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网络社会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诞生、普及运用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形态,人们热衷于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来交流信息、有效互动.网络社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网络社会中,从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个体、群体、物的因素来看,都具有新特点,与现实社会不尽相同.基于这些新特点,可以归纳出在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规律: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过程中,基于价值本体论的认知认同是基础、基于价值评价论的情感认同是保障、基于价值实践论的行为认同是目标,三者相辅相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保证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具有网络化社会、互联网社会和互联网社群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网络化社会指的是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网络社会;互联网社会指的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并存在于互联网空间中的网络社会;互联网社群指的是存在于互联网空间中的一个个具体的网络社群.  相似文献   

3.
人是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本质上就是为了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对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归根到底就是对人的研究.马克思不是把“社会事实”以及“个体行动”而是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的起点,“现实的人”不仅是家庭的一员,而且存在于特定的社会阶层之中,由此将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这为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奠定了基础.为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现当代西方社会家展开对话,不断夯实社会运行与社会发展理论,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吕本富  金鸿博 《河北学刊》2004,24(1):127-130
网络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其内部结构是不同接点组成的亚网络。具有相同信息编码的接点就是网络社会的一个阶层。由互联网重构的网络社会,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大类,在每个大类下面又可以分成若干阶层。网络社会的每一个阶层之间也存在着不平等,如果这种不平等演变出巨大的数字鸿沟,将给现实世界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青年网民的社会认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同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下逐渐建构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为青年网民的社会认同提供了新的社会认同情境。网络时代青年认同表现出新的特点,即自我认同的双重叠合、群体认同的随意性、社会认同的兼容与冲突。青年网民在网络空间的多元认同建构机制是基于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比较,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生活经历,是基于网络社区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社会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而表现出理性化趋势的同时,还应当看到其中蕴含着另一种数字技术无法分析的感性化趋势。关注具体的表象化思维、彰显差异的符号化追求和延续传统的网络化群体,是网络社会感性化趋势的明显表现。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在几千年的感性教化下,形成了稳定的感性秩序的熟悉社会。传统社会的感性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其稳定的惯性和广阔的包容性,在网络社会中发生了扩展和融合。相关研究应当注意对网络社会发展变化的感性分析,以避免单纯理性分析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少翀  陈凤 《东南学术》2001,(2):102-106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社会”已走近我们,但“网络社会”并不具有逻辑和价值的独立性,它只是现实社会的对象化和客观化,是现实社会的“镜像”,“网络人”也是现实人的一种“放大”。“网络社会”可以理解为人类追求自由而形成的一种“准真实集体”。本文以启蒙思想中的自然状态类比于网络社会目前混乱无序,并由此推论网络社会的前景应是现实与网络的良性互动,形成利人利己的网络社会公约,最终达到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与解放。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根植性与核心能力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产业集群不是孤立的群体,集群中企业组织的活动不可能是单独的行动。产业集群既是一个经济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产业集群的经济行为根植于社会网络之中,产业集群的根植性是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一个根本性特征。产业集群的核心能力构筑在产业集群社会网络根植性的基础之上。一个产业集群具有竞争力实质上是产业集群拥有深厚根植性的外在表现,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形成,群内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就构建或拥有了基于社会资本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活动 ,在许多高等学校提倡和开展了多年。综观其理论与实践 ,对其意义、作用、内容、形式与特点研究和宣传得多 ,而对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很少涉及 ,且缺乏系统性。本文把理论和现实作为两个切入点 ,阐述了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提出社会实践活动的理论依据有“三大基石” ,即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它的哲学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它的理论基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它的基本原理 ;现实依据有“四大客观要求”,即 :是高等教育的客观需要 ,是当代大学“线性经历”的特殊要求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 ,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社区情境,关注互联网介入带来的社区社会资本演替,由此聚焦互联网介入可能造成的公共社会后果。借助两套大规模实证数据研究发现:第一,互联网通过技术赋能赋予网络使用门槛内的个体以更高的社区社会资本,且这一赋能效应不仅存在“接入鸿沟”,也存在“使用鸿沟”,即具备网络使用能力和深度使用网络的个体均会呈现更高的社区社会资本水平;第二,互联网介入通过规范重构作用于社区社会资本的性质和边界转向。具体而言,社区互联网介入程度提升会削弱结构性社会资本,增强认知性社会资本,并推动社区社会资本的桥接性转换。上述发现提示了在互联网增进或削弱社会联结的总体极化判断之外,互联网介入与社区社会资本间存在着复杂重构关系和多维异质连接。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从网络空间的基础、主体和内容为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网络空间的本质提供了三个维度:网络空间植根于现实社会,现实社会始终是网络空间繁荣的源头;网络空间的主体是受现实社会中的人操控的,现实社会中的人才是网络空间的真正主体;网络空间的内容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反映,网络空间的治理必须立足于改变和调整现实社会关系及人的行为。习近平关于网络空间观的认识维度和思想精髓,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认识网络空间的存在基础和发展趋势,消解人们面临的主体性危机和困境,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发展与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形式上虚拟性和本质上现实性的统一。虚拟生存是现实生存在网络虚拟环境中的呈现。虚拟主体是现实主体的符号化身,体现出现实主体的各种欲求和行为预期。虚拟社会关系的基础仍源于现实社会,并孕育着、蕴涵着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虚拟生存是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开放性的创新过程,不仅要遵守虚拟社会的各种技术与伦理规范,更要遵守现实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3.
虚拟生存是当代人在科技革命作用下,尤其是随着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明与发展而获得的新型生存方式。相关技术的发展是虚拟生存产生的关键因素。然而,虚拟生存在当代出现并不是技术发展的偶然所得,而是带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人的未特定化和未完成性是虚拟生存产生的生物学基础,实践是虚拟生存产生的根本依据与途径。此外,虚拟生存的产生还植根于人的超越性之中,是人的虚拟性的当代展现。  相似文献   

