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集体与个人自由的关系。但是,长久以来,我们误解了马恩的这一论述,把个人自由误认为个人主义,几乎和“自私自利”是同义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往往将“个人”与“集体”置于绝对对立的地位,本文着重重新解读这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集体与个人关系新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明白,处在现实社会中的集体与个人是一种相互蕴含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个人必然是处在集体关系中的个人,而集体也必然是由个人构成的集体。  相似文献   

3.
在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我们必须明白,处在现实社会中的集体与个人是一种相互蕴含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个人必然是处在集体关系中的个人,而集体也必然是由个人构成的集体.  相似文献   

4.
胡塞尔、塞尔等的研究表明:意向性是一种心智能力,是人类心智对客观世界的“指向”或“关于”;塞尔进一步认为语言的产生依赖于意向性,意向性是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是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意向性具有社会属性,集体意向性是意向性社会性的体现。徐盛桓的“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的理论进一步证实语言和意向性的紧密联系。以这一理论为指导,通过例证分析,我们发现,集体意向性在话语理解中具有引导和制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话语"是国内外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回顾和总结30年来国内学界关于"话语"研究的基础之上,认为,所谓话语,是指文学对话关系中的术语和范畴."话语"是文学理论构成的主要元素,也是浓缩着文学思想的理论构件和载体.因此,"话语"对于文学理论的创新来说极具重要性.文学理论"话语"的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大致可以在个人话语、民族话语、国家话语和世界话语四个层面上进行.其中,个人话语的创新是基础.也最关键,其它三个层面的话语创新都要通过个人话语创新来实现.所以,要从中国立场出发,以中国文学经验为基础,不断提出和解决中国文学问题,创造中国文论话语,并进而建构中国文论体系.只有这样,才不仅能够在世界文论中取得"中国话语权",而且还能够为世界文论建设不断地输送中国的新鲜材料,作出中国文论家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徐洁 《阴山学刊》2003,16(6):25-27
用“另类写作”来概括卫慧的写作,其理由:一是她的写作并不拒斥商业文化的参与;二是她写作 中的恣情纵意、任由自我;三是她大胆的“半自传”和不回避是非争端;四是她特异的语言追求。因此,卫慧的 “另类写作”也可以称为个人化话语。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哲学视域中,朦胧诗的崛起,不仅是一种新的审美规范的崛起,也是一种新的诗学话语的再现。作为一种话语形式,相较于当时的主流诗歌,朦胧诗至少经历了以下三种变化:在话语主体方面,完成了“集体”到“个体”的回归;在话语姿态方面,经历了从“革命”到“启蒙”的转变;在话语风格方面,发生了由“跃进体”向“沙龙体”的转变。话语是语言的表征,话语形式的变化能够体现文化制度的改变。朦胧诗话语形态的出现,体现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突起。  相似文献   

8.
"红色经典"作为市场话语的诱导符码,由于主流话语和精英话语的轻率加入导致了空泛和失范的话语膨胀。对此话语膨胀的透析,既可以看出我国理论界的滞后和失职,也可以看见话语权的转型:即由原来单极话语霸权向多极话语共生的实质性转变。而话语膨胀是话语共生开始必然伴随的现象,在这看似纷乱的话语膨胀中蕴涵着话语和谐的可喜征兆。此种话语状况,是主流话语职能现代性转换的必然结果,同时也给我国的话语突围带来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周晓虹 《学术月刊》2022,(3):151-161
命运共同体是在大规模的突发事件或危难进程中形成的临时性社会群体。在命运共同体中,由共同经历的历史事件形成了个体成员间的密切关联,以及强烈的社会认同感和群体凝聚力,在此之下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成员叙述集体生活的相对统一的主观框架,及与其相匹配的观念、语汇、修辞以及象征性仪式。在这些突生性的机制作用下,围绕记忆主题、叙事基调和话语体系,命运共同体在三个层面上形成了共同体成员所赖以进行历史叙事的集体框架。由于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这些关键的时间节点的左右、强烈的社会认同的影响,命运共同体及集体记忆框架甚至对个人叙事有着长贯终身的影响,但又受着代际继替的制约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句子意义"和"话语意义"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1.
12.
"感伤主义"话语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多有泛用和误用问题,考察这一话语的演变历程,揭示其内涵与外延,并通过区分中国感伤主义与西方感伤主义的差别,探询这一话语的模糊性和阐释的有限性,将有助于对它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13.
个人授权模式的兴起与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借助于数字技术,个人授权模式得以兴起,并对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形成冲击。但是,个人授权模式取代不了集体管理授权模式,个人授权自身存在的局限性,正是著作权集体管理的优势所在。国际实践表明,通过创新,把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适用于网络环境,将会使其在著作权资源配置和作品供求关系调节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对我国相关制度的变革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越 《兰州学刊》2003,(5):167-168
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 ,是以相关为前提对认知语境要素不断进行选择而获得理解的动态过程。认知语境是一种区别于传统静态语境观的概念 ,本文拟从认知语境对话语理解的解释力出发探讨它对话语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资金不足是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最大瓶颈。一直以来,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不足,而集体与个人的资金承担能力有限。资金紧张,导致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进展缓慢。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对农村社会保障认识存在误区;其次是相关的责任主体投入不足;最后是法律建设滞后。集体和农民承担部分资金,是权责一致的要求。集体资金来源要着重考虑:在《农村社会保障法》中规定可从集体企业利润中提取农保资金;完善《物权法》的相关规定从土地林地等收入中提取农保资金;修改《劳动法》规定雇主依法交纳社会保障资金。农民个人资金来源可着重考虑: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征地中足额补偿农民;制定法规规章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制定《户籍法》改革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16.
朱全国  汤红莲 《理论界》2010,(5):149-150
基于对话语的理解,隐喻的话语理解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结构层面对隐喻话语进行分析,二是从形象层面对隐喻进行分析。结构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结构的思维模式、叙述模式、理解模式与形式模式。形象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隐喻话语中的形象构成方式。  相似文献   

17.
唐凡茹  刘永志 《天府新论》2006,(Z1):214-215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全面现代化的文化转型期,文学以多元的话语形态构成"后新时期文学"的新格局,主要的话语类型包括新历史主义话语、新写实主义话语、新理想主义话语和新女性主义话语.文学的阅读也在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进入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从Demsetz、Anderson和Hill以及Umbeck等关于制度形成过程的讨论中,我们发现外部性效应积聚到一定程度将自发地"催生"某种制度以缓解冲突,而且该制度往往成为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过渡的条件.借助这个分析思路,能够为西方近代伦理学与纳什均衡、公共选择理论中关于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关系的争论找到契合点.  相似文献   

19.
郭剑敏 《阴山学刊》2009,22(6):51-54
《青春之歌》的初版本与再版本在内容上有诸多的不协调之处,这一结果的出现,来自于作家对主人公林道静这一形象在两个版本中角色定位的内在冲突。再版本中的林道静已偏离了作家的写作初衷与原有的形象发展轨道,这反映了作品写作年代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对作家个人话语的制约与修正。  相似文献   

20.
刘祖云 《江汉论坛》2006,42(7):22-26
今天,在中国人的话语系统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语汇。一进入21世纪,它就连续经历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法律话语的三次重塑。政治话语的重塑使之由一个普通的学术语汇跃升为一个主流的社会语汇;学术话语的重塑赋予这一语汇一定的理论深度与生命力;而法律话语的重塑则增加了这一语汇的社会影响范围与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