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结构和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日益为社会学家所关注。本文从中国社会现实出发,指出中国日常社会的真实建构是行动者同社会结构相权宜的结果。而中国人所讲究的“关系、面子、人情”等则是获得这一结果的具体途径。为了更清晰地分析“关系、面子、人情”等的内涵及其建立与维护,作者提出了“个人地位”的概念。通过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及与社会地位的比较,可以形成一个解释中国日常真实社会建构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近年春节期间年轻人“断亲”话题频上热搜,虽然尚无明确的数据统计,但至少表明目前部分年轻人正处在“欲断难断”的焦虑中。社会犹如一架巨型机器,面临时代的巨变难免会有辗转腾挪、调整适应的过程,甚或出现螺丝松动乃至零部件脱落的现象。 “断亲”究竟意味着时代病症还是适应更新?为了从学术上更好地阐释“断亲”现象, 《天府新论》编辑部策划了这组笔谈。顾家宁副教授认为,“断亲”现象并非意味着儒学价值的式微,反倒提示儒学传统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内在调适,“断亲”反映了朋友一伦的地位崛起,并呈现出“兄弟友伦化”的趋势。赵刘洋副教授认为,“断亲”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新的家庭伦理关系正在生成,代表着家庭伦理与个体权利的复杂纠葛,中国“正义体系”并不必然与个体权利对立,而是在实践中呈现出一种新的现代性。桂华教授认为,“断亲”现象表面上看是亲属关系的断裂,本质则是代际关系的变化,是时代巨变在代际更替上的体现,透过这一现象,可探讨乡村变迁机制与未来乡村建设的方向。笔谈根据主题需要编排次序,作者排名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3.
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本 ,近几年来得到很多人的关注 ,并形成了不少理论模式。国外研究所形成的理论模式主要有 :网络结构论、嵌入性理论、社会资源论等 ;国内也有费孝通的“差序格局”、黄国光的“人情面子”等  相似文献   

4.
姚望 《兰州学刊》2011,(3):93-96
关系网络是农民利益表达的重要资本。因熟人社会的内在逻辑、互惠逻辑、人情面子逻辑以及制度供给滞后的影响,转型期中国农民不断地以关系网络表达的日常利益表达形态以维护、实现与增进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社会文化结构中,礼物通过私人关系、面子、人情、互惠等因素构建起层层伦理性符号网络,在此伦理性符号网络的遮蔽下,礼物馈赠获得了支配人们意识与行为的“合理”形式与地位,由此导致了人情僭越法律、束缚胜于自由的符号暴力统治.在符号权力已经“习性”化的背景下,人们无力从既有的礼物传统和礼物关系中解放出来,因而使摆脱符号权力而得自由难免是一种幻象和幻想.  相似文献   

6.
对“社会转型”与“城市社区的重建”进行关联性的分析表明,社区与单位之间存在一种预示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合作关系可能的“制度复归”现象,城市社区重建之症结即脱离单位制框架的束缚,使社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重建在最深层、最本质的意义上将关涉到中国社会从何处获得自身发展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我”是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热点之一,也是文化撞击给中国文化提出的严峻挑战,更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对中西方文化“自我”设计的原理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知与把握。本文的努力就是通过东西方文化“自我”形态的比较,探索建立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我观。人情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自我”设计中国文化在关系中确立自我,认为自我是各种关系的复合体。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自我确立的心理机制是什么呢?抽象的“生物我”如何变成具体的社会我呢?为此,传统文化设立了这种个体心理与社会互动的机制:面子与耻。面子与耻是中国文化十分突出的文化现象,凡是留心观察中国人行为的人,几乎都认为支配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一个核心原则是面子观念。林语堂在《中国人》中认为,统治中国的三女神是“面子、命运和恩典”。而三女神  相似文献   

