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灵  曾海舰 《管理科学》2020,23(7):57-75
社会保险成本过高是否抑制企业投资,从而阻碍实体经济发展?对此,文章利用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社保成本变动对投资率的影响.为缓解内生性问题,文章选择城市老年人比重作为工具变量.实证检验显示企业社保支出比重增加1个单位标准差,企业投资率约下降3.3%,能够解释企业投资率变动的6.4%,具有较强经济显著性.文章还探究了社保成本变动影响企业投资的内在机制,发现劳动成本渠道、生产率渠道以及融资约束渠道都得到相关经验证据的支持.研究结果说明降低企业社保成本的政策如果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将会刺激企业扩大投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块链赋能视角下保理融资模式的创新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相关主体的共同参与。通过系统梳理区块链赋能保理融资模式业务流程,构建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稳定性,并结合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实践分析关键因素对系统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变量的数值关系影响着保理融资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平台服务费、业务成本、合作方违约损失和补偿是影响金融机构选择区块链保理融资模式的重要因素;区块链赋能保理融资模式下的隐性价值损失是束缚核心企业与供应商违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股债并行的融资结构下,上市公司的债务兑付直接影响股价表现。本文以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发行信用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研究了债券隐含违约率与股价下行风险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债券隐含违约率对股价下行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隐含违约率越高股价下行风险越大。并且,宏观经济环境会强化隐含违约率对股价下行风险的影响,股债市场动态关联越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隐含违约率对股价下行风险的影响越大。在渠道机制检验上,本文发现隐含违约率对股价下行风险的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外部投资者情绪实现,投资者情绪的平均作用比例达到了25.84%。本文揭示了信用债市场的违约风险会影响发行主体的股价表现,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风险防范具有警示作用,也为股权市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有效预测股价下行风险的显性信号。  相似文献   

4.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经济环境恶化或突发事件冲击使中小企业资产价值更易大幅下降,不仅单个企业违约风险急增,企业间的违约相关性也明显变大。然而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违约风险变化特征仍有较大差异。为了更好测度中小企业违约风险、分析其相关性和差异性,本文在资产价值满足跳-扩散过程假定下,将或有权益分析法、组合违约风险分析与系统波动风险测度β相结合,把违约风险分解为系统成分和异质成分。系统成分越大,表明企业违约风险越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和相关违约风险影响。异质成分越大则表明企业违约风险与自身异质性特征更为相关。实证研究表明,违约风险成分分析能较好解释中小企业违约风险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有助于违约风险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5.
张国兴  刘鹏 《管理评论》2012,(2):59-64,70
质押率的确定是进行质押融资的核心工作之一,合理的质押率是银行控制质押风险的重要途径。本文综合考虑了CERs收益权质押融资所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借款企业的减排水平、违约风险和国家宏观经济风险等因素,在银行保持风险水平一致的基础上构建了CERs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的质押率模型。研究表明:最优质押率与银行愿意承受最大损失下的最大质押率之间的大小关系不是由企业期末CERs的完成率、CERs的初始价格及银行愿意承受的最大贷款损失度所决定的,而是由企业的违约概率、银行的贷款利率、资金成本、贷款时间及银行能够承受最大损失发生的概率所决定。最后,以欧洲气候交易所的CERs数据为基础进行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借鉴了Basu的会计稳健型测度方法,将其中EPS替换为资产减值的代理变量,用以从资产减值角度来考察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如何通过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最终影响到企业价值。通过带有会计稳健性和新增投资交互项的多元回归,从而得出结果:对于投资过度企业,稳健性有利于缓解投资过度;对于投资不足的企业,稳健性则会恶化投资效率。进一步地,投资过度的公司,稳健性通过提高投资效率提高公司价值;而投资不足公司,稳健性恶化投资效率从而降低公司价值。这也提示我们,会计稳健性并非总是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商业信用融资能否缓解企业风险,以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从规模与周期双重角度实证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风险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商业信用融资规模通过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和库存持有,对企业风险产生非线性影响;立足市场交易角度,商业信用融资周期与企业风险呈现负相关关系;并且企业所有制不同会使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和周期对企业风险的影响产生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供应商集中度越高,商业信用融资规模对企业风险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专门规范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和合营公司的投资等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但存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金融资产的减值等都不在该准则的规范范围内。本文探讨各项资产减值在具体准则中的规定及其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县域中小企业贷款违约行为与信用风险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马九杰  郭宇辉  朱勇 《管理世界》2004,(5):58-66,87
利用实地调查资料,采用logit模型对我国县域中小企业贷款违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务状况特别是资本结构、资产周转状况、股权状况对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家个人特征特别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是否持股对企业信用风险有较大影响;企业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企业信用风险也有一定影响作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越小。基于logit模型估计结果,利用一个小样本数据分析了贷款合同的有关条款对中小企业违约的影响,结果显示:贷款利率、期限、贷款金额和担保品数额与我国县域中小企业目前违约率之间的关系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0.
