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月红 《社区》2009,(16):32-33
一边健身一边发电,这对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街道万源东里社区的居民来说已经不再是梦想。年初,社区居委会购置了6台“脚踏发电健身车”,在社区的健身广场上免费提供给居民使用。粉红色的新式健身器械很快就吸引了爱好健身的社区居民们,在社区迅速掀起了一股“节能健身”的热潮。蹬着脚踏发电车,居民们不仅体验到了运动的快乐,还树立起节能环保的理念,并且能将创造的电能送给社区里的特困老人,这种一举多得的健身锻炼受到了居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2.
一尊美丽的雕塑被派上了别的用场,让人哭笑不得。这使人想到在欧美,公共环境艺术品一般会在“环境成熟”的社区中展现,而中国在社区建雕塑是否为时过早呢?  相似文献   

3.
孟谦  林晖 《社区》2005,(19):F0002-F0002
近些时候,到处乱贴的小广告从城市的交通要道开始向社区居民居住区蔓延,使我们原本干净整洁的家园也长上了“牛皮癣”。面对这种顽症,居民以及社区的工作人员没少擦洗、清理,可就是屡禁不绝。这不,有人气不过还在旁边加上了“批示”。究竟该怎么办,有人说,派专人守候,见一个抓一个,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有人说,在社区公告栏上辟出一块地方给他们;还有人坚决反对,认为政府应该严厉打击“办证”、“收药”行为,沿着小广告的“号码”查下去……蔓延到社区的“牛皮癣”该怎么办@孟谦  相似文献   

4.
丁安祥 《社区》2009,(22):18-19
“你来我来大家来,老友新邻乐开怀;信步走进议事园,当家做主上前台”,2000年3月,南京市鼓楼区康藏路、天津新村、傅厚岗等社区的居民们自发创建了一个全新的民主机制——“社区议事园”。在社区居委会引导下,居民自己的事自己议,自己的事自己办,把社区的公共事务管起来,使以往许多政府想管却管不好的事,想干又干不好的事在这里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孙志芳 《社区》2015,(25):18-19
新社区成立伊始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新城。新城即新交付的楼盘,存在周边配套跟不上的现象,居民生活不便利。二是新居民。居民一般来自五湖四海,人住不久,居民之间熟悉程度不高,交流不多。三是新队伍。社区成立时间不长,社区服务还不够完善,社工队伍做群众工作经验相对还不够丰富。如何破解好这“三新”问题,服务好辖区居民,是新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和挑战。面对这一现实,社区必须紧紧围绕当前现状,在创新工作思维,丰富服务载体、锤炼干部队伍上下功夫,以寻求破“新”途径,实现“新”突围。  相似文献   

6.
高依 《社区》2013,(24):27-27
沁苑社区“实话实说”活动搭建了一个汇集民声的平台,这一举措的意义显而易见。 首先,社区居民作为社区“主人?当然要“有处说话”——表达观点,传达诉求。沁苑社区“实话实说”活动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创造了条件。其次,每一个社区人的声音都十分重要,都应该被倾听,更重要的是,这些声音一定要得到回应,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保护居民的参与积极陛。也许有些问题的解决起来并非一日之功,但回应了才能得到居民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论《七月》及“七月派”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七月》到《希望》七月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有深远影响而又历经坎坷的文学流派。它因一份名叫《七月》的刊物而得名。《七月》是伴随着民族解放斗争的隆隆炮声诞生的。当时文艺界部分人鼓吹“投笔从戎”运动,甚至有人说:“无用的笔啊,把它扔掉好啦”,可是胡风却说:“我们没有。不但没有,为了得到用笔的机会,还不得不设法越过了种种的困难条件”,他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创办《六月》,七月派也因此发动。七月派的活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七月》为中心,自1937年至1941年;后期以《希望》为中心,自1945年至…  相似文献   

8.
许多新的社工进入社区工作后,都会感叹,社区哪来这么多事,居委会简直成了“不管部”了。除了要做好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工作外,还有许多新课题要在社区进行实践探索。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对每位社工特别是新社工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对新社工来说最难逾越的是心理上的这道坎,他们常遇到居民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会遭致谩骂甚至动粗,此刻社工的心里十分委屈,既不能还口又不能还手,有理让无理,这如何受得了,于是有些人愤然离开这“窝囊”的岗位。其实有这种心理不能说不正常但社区工作确有特殊性,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9.
阮先强 《社区》2014,(18):25-25
当你为社区中老人吃饭难的问题犯愁时,“快乐老饭桌”项目可能会让你茅塞顿开;当你为暑期中小学生社区实践的事情烦恼的时候,“小小叉工队’项目一定会带给你灵感;当你想为社区中爱唱戏的居民创造条件的时候,“百姓剧场”项目也许会给你一些点子;当喜欢种花种草的居民向你抱怨没有空地时,“阳台菜园”项目能借你一些东风。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社区,居民们都为没有合适的锻炼场地,无处锻炼而感到不满。即便社区里有锻炼用的设施,往往也趋于简陋,不能满足需求。家住江西省南昌西湖区十字街街道的李光路老人是个体育爱好者,前几年为了健身他也没少费周折。可是现在,这个困扰李光路两年多的问题迎刃而解了。在他家门口,西湖区十字街街道社区健身俱乐部开门纳客了。李光路自然也就成了社区俱乐部的会员,乒乓球台前,羽毛球场上,时常可以见到他活跃的身影。“这里离家近,条件好,收费低,服务好,不来这儿来哪儿。”李光路老人对社区这家已拥有26件健身器械、6名教练员、11项健身项目…  相似文献   