8.
面子文化产生根源及社会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面子文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面子文化的产生与儒家传统文化、耻感文化、社会取向的文化以及中国是人情社会有极大的关系."面子"的符号象征功能、社会交换功能和社会控制功能不仅调节了中国人的相互交往关系,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9.
贺亮 《天府新论》2015,(6):114-119
“无主体熟人社会”为理解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舆论失灵”、“面子贬值”、“‘社会资本’流散”和“熟人社会特征的周期性呈现”四个特征是其所呈现的异于“熟人社会”的质变图景,可从主体缺失、关系脱嵌和结构失衡三个层面进行深入理解。“无主体”揭示了空心村的典型特征,然而主体即青壮年的缺失并不能解释非空心村运作逻辑的变化。个体与村庄的关系不仅包括空间意义上的活动区域是否脱离村庄场域,还包括与村庄心理联系的强弱,可将个体与村庄的关系按照“身体依附程度”和“人心归属程度”进行交叉分类,借此分类体系可加深对当前乡村社会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流动的考察——教育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乡土社会,家族村落文化构成了它的文化基础,人情、面子是这个熟人社会的地方通货;生产力发展引发的大规模农村社会流动从多方位改变了这种关系,产生了多重作用,也使教育在农村社会流动中呈现出一些独特的动力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史哲》2017,(1)
面子、人情曾在传统熟人社会中发挥出积极的秩序功能:面子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抑制其不良行为;人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承担着社会互助的功能,经由此种互助,人们之间还能形成一种紧密的社会团结。然而在当下,随着传统"熟人社会"的式微,这两种文化机制因生存土壤的改变而出现了功能上的变异,进而产生了一种反秩序的倾向。由于评价标准的日趋物质化,面子成了种种不当逐利行为的诱因,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甚至不惜以违法、犯罪为代价;面子运作的虚假化,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而且易导致公共权力的腐化。随着"礼尚往来"平衡的被打破,人情不再是社会互助与团结的纽带,甚至沦落为一种敛财或行贿的手段,充当着社会分裂的推手。曾经具有积极秩序功能的面子与人情,何以会在当下成为秩序的破坏者?当下社会舆论结构的变化,当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法治社会与人情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刚 《社会科学》2002,(11):53-57
人情传统与法制精神并存是当代中国社会一大特点。本文从人情世故、熟人社会、关系社会、面子社会、人治传统与伦理社会等多重角度 ,分析了人情社会的特征 ,揭示人情与法制的冲突已成为现代化进一步深入的障碍 ,进而提出告别人情传统、走向法制社会 ,并提出可供选择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针对目前中国社会史等于“区域社会史”研究 ,区域史研究又多趋向于探讨“宗族”和“庙宇”功能的现状 ,本文提出应改变“村落研究取向”的建议 ,即从“跨区域研究”的角度使社会史研究趋于多元化 ;应有意识地区别“地方性知识”和“地方感”。“地方性知识”是知识人从思想的意义上进行划分的结果 ,“地方感”则更接近于精英或底层民众自身的感受 ,两者不能混淆而应区别对待。如何在尊重既有地方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重新理解政治变迁的跨地方性逻辑的问题 ,以及“政治”在近代的意义 ,不但要从“地方”的角度加以理解 ,更应该结合一些跨地区的政治现象如“社会动员”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之最重要的生活理想之一,就是实现个人从共同体向国家的跨越,即通过其紧密的社会网络来进入官僚体制.这种生活之路之前提,同中国社会结构设计上的"官"与"民"之间的鸿沟以及功名之路有因果关系.由于中国社会不鼓励个人奋斗,因此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人与地方的促成,进而跨越成功者也让家人和地方分享他的荣耀与资源,从而构成了一种共同体与国家相互交织的运行模式.其中,官本位与家本位是社会的双重现实与价值基础,个人名利及其分享成为社会网络建构的方式与运作的方向.而这些特征将会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不同类型的社会交换,并产生出积极的关系策略.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的中国信贷市场存在严重的信贷配给,经典的信贷配给理论在这里基本适用,但并不能解释全部。权力和人情的交融编织成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信贷市场正处于其中,信贷资源的配置必然游离于权力与人情之间。本文改变了以往对人情贷款持全面否定的观点,指出在法治、信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人情贷款可以通过其特有的激励机制促进还款,并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在信贷责任硬约束条件下,权力与人情贷款必然充斥信贷市场,底层社会遭受信贷配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传统人际伦理变异与权力寻租及其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定光 《船山学刊》2009,(2):214-216
中国社会是一个以熟人社会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熟人”待统中的人情、面子与权力的三要素的运作逻辑,在当下人际交往中发生扭曲性交换,并进而产生人际伦理的变异与权力寻租。因而实现人际伦理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熟人”传统。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层面探讨人际伦理矫治。  相似文献   

17.
王进文  徐炜 《江汉论坛》2022,(11):137-144
在网络社会崛起和壮大的早期阶段,西方社会工作就开始考虑将其服务场所从线下切换到线上。如今,它已完成网络化服务“何以需”“何以行”两方面的论述工作,并且网络社会工作的服务场景已从教育延伸至心理疏导、效果评估和社会整合等领域。相比之下,中国网络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才刚刚起步。这种起步所以迫切,在于服务地点固定与需求群体流动、登门入室服务与面子文化传统、平等助人理念与主导支配现实三对关系趋向紧张;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有助于社区再组织化、地方和跨地方资源整合、凝聚社会团结等目标的实现。鉴于专业发展阶段的初级性和实务经验相对不足,应该注意在场干预与缺场服务的切换与整合、制定在线伦理准则来确立公共与私人的界限、实现适度管控社工权力与赋予案主权能的统一,以推动我国网络社会工作学科发展和服务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从文化学的角度来阐述作为一种社会整体文化的现代化,其与自己民族历史的关系,并由此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必须结合中国民族的历史,坚持走中国自己的路这一问题。 一、文化的释义与文化发展的民族性问题 文化的定义虽然很多,但它不外乎这两种解释:即狭义地解释和广义地解释。狭义地解释,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部分;广义地解释则是指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即如《苏联大百科全书》中所解释的那样,文化是指“社会和人类在历史上所达到一定发展水平,它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和活动的组织类型和形式上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一般的文化学大都取这一概念,本文所用的文化也便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无法为构建强国家与强社会关系模型提供理论说明,也难以解释在我国某些地方业已存在的国家与社会双强发展的实践。“中央、地方、民众”的三层分析法正是在对国家与社会双强发展的解释及为双强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型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方面,深化了“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20.
文化的研究由不同社会领域之间众多的关系构成,Clifford Geertz称其为文化网络.然而,他并未用数学手段来阐述该现象.现代社会网络分析(SNA)提供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社会关系图论模型,让人们在复杂体系中来研究关系组和子组,并定义多种文化的结构子组.本文综述了文化理论的数学框架构成,以及如何用它来解释各群体间的社会文化结构.它反对传统交际理论的局限性,而通过交际网络模型来增强交际理论.但是,社会网络分析是有限的,一种替代的环状模型可以使跨文化交流随时间运作.文章还介绍了流行文化和深层文化的概念,认为文化分层的环状模型也解释了文化变革的机制和交际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