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家山寨走出廖汉生将军︵之二︶文\朱泽云930年7月,贺龙奉命东下洪湖,与周逸群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安排后方工作,叫贺民英负责鹤峰地方军事。廖汉生成为“后方游击司令”贺民英的文书。后来,由于红军东下洪湖多次重返鹤峰与贺民英会合,贺龙、贺英姐弟的名字...  相似文献   

2.
在贺龙元帅的故乡桑植县,有一个土家、白、苗等民族和睦相处的英雄村庄──白竹坪。白竹坪是革命老区,1931年8月,湘鄂边六县联县政府由鹤峰迁到这里,为了保卫红色政权,桑植县游击大队率领白竹坪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先后3次粉碎敌人的疯狂围剿。直至解放,白竹坪有500儿女献出了生命。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又出现了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土家族村支部书记,他继承着革命先烈的遗志,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用一腔忠诚谱写了一曲新时代为民谋福利的感人篇章。他就是曾多次被评为市、县“十佳建校功臣”、…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西部山区鹤峰、来凤两个土家族自治县,曾经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著名湘鄂边苏区的中心。贺龙元帅和跟随他的许多老红军亲切地称她为“第二故乡”。去年5月下旬自治县成立庆典时,贺帅的亲属和一些当年在这里战斗过、现任我军高级领导职务的老红军,有的专程祝贺,有的发贺电、贺词,由衷地祝愿“第二故乡”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建设四化的新长  相似文献   

4.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又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曾四次来长阳领导革命斗争。于长阳西湾组建的红六军曾在资丘与围剿之敌展开殊死决战,不幸被俘的77名将士被集体残杀在资丘清江边的烟墩岩。  相似文献   

5.
贺龙与白族     
贺龙元帅已遇害35周年了,至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他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经历,但他出生湘鄂边界的土家族之地,身体中流淌着至少一半白族血的事实却是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6.
七月·镜像     
《民族论坛》2009,(7):F0003-F0003
6月27日,张家界举行了贺龙元帅骨灰安葬仪式,贺龙元帅夫人及全家护送其骨灰回到故里,安置在风景秀丽的天子山,70年后元帅终于“魂回”故乡。  相似文献   

7.
“危害民国”的共产主义女“囚犯”——忆贺龙元帅前夫人向媛姑(二)文/朱泽云生活愈苦,愈能磨炼人的意志。可是,进入30年代,国共两党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蒋介石不仅出动庞大的军队,对共产党在湘鄂赣、湘鄂西和鄂豫皖红色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8.
“危害民国”的共产主义女“囚犯”———忆贺龙元帅前夫人向媛姑文/朱泽云○她出身湘西武陵山寨土家富户。历经传奇丧婚,19岁嫁给贺龙。从此与夫甘苦与共追求真理与革命。1933年4月8日因叛徒出卖,在上海法租界被捕,后经著名爱国进步律师史良奋力救助,得以出...  相似文献   

9.
正4月,暮春的湖湘大地依然笼罩在绵绵的春雨中,大巴车沿着刚刚大修贯通的桑龙公路,平稳穿行于高山之底、之腰、之巅,放眼所见,新绿整齐,雨雾缠绕,云雾升腾。遥想80余年前,那位被人们称为"活龙"的贺龙元帅,曾经于此山此岭中智勇转战,脑海中的春困便被赶得无影不踪,他的故事,他的踪迹,他的精神,让我们对此行的目的地,与贺龙元帅出生地桑植毗临,也是元帅曾经长期战斗过的地方,革命老区——龙山县有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刘泽友 《民族论坛》2007,(10):61-61
<正>湖南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位于湘鄂交界之地,地处武陵山区贫困片区域内。全县总面积3474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场)(其中7个白族乡)558个村(居)委会。全县总人口44万多人,其中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41万余人,占总人口的92.6%,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近年来,桑植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紧把握民族团结进步主题,致力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民族经济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族人民和睦共处,社会大局稳定,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1.
再过4年,魏家瑶就要退休了。老魏参加革命工作40年来,将一大半时间奉献给了苗家人摆脱贫穷的事业。老魏与贺龙元帅是同乡。他的父亲曾是贺龙部下的一名红军战士。年幼时,他就受到了革命的熏陶。1950年,年仅17岁的魏家瑶便投身革命。1964年,他随“社教”工作团来到苗族聚居的吉首市。从此,他与苗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贫穷的苗乡留下了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第一信号的效应 1972年初春,魏家瑶担任了社塘坡公社党委书记。踏着积雪,他来到了这个200年前吴八月领导的著名的“乾嘉苗民起义”的地方。当时正是“双季稻  相似文献   

