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航路开辟后 ,欧洲人纷纷到东方活动 ,因而中日两国均与西方文化发生大量接触 ,出现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中国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建筑艺术、自然科学等 ,日本吸收了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绘画艺术、自然及社会科学、武器制造技术和生活习惯等。由于日本和中国政府先后实行闭关政策 ,这一吸收西方文化的高潮在日本和中国先后中断。本文对这一时期中日两国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作了全面考察 ,并分析了两国在吸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2.
中日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绵延的历史长河里,中国绘画一次次波及日本,使日本绘画从佛绘、唐绘、大和绘、汉画、障壁绘、浮世绘到日本画的演变和发展一直受到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同时,在吸收中国绘画以及西方绘画基础上形成的极具日本民族特点的日本绘画,也随中日文化艺术的交流在中国得以传播,并给中国绘画的理论、技法、创作、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转型、研究带来了不少启迪,为中国绘画艺术输入了诸多营养。  相似文献   

3.
中日集团主义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同为东方国家,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但是,由于地缘、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差异,中日两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集团主义。中国的集团主义主要体现为家族主义,而日本的集团主义则表现为"小集团主义"。战后,中日两国的集团主义都受到了诸多挑战,然而日本的集团主义已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了日本人无形的生活准则。相形之下,中国的集团主义却处于"内忧外患"的危机中。  相似文献   

4.
从透视看中西传统绘画审美观念的不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西方传统绘画有着不同的透视方法,中国画在其漫长的文化历史演变中形成了“散点透视”的审美观照方式,西方绘画通过自身的文化演变形成了“焦点透视”的观照方式。两种不同的透视观念来自于中西两民族不同的文化形态及审美意识。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是文人画,而文人画注重表现及创作主体情感的抒发,注重“自娱”,强调感性。西方绘画由于偏重于写实主义及对科学的崇尚,所以表达方式倾向于理性化。中西传统绘画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绘画是一种表现性绘画,而西方绘画是一种再现性方式。不同的透视观实际上反映出中西方审美心理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日本从古代文化到近代文化的演变是一段生动的历史,它正好反映出东西方文化在日本冲突与消融过程中的不同命运。在古代,中日两国作为东方形态的文化,它们之间既有着各自的民族特点,又有着十分丰富的交流。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因为日本文化是从中国借鉴来的,正如北欧人民同地中海地区人民具有共同的希腊—罗马文化传统一样。但是,这种状况到了近代却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它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冲击,日本文化逐渐同传统文化诀别,中国文化从整体上让位于近代西方文化了。这是历史使然?然而,在日本这样一个东方国家却变异得如此显著,  相似文献   

6.
和中国人相同,古代日本人的姓名结构也是由姓氏和名字组成,但是古代日本的姓氏文化有其独特性。「うじ氏」和「かばね姓」结合起来构成了古代日本人的姓氏。日本古代公卿贵族的姓氏多源自地名;中世武家的姓氏「みょうじ名字」也多源于地名。江户时代以前,日本人将「名字」作为表现家族由来的符号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1875年明治政府颁布《苗字必称令》以后,很多人应急随意地给自己起了「名字」。姓氏反映出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是以血统为纽带形成的宗法社会,而日本社会是以地缘关系组成的集团社会或等级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周昌松日本是我国的东方近邻。据文献记载,从公元前一世纪的汉朝时侯起,中日两国就开始了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两千多年以来,中日两国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但是在古代,基本上是中国文化影响了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学西方,欧美...  相似文献   

8.
世界绘画主要分为东西方绘画两大体系 ,东方绘画以中国画 (水墨画 )为代表 ,西方绘画以西洋画 (油画 )为代表 ,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 ,由于形成民族文化的因素不同 ,造成了中西绘画的差异 ,了解了中西绘画的这些不同点 ,有利于在各自的发展中 ,互相取长补短 ,创造出更加完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16世纪中叶以后至18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形成的西方新世界观念在中日两国传播。中国被动地接受了部分新世界观念,但更多表现为排斥西方文化及其世界观念;日本主动地吸取新世界知识,形成兰学思潮,世界观念得到了更全面、更深刻的发展。中日对新世界观念的回应是两国适应新的世界形势的重要表现,也为19世纪中叶以后两国历史不同的发展际遇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后期 ,中日两国因受西方的冲击 ,在外交近代化上表现出本质不同的两种取向 ,中国基本维持传统的华夷体系 ,而日本转变为近代外交体系。二者思想方式转变的不同与其在原华夷体系中所处的核心和边缘位势密切相关 ,中日两国正是基于对西学文野的不同认知 ,而形成了相异的对外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作为中国近代维新运动的先驱,通过在意大利游历中对西洋绘画艺术历史发展的思考,以及对中国画的整理分析,他认识到西洋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到中西美术融合的必要,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合中西为大家”的主张,极力呼吁中国画的变革,期望在新的时代出现新的绘画形式、新的创造者。他的国画变革观形成于民族危亡的动荡时期,着眼于变革创新的精神,与其变法思想紧密相联,反映出当时有代表性的西洋观,表现出一种较开放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为当代工笔画的复兴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工笔重彩艺术在新的语境下重现生机。但因为艺术家多有着迫切的发展心理,在国门突然大开的同时缺乏相应的理论引导,故此在对异域艺术因素的借鉴上产生了盲目性。由于创作上缺乏对传统的承接,使中国画的民族性受到了忽略。工笔重彩画作为传统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因此,艺术家既要借鉴其他画种的长处,又要保持民族性;既要发扬民族传统精髓,又要表现时代特征,只有这样,中国重彩艺术的未来才会既有现代感,又能表达画家个性,并且在本质上是属于中华民族的。  相似文献   

