今仍有着巨大的压力。本文旨在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失衡的现状讨论及分析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经济规模与贸易数量的日渐扩大;货币的形式由最初的牛羊、贝壳等逐渐进化至现在的纸币;同时货币的本位制度也经历了从商品本位制到混合本位制,直至如今信用本位制的演变。关国金融海啸爆发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议题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相似文献   

6.
本文澄清了均衡汇率概念以及汇率失调对经济的影响 ,以均衡汇率为理论线索 ,分析了当前汇率制度的缺陷、优点和和持续性 ,最后 ,通过几种汇率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 ,指出了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人民币价值重估与汇率制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改革才刚刚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汇率制度进一步的调整与改革是必要的。本文在基于我国经济开放的背景下,讨论了我国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积极方面和存在的不足,在考虑制约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因素后,提出了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目标和应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汇率制度通常被看作是能够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可信性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政策工具。本文提出汇率制度本身的公信力对反通胀计划的成功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参考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1的货币政策模型,建立政策制定者和公众之间的博弈模型,对汇率制度的公信力与反通胀绩效的关系作了理论分析,并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社会核算矩阵技术,从一般均衡分析角度,以2005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为冲击对象,在以实际有效汇率为基础形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假设前提下,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进行了情景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人民币升值并不会改变中国的贸易顺差状况,同时,可以改善自1999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状况恶化的现状;第二,FDI对人民币升值呈中性特征,但人民币升值对国际游资具有一定的吸引作用;第三,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结构升级;但是,人民币升值有可能会加大贫富差距,对当前的严峻就业形势无疑会“雪上加霜”;第四,人民币的升值对提高政府收入水平、增加中国的总体经济的存量水平是十分有利的;第五,人民币升值无论是对采用支出法还是采用收入法计算得到的GDP的影响都不大。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人民币升值是我国所采取的一项现实的选择。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至今,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已超过15%,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如何尽量避免升值对我国经济的不良影响,使国内经济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卜亚  马才华 《管理评论》2006,18(10):7-11
近期随着美元持续走软以及国内利率上调,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又再升温。文章着重从货币替代的汇率效应这一角度,并基于货币替代的“免行动区间”理论,来论述当前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即当前应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而从较长期来看则应该逐步为提高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创造条件,进而放松汇率的浮动范围、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2.
通货膨胀这个经济现象在我国曾多次出现,而今年我国的通胀水平达到了05年以来的这波经济行情的新的历史高点,本文从此次通货膨胀的起因出发,在解释通胀现象的同时为缓解当前通胀压力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玮 《经营管理者》2009,(14):62-62
三元悖论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只能三选二。以前,我国选择的是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而放弃了资本自由流动,但随着我国的入世,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开放步伐逐渐加快,并且资本管制的难度也在加大,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的矛盾日益凸显。这篇文章将从三元悖论入手,讨论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稳定的矛盾和协调。  相似文献   

14.
王佳 《决策与信息》2010,(8):142-142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国际结算制度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结算制度的演进历程,最后分析了产生这种演进历程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2008年,演变为全球的金融危机,并对许多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创,危及全球经济。人民币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速度日渐加快,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考验。本文详细分析和阐述了我国汇率制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汇率改革的现实选择,以及为保障改革顺利进行所需的相关配套机制。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汇率制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6.
美国解决国内贸易逆差的借口 就在中国大力调控市场经济,解决部分行业过热问题的时候,美国一些商界领袖和政客利用各种媒体,将美国617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归咎于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认定中美之间的贸易逆差是由于中国政府不合理的汇率制度造成的。要求中国政府尽快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通过人民币升值,缩小中美之问的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17.
《决策与信息》2005,(6):4-6
汇率不仅是市场经济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问题。汇率制度的确定,客观上由市场经济因素制约,而起决定作用的则是国家经济政策。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不是谁想改变就改变,想要怎么改就怎么改的。但中国已经加入了WTO,包括汇率在内的许多经济政策都应当同WTO的贸易规则相匹配。在人民币是否升值的问题上,两年多以来,各方的态度和主张都已经明朗。可以说,经过了两年多的喋喋不休,问题已经不再是是否升值,而是,人民币的汇率制度改革将在什么时间启动,以怎样的幅度和方式进行人民币汇率调整。这个问题举世瞩目。中国自不必说。即便它不直接影响人民的收入,也因直接改变大量企业的收支状况对人民的生活发生作用。美国早就有点着急了,说不清他们的耐心保持到6个月以后还会做出什么来。日本、欧洲、亚洲其他国家也一个个眼巴巴地等待着中国政府早日给他们一颗定心丸。直到2005年5月中旬,中国政府的态度始终没变,非常明确:只要条件具备,没有外界压力我们也会主动推进汇率改革:如果条件不具备,即使外界施加巨大压力,我们也不会贸然行事。行事需要时机成熟,谈事不需要时机,事情谈明白了更有利于行动。为此,本刊特别策划了人民币升值这个专题,邀请了专家学者发表他们的观点,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认识人民币升值问题的由来与去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李敏 《决策与信息》2009,(11):123-124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开放经济体的汇率和资本在国际间流动二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汇率的变动决定着资本的流入流出,资本的流动又影响着汇率的波动。汇率制度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并且中国在2006年以后的后金融自由化进程中,正面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深化和资本账户的进一步逐步开放.本文就这一问题对当前现状进行分析和论述,并重点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与国际金融秩序近来国际上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国境内甚至出现数百亿美元的游资意在趁机谋利。很多主管金融的中国政府官员感到空前的压力。虽然中国政府已经屡次明确表示在近期内人民币不会升值,这次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显示的中国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的深刻变化却值得引起国人足够的重视。去年以来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显示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已经到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阶段。中国在未来的十年里将面临一系列的来自国际政治经济的挑战,其严重程度,特别是回应这些挑战的困难与复杂程度很…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我国摒弃1994年以来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新型的汇率制度。本文结合新型汇率制度实行以来的具体情况,对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