11.
张一峰 《社区》2002,(15):17-18
老城墙、老胡同、老房子、老邻居,随着旧城改造以及人口的流动,转眼间变成了新社区、新街道、新居民。如何用新风新俗、新的道德规范来凝聚新的居民?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启平街道是这样来做的——今年2月8日,是江苏省东台市东台镇启平街道值得纪念的日子。街道党工委书记高星宏从省里捧回了“江苏省创建文明社会示范点”的牌子,这一殊荣在盐城市社区中仅有三家。几年来,启平街道党工委本着“让居民身心更健康、生活更快乐”的宗旨,不断探索社区道德建设新的路子,做到道德建设有人抓,不良行为有人管,不断创新群众自治载体,努力提升社区建设水…  相似文献   

12.
李俊 《社区》2013,(13):39-39
当前,虽然“绿色环保”理念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但是不少居民家里还是堆积着一些新买来又派不上用场的小东西,抑或是阶段性的用品、重复购置的礼品等,堆放起来吧,占了很大的空间,丢掉吧,又觉得十分可惜。  相似文献   

13.
吴敏 《社区》2014,(6):27-27
“社区服务怎么便民就怎么做”,这句普通的话,是辽宁省大连市许多社区服务的“座右铭”。为了方便居民,社区工作人员挖掘潜力,频出新招。也正因为大家的努力,这些年以来,在大连人的心目中,“社区”这·概念,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正如居民李明辉说的那样:“社区从未像今天这样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不出社区这个‘圈’,就能解决各种生活琐事。”  相似文献   

14.
朱梦诗  刘丽丽 《社区》2013,(27):18-19
这是一个新社区,成立不过3年多。站在社区居委会办公大楼前,可以看到城区不多见的景象:往南不足50米就是农田,向北稍远处便是林立的新楼盘。说起历史上的脏乱差,居民们“一言难尽”,不过,自从开始探索将社区进行集中封闭式管理,居民们已经看见了社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孟谦  周明星 《社区》2005,(14):F002-F002
与立交桥流畅的形体不相称的,是“流民部落”的“帐篷”。在一些城市中,特别是城乡结合部,一些“三不管”的城市区域,被这样一些人群占据着。有人称他们是“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的人群”,也有人说他们是社区中的“自由居民”。在城市的“角落中的角落”讨生活成了他们的生活常态。每每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总让人心头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城市“角落中的角落”@孟谦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13,(24):23-23
当你为社区中老人吃饭难的问题犯愁时,“快乐老饭桌”项目可能会让你茅塞顿开; 当你为暑期中小学生社区实践的事情烦恼的时候,“小小义工队’项目一定会带给你灵感;当你想为社区中爱唱戏的居民创造条件的时候,“百姓剧场”项目也许会给你一些点子;  相似文献   

17.
王应勇 《金陵瞭望》2005,(17):40-40
目前,市区党政军各级机关有上千家.大小学校与企业更是数目众多.整个党员干部则有数万人,有着宣传廉政文化的厚实基础,但问题是相互啡作关系还不顺或不够密切。他们生活在社区,遇到问题也是找社区,但是组织生活不在社区,许多人的积极作用与潜力未能在社区发挥;对社区文明建设与公益事业,有人热心,有人则认为“不合组织手续”;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社区》2006,(22)
对“社区开餐馆需居民听证”的担忧北京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社区开设餐馆,其经营资格有望经附近居民听证决定。(10月17日《新京报》)笔者认为这在一般意义上是件好事,因为它给了社区居民“民主一把”的机会,但也难免令人有一种担心——听证会这个形式,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实践并不令人满意,由于听政制度的缺失,许多听证结果被人为操控。毕竟,对经营性的餐馆能否在居民密集的社区开业的问题,作出一项正确的判断并不难。从笔者的切身体会来讲,在时下许多的社区中,餐馆扰民现象日显严重,而许多管理部门对其疏于管理,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9.
陈忠平 《社区》2014,(6):8-9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社区是典型的“新移民”社区。园区23平方公里范围内,已建成小区17个、在建小区4个实际人住的居民有12404户。社区的3万多居民具有“国际化、多元化、年轻化、高知化”的明显特征。其中,“洋苏州”约占8%,“新苏州”约占70%。居民平均年龄约33岁,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居民占67%。  相似文献   

20.
黄贤云 《社区》2014,(13):21-21
“我曾向网格管理员反映过小区健身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没几天,社区广场就添置了新健身器械,我们老年人有了活动的地方都特别高兴。网格管理员还真管事儿!”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滨街道阳光佳园社区居民于仲长高兴地说。和于大爷一样,很多居民都觉得,社区实现网格化管理后,办起事儿来“提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