窦超  姚潇  陈晓 《管理科学》2021,24(9):59-78
债券市场是我国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但近几年频发的违约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债券风险的强烈关注,而这直接关乎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本研究基于这一背景,首次从供应链风险传递的视角,通过构建市场数据的Merton模型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并结合2007年~2015年间上市公司披露的客户信息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究了中国国情下具有政府背景的大客户群体对企业债券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拥有低风险、高稳定特征的政府背景大客户有助于企业降低其债券发行利差,同时机制检验则揭示,政府背景大客户可以通过有效缓解公司风险的方式来降低企业债券发行成本.进一步的检验还发现,持续性越强、政治层级越高的政府背景大客户可以更好帮助企业获得较低的债券发行利差,且这一关系在民营企业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当中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发现对政府采购政策的推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债券市场投资者解读上市公司构建政企客户关系的信息含量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为政府部门改进调控政策提供新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贷资产组合的异质性及其对信用风险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Vasicek模型分析了信贷资产组合的异质性对信用风险损失的影响,并比较了模型中不同参数的异质性对损失的影响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忽略异质性将对风险损失度量带来一定偏差,异质性对信贷组合的损失分布尤其是分布尾部具有较大的影响;较之信贷资产的行业相关性,违约率和违约波动率的异质性对损失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实证检验了长期资产减值信息在企业与银行借款契约中的作用.研究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反映了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期,长期资产减值越多的企业未来业绩越差;长期资产减值信息为银行所接受,长期资产减值越参的企业获得的银行借款总量越少;且银行更倾向用短期借款代替长期借款,以降低风险;所有权性质、地区性质对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存在影响,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更强;借款契约期限的差异、减值信息质量的差异也会影响长期资产减值信息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3.
曾海舰 《管理世界》2012,(5):125-136
本文利用收集到的我国上市公司年报中的房屋建筑物数据,匹配以全国省级层面和城市层面的房屋价格数据,检验和识别资产价值波动对公司投融资变动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房价上升较快的2003~2009年期间,上市公司房屋建筑物市场价值每增加1元,负债大约增加0.04~0.09元,投资大约增加0.04元,针对不可观测的公司特质性因素和内生性问题,本文还设计了双重差分与工具变量估计的检验策略,均得到相似结论。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存在显著的抵押担保渠道效应。为避免房价下滑对投资的负面传导效应,本文建议在抑制房价的同时应该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刺激企业投资。  相似文献   

14.
