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毋庸置疑,现阶段的中国进入了利益分化时代,对利益分化中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值得深入研究.地方政府是一个有着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人,在财政压力和政绩冲动下,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的身份可能被加强,在行为中会不自觉地扮演"推进利益分化角色".因此,必须研究、探讨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寻求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历史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单向性"政府行为开始被人们广泛怀疑与反思,我国政府行为必须进行调整与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导致的政府"经济人"行为的蔓延,具有一定的内在逻辑。"经济人"动机下的地方政府行为扭曲表现为:地方政府往往以单一发展目标取代系统发展目标、政府行为目标与公众需求目标开始背离、政府宏观目标与官员微观需求目标开始分离、利益机制与责任机制开始分离。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地方政府的行为价值取向必须转型。地方政府行为纠偏的对策主要包括:重塑政府行为价值理念、重新定位地方政府职能、建立地方政绩科学化考评机制、培育社会力量并增加社会参与度、建立地方政府责任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假定地方政府是"仁慈型"政府的前提下,从"经济人"假设出发,分析皇权统治中,中央政府通过激励机制使多任务代理下的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的指令行事,使其从"社会合意"型政府向"中央合意型"政府转变,成为中央保证江山长治久安、谋求财政收入最大化的工具。并分析了在皇权统治下,地方公共品供给不足、乱收费等现象产生的内生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在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关于经济主体是具有"完全理性"还是"有限理性"的争论。经济学家关于"经济理性"概念的理解深受"哲学理性"的渗透和影响。古典经济学受西方唯理论认识论的影响,强调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人"在主体上都是具有完全的认知理性的、对经济现象的掌握具有完全信息的"理性经济人"。现代经济学在对古典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学说不断的质疑与批评过程中,创立了"新理性经济人"学说,一直发展到今天,成了现代西方经济认识论中关于经济人认知理性的主导性观点。  相似文献   

