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环境伦理思想诉诸抽象的人性现念。以形而上学的人性论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依据。非人类中心论的人性预设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指的是立足于人的自然性,在生物学或生态学意义上理解的"人"。"自然人"预设的逻辑悖谬表现为"德性"悖论、"利己"悖论和"歧视"悖论,其理论原因则是由于误解了生态学。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中国"一词具有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政治的含义,历史上的"中国"认同亦指向这几个维度,它们常常交织混杂在一起,互为因果、密切关联,在历史上因时因地因族而异,在不同情势下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交叠性"。清前期从努尔哈赤到乾隆时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统治者深入思考夷夏问题和正统问题中不断强化,"中国"一词的"国家"内涵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清人国家认同的自然符号。清前期的"中国"意识和"中国"认同在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形成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为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做好了历史准备,为中华民族在近代实现整体认同提供了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3.
《白毛女》经典地位确立和传播的过程所裹挟着的丰富的政治文化信息,使得长期以来对其的学术批评不仅在当代中国文艺实践方面,而且在社会历史及政治文化等层面都提供了充分的思想空间和争议性的学术话题。因此,从《白毛女》"经典"地位的建构和确立过程及其借助电影、政治外交等媒介和手段加以巩固和扩散的历史逻辑出发,反思"新的人民的文艺"体制下的美学规范与生产运作过程,对认识不断"集体"修改着的"红色经典"及其文艺传统,有着重要的文艺史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敦煌壁画1000多年以来发生了由"天"的形象到"天人"形象的历史嬗变,反映在由"乐生"到"乐死"、由"天堂"到"天堂与人间"、由佛的歌颂到菩萨歌颂、由画的艺术到舞乐艺术的嬗变。其原因在于,佛教东传过程中经历了由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的历史演变,壁画创作则由希腊画师凭借希腊画法到中国画师凭借中国画法的转变,致使图像的所指与能指均发生变化。由此说明中国古代"通变"之说、变文与变相理论的价值以及中华文化和艺术强大的吸收和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最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于其颠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政治循环,全面推动了王朝中国向主权国家转型的历史进程。王朝中国在社会变革过程开眼看世界,"天下"观向主权"中国"和"世界"观转型,在与拥有坚船利炮的西方主权国家对峙中,王朝国家自我形象不仅在思想家的思想中或模糊或迷失,还被西方主权国家以西方的镜像所模塑。王朝中国不得不在"世界万国"中重新定位自身,重新认识自身,重新定义"中国"。  相似文献   

6.
龚自珍是站在中国传统社会与近代社会交汇点上的特殊历史人物。他的以饮食为始基的社会政治之道、社会批判与社会变革思想、"心力"论和尚"私"的伦理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在一定意义上说,龚自珍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终结,又是新思想的预流。  相似文献   

7.
学校德育与学生个性发展,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目的在于培育在校学生的德性素质和形成学校的德育传统。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在教育史上被归入“学生中心论”的思想范畴之中,它与传统的“社会中心论”教育思想是长期并存的两种基本教育思想,是千千万万种教育思想最基本的根。当今弘扬个性发展具有世纪性的思想启蒙意义,是学校德育价值层次提高的必然选择。学校德育必须以学生个性发展作为其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的变迁过程中,人们在生活、劳动中认识了身边的植物,并透过植物的自然属性,赋予其社会与文化意义。"桑"是中国早期农业社会中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源,其所指喻的社会、文化意义颇为丰富。与"桑"相关的词语从生命意蕴、女性意蕴到家宅文化意蕴,其文化内涵呈现为不断扩展的复杂的动态过程,体现了古代词语意义生动、活跃的状态和其拓展、变化的规律。词语意义的变化是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有力证明,社会生活的变化在语词的使用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9.