王腊芳  袁甜  谢锐 《管理科学》2023,(4):193-208
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可通过信贷违约风险和企业声誉影响其债务融资成本,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考察了该影响,并进一步从产权性质、行业污染强度、时间和空间效应四个维度分析了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企业的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会带来更高的债务融资成本;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之后,相较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仍具有债务融资成本优势,且重污染行业企业将面临更高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实施,在一定时间内会大幅提高企业环境违法违规成本;样本期内,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对其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只在东部地区显现.研究证实了国家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的债务融资约束政策已初显成效,为企业积极配合国家的环境治理政策,响应“双碳”战略目标,实现低碳绿色转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违约损失率是信用风险的重要测度,本文在结构信用风险模型框架下,基于风险中性定价推出了违约损失率的结构化表达式,用无风险利率取代了公司资产价值漂移率。利用四川全省十五年的大额违约贷款数据进行了对比实证,分析了违约损失率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等,包括贷款期限、资产负责率、无风险利率、贷款额、与违约率的关系等。把宏观系统参数引入结构化的违约损失率模型,并结合国内大样本大额违约贷款进行实证对比是本文的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16.
杠杆收购是股权收购交易的主要形式,所以对于股权收购而言,债权和股权的价值估算至关重要。但一方面鉴于股权收购交易所需的大量资金,股权收购主要采用分层债务结构进行债务融资,另一方面囿于收购的目标公司具有显著的特质风险,传统的Leland模型无法对这类债务和股权进行定价。为此,本文基于股权收购的多层融资结构,构建数理模型研究了股权收购交易的债权和股权的定价方法,并分析了最优破产决策和违约概率。基于实证参数值,模型预测的股东内部收益率和违约概率与实证结论十分接近。当标的资产价值下降时,目标公司的杠杆比率快速提升,优先级较低的债务迅速贬值,从而解释了投资者抢购安全资产的动机。通过对比分析,本文发现采用单层融资结构会提高融资成本,使得股权受损,这为分层债务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本文比较静态分析了标的资产波动率和市场利率对估值和破产决策的影响,结论支持了实证研究中有关市场利率与股权收购相关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冯玲  文璐  肖阳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1):43-50
取消政府隐性担保或将成为未来政策重点,这将引起隐性担保退出的市场预期,导致金融机构违约风险的重定价。在金融机构自身资产价值随机运动的情形下,文章分别分析了离散时间隐性担保与连续时间隐性担保下金融机构总资产价值的动态随机运动规律,在结构化模型框架内构建了考虑政府隐性担保预期的违约风险模型,度量了政府隐性担保退出过程中不同风险状态金融机构的违约概率与预期损失。研究表明:(1)随着政府隐性担保逐步退出,金融机构违约概率逐渐增加,预期损失呈现先增加后递减的过程。(2)金融机构资产价值波动率越大,杠杆率越高,在政府隐性担保退出过程中其违约概率与预期损失越大。  相似文献   

18.
在信用风险模型中,外生性回收率的设定会忽略回收率对损失分布尾部的影响,而且会导致潜在的模型风险。本文将因子扩散过程引入结构信用风险模型,获得了回收率和违约概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利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数值分析了预期回收率对违约概率和资产价值波动率的依赖性,结果表明预期回收率与违约率之间具有很强的负相关关系,而且这种相关关系会受到债务人资产价值波动率的正向影响。在内生性回收率下,推导了信用损失的概率分布,计算了信用风险的Credit-VaR和ETF指标。最后利用市场数据检验了内生回收率信用风险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历史违约率和回收率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企业业务层面论述了对企业资产控制的具体做法,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应当加强各项资产的管理,全面梳理资产管理流程,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并关注资产减值迹象,合理确认资产减值损失。重视各项资产的投保工作,采取招标等方式确定保险人,减低资产损失风险,防范资产投保舞弊。本文主要论述企业资产控制中存货管理控制和固定资产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20.
夏鑫  杨金强 《管理科学》2020,23(5):13-23
基于不确定性投融资理论,探析或有可转债对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规模、投资时机及资本结构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进而从缓解融资摩擦与压力的视角为企业引进或有可转债融资提供新的理论解释.结果表明:或有可转债的转换率对最优投资规模没有影响;相对于普通债券,或有可转债显著降低了企业融资约束压力,减少了非效率投融资决策导致的企业价值损失;当融资约束企业的收益增长率、转换率与转换杠杆较低,而所得税率较高时,或有可转债融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