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说到拍照,我们都会想到用数码相机(DC),而拍动态影像的话,自然也会想到用DV。然而。随着数码相机图像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的提升.用数码相机拍摄视频短片已经具备不错的实用价值.而且不少新品还能拍摄720P甚至1080P的高清视频。一款相机既能拍照.又能拍高清视频。而且价格比DV要便宜不少,难道你不会为之心动?  相似文献   

2.
影像转向的语境下,影像开始替代口头语言和文字成为受众认知世界的主要媒介。但即便是影像,也并非一定是对现实的客观再现。作为“造梦”装置的电影,以影像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极具逼真效果,极易被误认为“现实”。在部分好莱坞电影中,黑人形象已经摆脱了早期的缺位状态或者刻板形象,更多以“精英黑人”的形象出现。但这种精英化的影像表征不一定是真实的。事实上,电影通过指涉现实等方式,消解了虚拟影像与现实之间的边界,使“精英黑人”的电影形象变得逼真和普遍,掩盖了黑人群体在现实中的真实社会地位。进而,电影作为一种影像层面的代偿,通过涵化观众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戏剧性地消解了现实中的社会和阶级矛盾。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6,(8):107-111
吉尔·德勒兹关于电影的两本巨著:《电影I:运动—影像》和《电影II:时间—影像》,以"游牧"与"解域"的书写方式,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影像研究新浪潮。他将影像置于运动与时间的维度上,立足于哲学视野试图对电影进行深刻的分类与评述。"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代表着两套截然不同的影像机制,即"感官机能"和"时间晶体",这种论述方式是电影理论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本体论。德勒兹区分两类影像,反复论证,最终探讨影像变化的过程中关乎时间、生命直至宇宙多样态认知方式的哲学命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主要是“影像实验和影像实践”,从影像社会学视角透视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本土化实践具有深刻性与合理性,可见到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中国主题”的本土化表达.这些本土化实践主要表现为影像隐喻——反思“文革”的政治文化与影像记忆、都市影像——都市结构和都市文化新景观、生存影像——社会转型时期的生存状态等,它们构成当代中国新媒体艺术本土化实践的经验和主题,体现了新媒体艺术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志远 《理论界》2008,(2):120-121
影像理论认为科学说明并不是直接运用理论来理解事实的过程,而是虚构模型使之匹配于理论,然后通过模型来说明与之并不精确相符的现象。本文还考察了影像理论和其他相近理论的关系,指出了影像理论的实践转向背景和反基础主义的前提要求。  相似文献   

6.
影像时代,面临着影像艺术的挑战,诗歌艺术试图适应并反击影像的语言强势。影像时代,诗歌早已开始了对音乐性的逐步放弃;影像时代,诗歌也需开始对绘画性的逐步放弃;诗歌同时也应放弃“诗中有画”的传统诗歌美学,并在操作层面主动放弃对外在视像的刻意描绘而退守于内心心象的精心营造,以形成与影像艺术互相避让各呈其异的生存态势。  相似文献   

7.
手工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现代以来手工技艺在时代更迭中呈现出兴盛至衰落再至复兴的波浪式起伏发展态势,其纪录影像书写也随之经历了萌芽、发展及繁荣阶段。影像书写主要依托人类学、影视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并遵循各学科阐述逻辑展开,彰显着时代的塑造性,使不同时期二者的发展轨迹呈现出一定的非同步性。在当前复杂的社会语境下,尤其是伴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官方与民间的积极互动使手工技艺影像书写形成新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将会在时代脉络中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8.
曾晓剑 《云梦学刊》2012,33(6):149-153
在Web2.0环境下,网络新闻影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来源、内容和传播渠道等三个方面,其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催生了自媒体,加速了新闻传播,开阔了受众视野,扩大了新闻影响力。同时,网络新闻影像的兴起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新学术》2007,(5)
当今社会,影像传播日新月异,传统美育倡导的观点势必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影像美育的发生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而且其本身也应当是不断更新的。然而,在当下所处的电子时代,影像美育仍然承接了传统美育的种种弊端,抑制了其应有作用的发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电子时代影像美育出现了新特点和新原则,如何把影像与传统美育有效结合起来对展现美育新图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立足中国语境,解读当下的各种视觉文化现象,可以发现长期被排斥在话语垄断格局和专业门槛之外的民间影像的浪潮在中国迅速崛起,改变着传统的影像格局和传播模式,也带来了大众审美实践的勃兴.当下民间影像的传播呈现出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美学转化和嬗变,表现出从理性沉思到感性狂欢的转变,符号表征体系的崩溃以及主体性的消解等后现代症候...  相似文献   