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是在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进行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提出和逐步形成的。它虽然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难以克服的局限性,但作为对封建主义价值观的彻底否定,它的产生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历史进步,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特别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具有一定的世界历史意义。社会主义作为更高级、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必须有更高的视野和更宽阔的胸襟,摒弃单纯"对着干"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大胆地引进、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合理内核,经过批判性"扬弃"、创造性转化"拿来"而"为我所用",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体现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对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学有中西"还是"学无中西",不能作笼统的追问和回答。在"所指"的意义上是"学无中西"的;在"能指"的意义上又是"学有中西"的。晚清以来,东西方文化相遇之后,中国学术的演变呈现为辩证展开的轨迹和过程:"中学"→"西学"→"中学"的本土化。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检讨、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日益走向自信、中国问题的个案性的凸显、"西方中心论"的解构,成为中国学术本土化诉求的时代契机。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揭示了“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作用,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史观、资产阶级的阶级自我中心主义以及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失误,宣告了黑格尔“西方中心论”的破产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三个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贡献、新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青年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应该正确认识"三个自信"的内涵和内在逻辑,深刻理解"三个自信"提出的客观必然性,领会提升"三个自信"政治认同感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艺术史上,有许多被当时认定为"丑"的艺术,而就是这些具有先锋性的"丑"却无时不刻地影响着艺术的进程。历史证明,"丑"的艺术的出现和适时恰当地"审丑"是有利于艺术的健康发展的。然而,面对中国当代艺术"丑化"泛滥(这里姑且称之为"泛丑")的尴尬现状,我们又该如何去审视和评判呢?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是一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声乐不断碰撞、文流、出新的历史。从上世纪20年代的"土洋之争",到近些年"原生态"与"学院派"之间的争鸣始终没有停止过,正是这种争鸣影响并推进着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20世纪戏剧工作者的一员,夏衍的戏剧创作和戏剧批评不仅强调剧作家要在"真实性与必然性"的原则下描写现实中自己熟悉、关心的人和事,还以激励全国人民投入现实斗争为目的,提出"艺术为抗战""艺术为人民"的宣言。在这种"真"与"哗"相统一的戏剧观的基础上,夏衍又提出了要建立一种民族的大众的新的戏剧形式。对夏衍戏剧观的认识不仅对于研究20世纪中国的戏剧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对于当今戏剧创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位一体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十八大的重大历史和理论贡献。"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其科学内涵和内在联系。"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7.
荀子的"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的"性恶论"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其主张及其内在的理论矛盾,影响着对荀学历史影响和作用的确切评价。近期有学者为其正名,将荀子由"性恶论"者转变为"性朴论"者,试图重新给予荀学以历史定位。但是这种有意义的探讨在理论上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还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以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以坚持和充分发挥"举国体制"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独特优势为基础,以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以更加自觉地认识、把握和运用"举国体制"的历史为准则,提出了当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坚定"举国体制"的历史自信.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伦理学研究如何伴随它的时代迈入"不惑"之境?必须回应具有前沿意义的三大追问:"道德哲学"如何"成哲学"?"伦理学"如何"有伦理"?"中国伦理"如何"是中国"?"不惑"之境的要义,是以认同与被认同为核心的现代中国伦理学的安身立命。"成哲学""有伦理"是在现代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中的"安身",核心是中国理论、中国话语;"是中国"是在现代文明体系中的"立命",核心是中国气派。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现代伦理学面临"哲学认同"的危机,危机源于两大学术误读:对于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哲学气质的误读;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伦理学关系的误读。现代中国伦理学必须回归"精神"的家园,透过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体系的建构而"成哲学"。"无伦理"是现代伦理学研究最明显也是最具标志意义的"惑","道德"的话语独白导致"无伦理的伦理学",它根源于中国伦理学传统的断裂和康德主义的影响。"是中国"不仅是中国理论体系、中国话语体系、中国问题意识,而且是伦理道德和伦理学研究在现代文明体系中的文化天命;不仅关乎伦理学研究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且关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现代文明体系中的文化自立。迈入"不惑"之境必须完成三个学术推进:由概念诠释系统到伦理道德一体的问题意识的推进;由学术气派到学术使命的推进;由"礼义之邦"到"伦理学故乡"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鲁迅分别从历史、现实、以及历史、现实与未来关联和交互的三个维度,解构了"老中国"形象,即从纵向的维度,通过对传统文明的反省,展示对"老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从横向的维度,通过对"老中国"现实境况的执着批判,展现对现代文明的价值建构,同时从纵横交互的维度,通过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关联和交错,三位一体地展现对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现实状况与发展前景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