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更为艰巨的地区之一。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广西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劳动力、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更快更好地建设我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使我区农村生产更加发展、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风更加文明,村容更加整洁,管理更加民主,我们必须对我区的农业产业化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问题、新型农民培养造就问题等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农业步科可持续发展阶段.广西农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多种因素的制约,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活动及其发展现在20世纪后叶出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性变革,是世纪之交的最重大命题。广西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人口、环境资源和经济运行状况等方面的压力。这意味着,广西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着重在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庆期间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第一位,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证明,林业是农业发展的绿色屏障,林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实际情况看,广西“八山-水-分田”,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于林业,依赖林业提供的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资源和稳定的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勤勉、自助、协同”精神为主体的新村运动使韩国农村的经济、政治和精神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文化传统和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韩国当年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在总结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从其保证农村建设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五点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业投入多,产出效益低,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综合分析这些问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对呈"钟摆"现象的两种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冲突入手,剖析了各自的弊端,提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促进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整合,并阐释了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民自治,其实质是民主理念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行与贯彻。村民自治活动应当遵循合法、民主、权利保障和权利制约等基本原则。在民主与自治的框架下,合理架构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内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内涵和要求,结合对我国农村当前的基础条件、建设重点和未来发展要求、发展趋势的分析,依据导向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了一个包含5大类22个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力求能够全面、科学、准确覆盖和描述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10.
许忠宝 《今日南国》2008,(12):63-6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008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的目标,是要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形成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营运安全、服务优质、效益良好、创新力和竞争力强的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1.
探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集成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集成化设计和可持续建筑的介绍分析,提出了在集成化设计过程中运用建筑信息模型这一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优化作用;在建筑建造维护运行阶段帮助选择合适的运行方式;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参与设计人员的同步协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环境污染现象也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最大瓶颈,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生态农业作为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农业对转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长效增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及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和政府的主导作用相结合是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的原则。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行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各项事业发展的“三衣”政策,使农村增加了积累,特别是为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较好基础。针对农村发展的实际,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其核心内容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面建设新农村,重点和难点是贫困地区,最艰巨任务是重点县和重点村,关键在贫困村。因此,加大对重点县和重点村的扶持力度,帮助其加快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新农村目标的客观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力推进我市的经济和各项事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的重大举措。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局的、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重点县和重点村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集中智慧和力量,用足用活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加快重点县和重点村脱贫与发展的步伐,确保小康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施泽平 《金陵瞭望》2008,(24):31-32
近年来.南京市以创建生态家园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为抓手.以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工程、农村清洁能源工程、生态旅游农业工程和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重点.农业和农村生态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以沈阳市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为例,深入探讨现阶段农村文化广场建设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原则以及基于经验的合理措施.希望能对当前及今后的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的属性和公共财政的关系出发,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应该重点投入的领域以及构建一套新型支农公共财政体系,形成对新农村建设支持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很多难题,这些问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指导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新农村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农民的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农民的科技文化精神需求、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城乡协调统筹——创新城乡人口管理制度、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基于生态理念的林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林业的内涵,提出发展林业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安全,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探讨了新农村建设发展林业需要注重统筹规划,加强技术培训,进行科学指导,提供政策引领,培育特色林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准.  相似文献   

20.
摘党的十六大报告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本质上就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彻底变革,法治是这场变革的根本保障。中国法治要有效发挥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作用,就必须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实现自身价值理念的革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