12.
《民族论坛》2011,(8):45-45
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的理事会上,临时增加了一项见证议程,湖南办事处主任汪培健受长沙市泉州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育林的委托,把一尊贺龙元帅的石雕像呈交给贺龙元帅最小的女儿——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会长贺黎明。这尊石雕像高30公分,宽20公分,雕像是以汉白玉为原料做成的,底座则用了上好的新疆红。  相似文献   

13.
张皓  王曙光 《民族论坛》2006,(12):F0003-F0003
位于澧水源头的桑植县是共和国元帅贺龙同志的故乡,与之毗邻的永顺县则是红二六军团湘鄂川黔苏维埃省政府所在地。大革命期间,这两个县的人民为了红军的发展壮大,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日子里,记者来到了正在建设施工中的桑永公路现场,目睹了建设者们为了造福苏区百姓挥汗如雨、忘我拼搏的动人情景,一条宽阔平坦的幸福路、致富路正在他们的脚下延伸……造福苏区人民——来自永桑公路的报道@张皓 @王曙光  相似文献   

14.
谢兴无 《民族论坛》2004,(12):17-18
湖南省境内有一位鲜为人知的白族老红军寿星,名叫王顺清,今年已满103岁,一生经历百战。得知他和老伴住在长沙市某著名老干疗养院,笔者慕名采访了他的传奇人生故事。参加红军,奔走如飞王顺清老红军是湖南省桑植县芙蓉桥人。他的家离贺龙元帅老家仅30华里。当年,贺龙“三把菜刀闹革命”时,正在遭受地主欺压、一家人生活极为困苦的王顺清,带着两个弟弟找到贺龙,参加了贺龙领导的红军游击队。1934年,他们跟随贺龙上了井冈山,他们的游击队被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回忆当年在家乡亲眼目睹红军风采的难忘情景时,百岁老人仍激动不已,他向笔者深情叙…  相似文献   

15.
桑植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这里,既有迷人的山水风光,又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既有各民族长期积淀的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又有革命年代谱写的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为桑植把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做活、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  桑植丰富的旅游资源包含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革命纪念地三个主题,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可塑性。从自然风光来看,有被誉为亚洲第一洞的九天洞、八大公山国家级原始森林…  相似文献   

16.
正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民族中小学位于湘鄂三县(湖南石门、宜昌五峰、恩施鹤峰)交界处,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规模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教学班20个,教职工81人,在校学生815人。湾潭有着深厚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现仍完整保留薅草锣鼓、采莲船、龙灯、舞狮、板凳龙、土家山歌等一  相似文献   

17.
张皓 《民族论坛》2001,(5):21-28
湘西山势奇异、溪河纵横,楚、巫、傩文化在这里沉淀,苗族、土家族民族民间艺术在这里融合。从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走出了开国元帅贺龙,文学巨匠沈从文,艺术大师黄永玉,歌唱家宋祖英。如今,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表演金奖的《扎花女》又横空问世。她采天地精华,含青山灵气,把蕴藏在山水之间的“千年大美”,还源于艺术、还源于人民。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是租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长期以来,居住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恩施专区的来凤、鹤峰、咸丰、利川、宣恩等县境内。湘鄂西山区是土家族、苗族和汉族等民族杂居的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结成了亲密的战斗友谊。在历史上土家族和苗、汉等族人民一起参加反对  相似文献   

19.
声屏园里搭金桥──记桑植县广播电视局为民族团结进步鼓与呼的先进事迹桑植县民委桑植县地处湖南省西北边陲,与鄂、渝毗邻,俗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这里17个民族聚居,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  相似文献   

20.
<正>初冬的武陵山区,已略感寒意。寒风萧瑟,让这大山显得尤为宁静。经过近3个小时的车程,记者从桑植县城来到云头山村。这里,曾经是一个破旧、贫困的村落。但此时,记者看到的,却是村寨另一番风姿。张家界市桑植县历史上称之为古西南夷地,是土家族、白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少数民族占88%。桑植县又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著名的革命老区,属国家级贫困县。1988年以来,湖南省军区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