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科学为对象的科学学,现在已经为人们所重视了。有没有以哲学为对象的科学呢?当然有。这就是哲学学。但是,这门科学还需要我们努力研究,才能建立起来。在历史上出现的任何一个哲学体系,不但要阐述自己哲学的观点,而且要说明什么叫哲学,它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等等。越是后面的哲学体系,越要回顾以往的哲学,  相似文献   

2.
为严格规定哲学学的学科定义,我们应当从哲学学与关于哲学的其它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入手,明确哲学学的特定对象、研究角度、方法及其主要内容。哲学学,就其字面意义而言,就是关于哲学的学问。然而,哲学学的学科定义不能仅仅根据其对象来规定。因为还存在着其它一些以哲学为对象的学科,它们与哲学学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而构成了一个关于哲学的学科群。在这个学科群中,各门同以哲学为对象的学  相似文献   

3.
8月30日上午,广州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了—次学术报告会,邀请广州中一烟厂第二车间主任、工人哲学小组组长、广州哲学会理事杨庆同志和中一烟厂女工胡珍同志分别作了“我们怎样学哲学”、“学哲学的收获和体会”的报告。这是广州哲学学会成立之后举行的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创建于 195 8年 ,1998年更名为哲学与行政管理系 ,2 0 0 0年更名为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学院下设三个系 :哲学系、行政管理系、社会学系 ,五个本科专业 :哲学专业、行政管理专业、政治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学专业。现任院长为何颖教授。哲学专业有教师 3 5人 ,其中教授 18人 ,副教授 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5人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 10人。有四个硕士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美学。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方向为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国外马克思主义学、发展哲学、文化哲学 )和中国哲…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说过,哲学变革是政治变革的先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变革自己的某些形式。改革需要哲学,哲学也需要改革。因此,在我国面临伟大变革的时代,来探讨哲学的改革问题,不仅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6.
简论哲学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论哲学与科学□马智杨文强作为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真切地感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中所经历的种种变革和命运。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人们对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态度的变化。想当年,哲学是多么地崇高和神圣,所有的一切都要到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我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学说的研究日趋活跃。大量论著的相继问世,使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社会哲学作为哲学与具体社会科学的“接合部”,是一门新兴的哲学应用学科,近两年虽然时有相关的文章出现,但总的说来,对社会哲学的研究尚不系统和深入。因此,加强社会哲学研究,构建社会哲学的整体框架,就成为摆在广大哲学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山东省哲学界的部分同志,出于共同的爱好和愿望,以社会哲学学科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为己任,组成课题组,发挥整体优势,联合攻关,力争在两三年内拿出一部高质量的《社会哲学》著作。下面发表的一组笔谈文章,就是他们在社会哲学学科建设方面的初步思考。但愿能够得到全国学术界同仁的关注和支持,并欢迎大家赐稿参加“笔谈”。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 ,社会哲学显然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界的重大热点之一 ,个中缘故显然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结构转型密切相关。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结构转型是一项伟大的前无古人的社会改革事业 ,它必然需要深刻的社会哲学理论加以引导 ,因此 ,社会哲学在今天成为一门显学是再自然不过了。近几年来关于社会哲学的新思想可谓新说迭起 ,甚至有些学说已成系统 ,几成一大流派 ,如南开大学的社会哲学研究就是如此。然而综观全貌 ,就会发现 ,迄今为止 ,国内所有的社会哲学研究还始终徘徊在对个别社会哲学问题及个别社会现象的探讨与思考上 ,真正独立的社会哲…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精神文明学,有其内在的哲学基础。对精神文明表现的各种现象进行哲学提炼,构成精神文明学的哲学现象学基础;对精神文明发生的内在机理和机制进行哲学研究,构成精神文明学的哲学发生学基础;对精神文明存在的诸多形态进行哲学抽象,构成精神文明学的哲学形态学基础;对精神文明发展的生态条件进行哲学辨析,构成精神文明学的哲学生态学基础;对精神文明创新的多种价值进行哲学概括,构成精神文明学的哲学价值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实现综合创新,涉及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通约性问题。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而言,在社会功能层面,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在学理层面上,二者则具有可通约性,但这种可通约性是有限制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的。目前,如何使马哲与中哲通过对话达到可通约,其理论研究的语境仍不成熟;话语的先前设定问题影响到通约研究的深入;寻求马哲与中哲通约的思想文化基础尚不充分。因此,做好马哲与中哲通约问题的研究,是实现马哲综合创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科学体系,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科学学说的理论基础。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更好地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全党进行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2.
贾红莲 《东岳论丛》2004,25(6):18-23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实现综合创新,涉及到与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通约性问题.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而言,在社会功能层面,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在学理层面上,二者则具有可通约性,但这种可通约性是有限制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导的.目前,如何使马哲与中哲通过对话达到可通约,其理论研究的语境仍不成熟;话语的先前设定问题影响到通约研究的深入;寻求马哲与中哲通约的思想文化基础尚不充分.因此,做好马哲与中哲通约问题的研究,是实现马哲综合创新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西方思潮的冲击,受到了诸多诘难。马克思主义哲学被“边缘化”的趋向日益明显。马克思主义哲学还能够被称为“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旗帜”吗?还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吗?如何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问题被提到了日程。针对该问题,国内的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本文试图将近几年来学界的研究新动向做一系统探讨,以期对推进该方面研究有所助益。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研究的历史语境马克思主义哲…  相似文献   

