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原始崇拜体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新 《东岳论丛》2005,26(1):68-74
原始崇拜体系的形成是人类精神世界形成的标志。在中国原始崇拜体系的形成中,自然崇拜、灵魂崇拜以及祖先崇拜占据着主导地位,随着文明的进展,又演化为天、地、祖先崇拜。这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化精神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腾格里崇拜、圣山崇拜与力崇拜这几方面人手,从文化层面民俗学角度对鄂尔浑突厥汗国以《阙特勤碑》为代表的几个重要碑铭作了初步文化分析与探究,以期追寻突厥语族民族古代文化、思维观念、认识观念与礼仪习俗的某些特质以及若干典型形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汉民族及北方诸民族原始萨满教中崇拜"天"的习俗出发,将古代蒙古高原发现的突厥碑铭语言,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回鹘文献语言、中亚现代突厥语族语言、蒙古语族语言中T(a)ngri(天)的不同音变形式进行比较,证明了T(a)ngri一词借自汉语的"天".  相似文献   

4.
毕晓乐 《东岳论丛》2005,26(3):102-104
阴阳五行思想肇始于齐文化。齐地八神崇拜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阴阳五行思想起源的重要线索。阴阳说和五行说的原始质素在八神崇拜中已有所体现,这为后来阴阳五行思想在齐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傣族地区存在狮图腾崇拜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从理论上说,傣族没有形成狮图腾崇拜的条件;从实际情况来看,傣族狮崇拜也不具备图腾崇拜的表现和特征,傣族历史上留下来的与狮子有关的雕刻、传说以及现代人们文身的狮子图案都不是图腾崇拜的遗迹。傣族对狮子的了解来自佛教,傣族的狮崇拜主要在佛教崇狮习俗的影响下形成,是一种灵物崇拜。  相似文献   

6.
《西游记》中孙悟空"石生"现象是中国古代石头生殖崇拜文化观念的继承和延续,孙悟空形象是灵石崇拜中石头具有保护神功能的艺术化再现,也是对"石头精神"的诗意化诠释。因此,中国古代的石头崇拜观念是孙悟空形象得以产生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7.
三千多年前的巴族文化并未彻底消失,而在边远地区仍有大量的遗存,白虎神崇拜观念及习俗就是其中之一。重庆酉水流域的后溪镇保留着明显的白虎神崇拜及相关习俗文化,在其民间文学中仍能寻觅到浓厚的足迹,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陈洪杏 《殷都学刊》2010,31(1):13-17
就"帝"字的字形演变来看,"帝"的原型当是花蒂。不过,"帝"崇拜并不是一种普泛地存在于人类早期社会的生殖崇拜。在商人那里,无论是对玄鸟(包括王亥等祖先神)的崇拜,还是对风、云、雷、土(社)、日、月、星辰、方、水等的崇拜,抑或是对河、岳的崇拜,都发动于对"生"之"命"的眷注,也都辐辏于"帝"崇拜。"帝"崇拜,说到底,是对生命的崇拜。在这种崇拜中,寄托了崇拜者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命的秘密的眷注。商人崇"帝"的这种生命崇拜意识并没有随着武王伐纣、周取代商而成为一种历史的绝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以"生生之谓易"为主题词的《周易》和由此拓辟开来的以生成性、整体性为特征的宇宙论,都可以溯源到"帝"崇拜;这一点反过来又为"帝"的原型乃是花蒂作了绝佳的印证。  相似文献   