14.
虚拟社会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中的镜像,拥有虚拟实在性、匿名性、开放性、共享性、自律性等特性。其与现实社会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即它们在社会基础、社会关系和主体活动等方面有差异,但二者彼此互动统一于人类社会。基于此,我们认为,应从建立虚拟身份证明制度、构建虚拟伦理秩序、健全网络信息防护系统、完善舆情疏导机制等方面寻求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是“头足倒置”的。他把世界历史的形成看作是“绝对精神”基于自身的自由本性并通过自我运动而实现的过程。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基础上,扭转了被黑格尔颠倒了的精神与物质(自然与现实的人)、自我意识与人的劳动关系,以现实的人及其现实的活动为前提和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其中既坚持了唯物史观所强调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主张,又彰显着历史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社会是人们在现代互联网环境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类关系体系,它的社会模式来源于现实社会,但又不同于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对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传播等多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甚至变革性的影响,不容忽视。虚拟社会自身也存在诸如诚信缺失、恶意攻击等多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波及着现实社会,对其亟需加强管理。提高虚拟社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应该在明确虚拟环境中的行业责任、加强正面舆论引导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多方面予以努力。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没有语言,人们在思维活动中产生的一切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分析都无法保存和传达;没有思维,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语言、思维和现实世界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由于社会现实不同,思维不同,各个国家的语言世界图景也不尽相同。这体现在现实的范畴化原则中,在物质层面上则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中。  相似文献   

18.
宗教道德·道德·人性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恒敏 《齐鲁学刊》2006,3(6):121-124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经产生就以自己特有的社会功能对社会施加影响;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性是人之为人的特性,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属性。宗教道德、道德与人性的内容因社会关系的不同而不同,又在社会关系进步的基础上进行互补。  相似文献   

19.
韩美群 《兰州学刊》2006,(6):103-10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的一个具有特定内容的社会目标,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内心世界三大矛盾的全面协调发展,既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内部的和谐,又要求形成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文化发展的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身就包含着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