14.
历史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我革命意识。哲学不仅是"思想之哲思",而且是"现实之哲思",因此,应立足现实,将现实问题上升为哲学问题。要重视哲学基础理论和逻辑思维研究,克服经验主义。要拓宽知识面,改变知识狭窄、学识浅陋的现状,在综合中创新发展。哲学不仅是智慧之学,而且是自由之学,因此,哲学家只有确立独立人格,坚持自由精神,才能创立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新哲学。  相似文献   

15.
上海辞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是一本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名词术语、人物、著作及其历史、发展,和反映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的专科辞典。它既是《哲学大辞典》的分卷之一,也是国内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科辞典。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这种专科辞典应  相似文献   

16.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界发生了令人欣慰的新变化。以改革为背景,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通过对原来教科书体系为代表的教条主义的批判,重新从马克思哲学的“本文”的诠释中,发掘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体系。这就产生了实践唯物主义话派。不论是实践本体论,或实践哲学、实践唯物主义、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都把实践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充分肯定了马克思所完成的哲学变革,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充满生命活力和…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哲学论坛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忽视了人的现实存在,提出要建立以人性主体性为中心的哲学,即所谓“‘人性’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念。”断言要把哲学基本问题建立在人性主体性上,亦即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并不是前引观点作者“新发明”,而是存在主义者海德格尔人学的变种。 海德格尔认为,传统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常常把认识看成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运动,这是受“理智主义”的影响,依他看来,哲学认识应当从“本质”到现象的直观,研究人的“存在”这个哲  相似文献   

18.
在论及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时,比较多的同志都持有这样的观点,即: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就是历史唯物论,二者是一回事,是不同的名词但包含着完全相同的内容。而他们所理解的内容,主要就是现行哲学教科学中关于历史唯物论体系的几大块内容。对于此种观点,我不能同意。那么,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到底如何?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认识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发展?如此等等,需要我们给予回答。本文试就上述几个问题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1月20日上午,广东省六十多位哲学界人士欢聚一堂,隆重举行为我省七十岁以上高龄的哲学家、老教授祝寿,并庆祝《现代哲学》创刊一周年。这批被祝寿的老哲学家共有十四位,年龄最大的已达八十八岁。出席祝寿会的老哲学家有八位,他们是:李日华(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哲史教授)、史丹(华南工学院自然辩证法教授)、陈玉森(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哲史教授)、林伦彦(华南师范大学皙学所中哲史教授)、李又华(广东省高教局中哲史、印度佛学教授)、杨沛荪(中山大学哲学系逻辑学教授)、丁宝兰(中山大学哲学系中哲史教授)。老哲学家聂菊荪、何思贤、杜雷、周辉、龙世雄、毛雍如等六位因病或因事未能出席。盛会由广东哲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嵘教授主持。广东省社科联主席、省哲学学会会长张江明代表省社科联和广东哲学界向十四位寿星们祝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中期,在毛泽东同志的一系列讲话的直接推动下,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乃至其他各行各业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史称工农兵学哲学用哲学运动,人们习惯称为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特点之鲜明,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壮丽篇章,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