9.
吴素娥 《阴山学刊》2008,21(2):52-56
北方游牧民族对玉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感,草原地区中的辽河流域被认为是中华玉文化的发祥地。草原游牧民族使用玉的历史至少有8000年。草原玉文化的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崇拜使玉可通灵,用于祭祀天地鬼神;巫崇拜使玉成为吉祥、平安的象征;图腾崇拜使玉成为勇敢、自由、力量的象征;中原儒文化的影响,使玉成为美德、才华、信义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晚近以来,韩愈的道统论在当代儒学研究者中影响巨大,然而与之对应的周敦颐、邵雍等新儒家的"宗孔论"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就中国文化史的历史进程而言,宗孔论之影响绝不逊色于道统论.通过对周敦颐和邵雍的宗孔思想的研究,以道统论向宗孔论的转化为线索,可以揭示儒家从圣王崇拜向圣人崇拜的转换之原因及其对于中国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特别是在东西方文化碰撞的"礼仪之争"中,"宗孔论"的圣人崇拜在对抗基督教的上帝崇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树榕 《阴山学刊》2007,20(4):27-30
"草原情结"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就是一种强烈的带有自豪感和责任意识的"文化认同"。里快的长篇新作《美丽的红格尔塔拉河》,通过草原英雄的倾心打造,草原文明的自觉认同,草原景观的审美再现,草原风俗的历史回顾,草原民族的心理展示,呈现出挑战自我的文学勇气和文化自觉,更重要的是在表现"自然崇拜""英雄崇拜"的草原文化精髓时,讴歌了坚持正义的"大原则"、天人合一的"大秩序",以及草原文化充分的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延展性和鲜明的时代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在经验主义知识原理上的自由主义契约论学说,因其往往与先验论的观点相排斥,因而无法避免这样一些理论上的不足:契约自由的主体在何种意义上才能成为一个主体,自由概念与平等概念究竟应当处于一种怎样的次序,自由与民主又应当体现为怎样的一种关系?本文通过引入康德的先验自由概念,通过对先验自由和契约自由概念的区分,并通过重新发现先验论和经验论的知识原理之间的桥梁,从而试图克服自由主义契约论在理论上的不足.理顺先验自由、平等以及契约自由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民族崇拜问题”的课题研究中,各项问卷统计表明,孔子在“已成为民族崇拜的历史人物”中居于前列,当今中国民众中存在着对孔子“崇拜”的意愿和趋向,孔子应当成为中华民族伦理精神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常芳芳 《阴山学刊》2006,19(1):65-71
桌子山位于内蒙古乌海市境内。郦道元《水经》注中即有关于桌子山岩画的记载。桌子山岩画可能形成于新石器时代,作者是河套人及其后裔。桌子山岩画大量的人面像与原始先民的神灵崇拜有关;多幅桌子山岩画图像反映了与图腾崇拜交织在一起的生殖崇拜的多样性;桌子山岩画中形形色色的符号图案与原始先民的符号崇拜有关,构成桌子山岩画最难解读的部分,留给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中叶以前,费雅喀人一直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之一。费雅喀人长期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和其他原始民族一样,在清代费雅喀人的宗教意识中,核心的观念仍然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动物崇拜和祖神崇拜。此外,费雅喀人还接受了邻族的一些宗教影响,如萨满教、基督教等。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通过对台湾关帝崇拜发展过程的探讨,分析各个时期的内涵与特点,认为在台湾关帝信仰初期,明郑遗民把反清复明的忠义思想寄托于关帝崇拜之中,关帝庙主要由官府和军人创办和修建.政治色彩浓厚,反映了明朝遗民倡导忠义思想的民族精神.清治以后官方力图改变忠义思想的反清倾向,民众祈福禳灾的基本诉求使关帝崇拜的世俗化程度不断加强.日据时期关帝信仰向儒宗神教转变,成为保存中华文化的一种形式.台湾光复以后,关帝崇拜完全进入民间,其自发性以及对现实利益的追求,使之成为民闻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鄂崇荣 《青海社会科学》2004,(5):139-142,145
本文从考古发掘、历史文献、人类学田野调查等资料入手,着重对壮族、黎族、土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存在的蛙崇拜现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周保欣 《云梦学刊》2006,27(5):17-18
当前学术界存在严重的"观点崇拜"现象,其成因与传统文人的"立言"意识以及当下学术环境的嘈杂有关.观点至上的学术风气,使得学者们不再注重学术积累,追求治学的扎实和严谨,而是以炮制"观点"为荣为乐,最终导致学术的漂浮与虚假.  相似文献   

20.
《中文信息》2005,(1):9-15
他们来华的路线不是北方的丝绸之路,最有可能选取的是南丝绸海路。三墨堆闪族人的迁徙有可能是一次性完成。也可能是数次积累。迁徙的时间大约发生在4000年之前,最迟不会超过2400年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