11.
任艳 《理论界》2013,(12):153-155
新世纪以来,电影真正迈入了数字技术的时代。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影像”同传统的“摄影影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使电影现实主义创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一度陷入了技术上的困局,造成了现实主义叙事的分裂和扭曲。但是在不断的摸索中,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也表现出了从困境中突围的发展趋势,有了将技术手段融入叙事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2.
黄文达 《社会科学》2007,(11):182-187
在数字化技术高速发展条件下,我们同时生活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中。因此,关于影像真实的判断同样是建立在这两个世界的基础之上的,而虚拟世界是以影像为原初的呈现方式的,所以,更应重视虚拟世界对我们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商品、文化和意识形态越来越深地受到电子传播的影像影响,形成影像社会.影像成为存在与同一性的本身,影像改变了语言的指称、地位和作用,影像成为新的形而上学.传统的主要以逻辑和思辨为方法的理性意识形态逐渐为以感性画面为主要方法的影像意识形态所取代.与传统的理性意识形态相比,影像意识形态诉诸于感性的画面、强大的拍摄和制作播出技术能力,在各个方面具有更强大的控制力量,但其本质上仍然属于唯心主义的"虚假意识",对社会起着"辩护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公民私摄影像资料是一种重要的诉讼证据,但我国现行立法对公民私摄影像资料的"合法性"欠缺准确界定,从而使该类影像资料的证据作用受到了限制.从法理上对私摄影像资料的"合法性"做了一定深度的评析,认为根据获取影像的行为和目的不同私摄影像资料具有"两栖性",以秘密拍摄手段获得的影像资料证据应有区别地承认其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徐静  陈赛赛 《江淮论坛》2012,(6):168-172
播布于淮河流域的花鼓灯艺术是目前汉民族唯一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舞种。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在分析和把握花鼓灯艺术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着重求证了影像到场是传承花鼓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路径选择.并由此进一步探讨影像在传承花鼓灯艺术时所应遵循的文化生态法则。  相似文献   

16.
梳理电影理论的发展脉络,在对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的关系探讨中,“身体”立场在其中发挥的微妙平衡作用值得重视:摄影机械的再现视角无法回避记忆书写过程中的“主观过滤”,而“身体”的影像在历史记忆中对完整经验的保存具有重要潜能,即以影像身体的即时性、片段性的局部经验保持对世界完整性的暗示。从现象学立场出发,论述电影中的身体如何作为“具体经验”完成对作为“完整经验”的记忆“任意”却“丰富”的拼凑,即身体如何“重拾”记忆的“真实”。“身体”作为视角看待记忆的再现,需要重新思考记忆再现时对时间的“连续性”要求。记忆从来都不是与现在割裂的、被想象在银幕上的他者,而是与当下紧密相关的过去,需要注重对“此刻”身体感知经验的表述。同时,电影中的空间并非所叙记忆事件的背景,而是身体记忆所生成的空间,且空间中的身体往往承担着“传感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影像创作中讲究画面美感、拍摄技巧等直接的视听感官,也注重题材叙事。前者是工具性,后者是内容性。对于缺乏社会经验的高校学生而言,影像创作首先受到了题材的约束。突破学生经验的束缚和以往的课堂形式,通过福建地方文化嵌入影像创作,实现影像创作中的大学生本体意识传达、破解影像创作的唯“工具性”。通过影像对福建地方文化的纪录与传播,彰显福建地方文化产业特色与亮点,同时高校影像人才的创新培养为福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18.
在W.J.T.米歇尔所描述的“图像转向”背景下,影像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成为民族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路径和优先选择.影像文化不仅以其特殊的表现方式契合了国家形象的表达与传播诉求,而且展现出卓越的社会沟通力与情感召唤力.然而,影像的悖论也会造成国家视觉形象塑造的困境——多元主体、真实的幻象、视觉霸权、弱阐释性等问题成为统一性、整体性国家形象析出的障碍.影像的传播和接受有赖于它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影像“剩余价值”的持续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民族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谭惟 《云梦学刊》2014,(3):94-98
历史实际人物“道济”到“济公”形象的演变,反映了民众共通的“心灵真实”,济公形象是在大乘佛教“不二”智慧和禅宗人文主义精神的文化土壤中结成的硕果,这一形象已经具备了佛教影像化传播的一些特征.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语言道说形式,是一种综合艺术,其表达力和感染力空前,影像已经超越了技术的层面,还具备了本体论的意义.在娱乐化的今天,“影像禅”有可能成为现代参禅的新方式,促进现代佛教的人间化性格.  相似文献   

20.
人类对影像的认知是十分古老的,但由于对影像复制能力的局限,影响了古代人类影像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影像复制技术和影像传输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人类基本实现了用"视觉判断"来理解世界的古老梦想,"影像化生存",在今天的社会里已经不是神话.但我们人类对人类影像文化的理解并不深刻,有影像化语言支撑的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文化,是用两条腿走路的文化,它能与原有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一起结构人类文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