13.
日本庭园与中国园林和绘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自汉唐开始 ,日本输入中国园林文化 ,最初形成池泉园 ,再结合国土环境 ,创造了枯山水 ;在宋元时期 ,中国画风对日本影响极大 ,一批绘画造诣精深的造园家把中国绘画艺术融入日本园林之中 ,在室町时代产生、发展和成熟了书画式园林风格。书画式庭园是用枯山水的形式表达的 ,最初是立式枯山水 ,后来发展为平立结合的枯山水 ,最后成为平式枯山水  相似文献   

14.
面对蔓延开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中国油画能否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该如何展示出本民族的特色?本文综合了中国当代几位画家在风景油画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从而总结出写意风景油画自身独具的某些特点,这些特点使它们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彰显出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起到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观音本是印度佛教中的一位男性菩萨 ,但在佛教的中国化过程中 ,变为了何友晖     一位女性菩萨 ,并在中国普通民众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这一方面缘于观音菩萨随类度化的 中国化的观音性别以女为主的原因初探           积极无条件关注暗合了人类长期进化过程中的女性情结 ,另一方面中国民众的苦难和中国本土文化对男女社会角色的限定使得民众需要把男性的观音改造为女性菩萨。而印度宗教人物画像的传入和中印绘画的不同使得中国民间艺术家或各按自己的意念或对印度的画像进行中式改造 ,并在流传过程中最终形成女性的定式。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画坛,北京画派与海派、岭南派鼎足而立,是一个有影响的艺术流派,也是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记述一些在当时北京画坛影响比较大,但由于时间的久远,逐渐被淡忘了的画家,以使这些对北京文化繁荣做出过贡献的画家,不致被后人忘记。北京画派在中国绘画的长期演变中,在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争相涌现中,始终占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山水"是一个抽象的文化概念,给人一种超然的审美享受。中国山水画所描绘的既是真正的宇宙自然,又是最高尚纯化的人格世界,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其理性之纯,是返璞归真后的艺术真实,其境界之美,是山水画家的个性与灵魂传达出的生活神韵。中国人要做中华文化之美的传承者,就必须回到创生中国画的文化母体里修养身心,寻求祖先精神智慧的启迪,领悟这个优美民族超然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印画家的交往始自泰戈尔、高剑父和徐悲鸿。1924年,泰戈尔和鲍斯访华,与中国艺术家近距离接触,对近现代中国绘画有了全新的认识。1932年,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访问印度,临摹阿旃陀石窟等佛教遗址,探索印度绘画的美学元素,与泰戈尔等艺术家展开艺术对话。印度之行归来,高剑父的画风明显受到印度佛教艺术的影响。1940年,徐悲鸿应邀访问泰戈尔创办的圣蒂尼克坦艺术中心,受印度美学启发,形成独特的绘画艺术风格。近代中印画家之间的艺术对话,促进了中印美术的深层交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汉字词早在1000多年前就传入日本,直到现在还在大量使用.纵观中日词汇交流的历史,根据其特点,以19世纪为限,可以分为2个阶段.19世纪前的中日词汇交流可以说是由中国到日本这样一个单方面传入.19世纪以后中日词汇的交流比较特殊和复杂,有交织之处.本文围绕西方传教士的汉译书籍对日语词汇的影响为中心对这一时期的中日词汇交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元代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以“元季四家”为代表的文人画家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成就的山水画境,在创作中以情构境,缘心立意,以笔情墨韵抒发人生信守和志向,表现出飘逸洒脱的生命意趣,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