5.
周健 《兰州学刊》2013,(3):98-102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随之提高,房价上涨是正常的现象,但目前我国房价的涨幅已经超过了与之相适应的收入水平。为此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来平抑房价,然而却总难达到预期效果,即使是有回调的迹象,也是理论上和表面上的,难以从实质上改变,而且还会面临着大规模报复性反弹。而此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的"伪"作为与执行不力。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制定的政策忽略了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经济人"特性,而成本——收益间的衡量是经济人做出行为选择的主要依据。因此,从地方政府的成本——收益角度出发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犹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体制转轨时期政府的"经济人"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学术论坛》2004,4(4):42-45
转轨时期政府"经济人"现象的表现有:政府官员及工作人员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政府各级部门及地方对各自利益的追求;政府组织对各自利益的追求。控制政府的自利性关键在于健全行政责任制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经济人"范畴是否具有道德性的问题众说纷纭.实际上,理论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要弄清理论上的"经济人"是否具有道德性质的问题,必须首先考察现实历史中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人"的道德状况,我们看到,现实的"经济人"的道德状况经历了一个阶段性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8.
论"政府经济人"及其对政府执行力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勇波 《社会科学家》2008,1(5):118-121
政府人员有着追求利益"政府经济人"的特性和倾向.一方面,"政府经济人"追求利益的本能可成为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动力;另一方面,"政府经济人"不当的利益追求行动也会对政府执行力形成制约作用.因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建立利益激励机制、建立法制约束体系、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等来约束"政府经济人"的不当利益追逐行为,促进政府执行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应当更深刻地认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从特定的道德角度且依据生产力标准和社会进化论的观点评价,人的自私观念并不都是丑陋的;同时,人的"利己心"与商品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对人的本质的揭示还称不上足够深刻——因为,他的"经济人假设"以及"道德人假设"没有阐释存在于人们"利己心"、"同情心"背后,决定人们"利己心"、"同情心"的深层致因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思想是对"经济人假设"、"道德人假设"理念的升华,是对人的本质属性的最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10.
“以级别定权力”:地方政府“升级锦标赛”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级别定权力"的权力设定模式下,地方政府"升级锦标赛"背后,折射出的是地方政府之间在权力市场上的竞争与角逐。地方政府竞相晋级会给地方治理制造诸多问题和麻烦。因此,有必要从法律层面赋予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与其实际发展情况相匹配的权力运行空间。在给地方政府设权时,不仅要考虑行政级别因素,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行政建制单位的性质和地方政府治理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1.
“鬼城”现象在当今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不断蔓延,广受公众诟病.由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出于政绩考虑放宽土地审批、出于腐败官商的需求、整体规划的缺陷、高房价使刚需人群买不起,以及投机炒房和选择投资渠道,加上金融行业的推波助澜等原因,造成“鬼城”在中国普遍出现.为此,中央政府应当强化“国五条”的执行力度,建立房产信息系统,对于目前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模式、房产税收制度、住房供应模式以及金融系统进行改革;地方政府务必改变过度依赖房地产的经济发展模式、缩小贫富差距;房产商则应对项目开发进行合理定位和科学规划.三者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我国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财政分权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内涵表现为地方政府竞争和地方政府治理两大特征。分权下的地方政府因其产权的缺失及"经济人"的特性,为了争夺资本,扩大投资规模,竞相展开财政竞争,将公共资源优先配置在能带来更多利益的基础设施等经济建设类投资,从而忽视非经济性公共品及公共服务的投资;而为了顺应财政分权改革及地方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为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努力改善政府治理结构,提高政府治理水平,从而起到改善非经济性公共品及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的行为是为己利他。以此为视角,能够合理地阐述食品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为,即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生产者、政府、消费者三方制衡的结果,在政府监管力度、消费者关注程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利他守信是企业获得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经营城市和城市开发的背景下阐释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认为在房地产市场上,政府是土地的供给方,也是规划和配套、监管和规则的组合供给者,作为具有谋利化倾向的市场多元供应主体,政府与开发商理所当然结成合法性利益关系,这使得房地产市场上业主群体的维权行为遭遇来自地方利益群体的自我保护机制的阻碍,如信息不对称、媒体失语和政府部门的不作为等,从而导致现阶段房地产市场业主维权困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有其内在的政治逻辑,这一政治逻辑就是大举债——硬发展——政府扩权——大举债。硬扩权是地方政府热哀举债发展的政治因果,而举债发展是地方政府绕开体制强行扩权的捷径。由此引发的政治风险是纵向政府间的博弈日益硬化。因而,分析和治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不能仅仅囿于经济视角,还需要从政治视角寻找解方。循着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政治逻辑,当务之急需要采取疏堵结合的两手政治举措,即一手改善对地方政府的授权,一手强化对地方政府财政责任的硬约束。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府治理产业集群的理论解释和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是地方政府作用于产业集群的有效方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表现。地方政府治理产业集群基于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一般经济职能和其“经济人”特征。地方政府治理产业集群的路径有二:从政府强力干预到多元化治理;从依靠市场自发力量、政府参与到多元治理。  相似文献   

17.
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以来,我国产业政策绩效较低,主要原因是产业政策实施机制不健全。其中地方政府行为是影响产业政策绩效重要变量。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由于地方政府具备“经济人”特征,地方政府都倾向不执行中央制定的产业政策,从而导致我国产业政策绩效偏低。因而,必须矫正地方政府行为,完善产业政策实施机制,才能提高我国产业政策绩效。  相似文献   

18.
改革房地产税制 重构地方主体税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分税制实施后,省级以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严重不对称,地方政府无主体税种,省级、地方税收结构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和趋同性.按照分税制理论和国外经验,房地产财产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收来源.我国房地产税制改革的目标是优化房地产税制结构,降低房地产流转税负,提高房地产保有税率,把课征重点从房地产流转环节移向房地产保有环节,逐步将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负提高到占房地产税收的50%左右,逐步将房地产财产税(物业税)培育成为地方的主体税种.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倾向及矫正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部分地区出现了盲目跟风、形式主义等政绩化倾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会带来与当地经济发展脱节、难以带动农民致富、甚至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等不良后果。导致政绩化倾向的主要原因有地方政府的"经济人"属性、官员晋升考核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职责界定不清等。因此,应采取措施从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念、完善官员晋升考核制度、科学界定地方政府职责等方面加以矫正。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热的原因有许多,其中政府公共政策是导致房地产热持续和升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政府公共政策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而积极支持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是许多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土地转让费和契税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地方政府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房地产获得了许多行政事业收费或行政管理收费;地方政府的官员个人的政绩已经与房地产紧紧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