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2 毫秒
1.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刘大白是早期白话诗的代表诗人,也是继鲁迅、周作人之后越地最有影响的现代作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共创作了800多首白话诗和近400首旧体诗,此外还著有《旧诗新话》《白屋说诗》《白屋文话》和《中国文学史》等六部文学论著。刘大白在文学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他为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学界既没有对他给予应有的重视,也没有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至于刘大白研究成为中国现代作家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盲点。  相似文献   

2.
在朱熹对《诗·魏风》和《诗·唐风》的解读上,包含若干异乎前说的新成就。一,他有着《魏风》、《唐风》实为“晋风”的思想,以及“晋风”风格取决于晋之地理环境的文学风格理论。二,他在“晋风”阐释史上最早提出了《蟋蟀》和《山有枢》为唱和之诗的观点,这是《诗经》学史上的新创见。三,他否定了毛《序》为代表的汉唐旧说关于“晋风”主旨上的“刺”诗说,将某些篇章读为表现衰乱之世士子心态的诗篇。当然,所有这些新成就,和朱熹在整个《诗经》学思想上的新突破又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3.
清代大戏曲家洪昇以其创作的传奇《长生殿》笼罩一代,奠定了他在戏曲文学史上的地位。而洪昇在康熙年间却是以诗知名的,也正是因为他有深厚的诗文功底,才创作出了不朽的巨著《长生殿》。本文从其师毛先舒对他的教诲及对其创作的影响的角度,来考察洪昇取得如此多方面文学成就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其他倡导者而言,周作人对基督教文学,特别是《圣经》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欧洲文学史》、《艺术与生活》、《谈龙集》、《谈虎集》等多部著作中均有深入的探讨。他的主要观点是:一、《圣经》的中译本是中国最早的欧化的文学的国语,对中国语言的改造能够起到帮助作用;二、《圣经》里的牧歌及恋爱诗在中国很少见,可以帮助中国的新兴文学衍出一种新体;三、西方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基本上都从基督教精神出来,非常值得注意和研究。五四前后周作人在翻译、介绍、研究西方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同他对《圣经》的研究关系很大,于此得益非浅。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其他倡导者而言,周作人对基督教文学,特别是《圣经》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欧洲文学史》、《艺术与生活》、《谈龙集》、《谈虎集》等多部著作中均有深入的探讨。他的主要观点是:一、《圣经》的中译本是中国最早的欧化的文学的国语,对中国语言的改造能够起到帮助作用;二、《圣经》里的牧歌及恋爱诗在中国很少见,可以帮助中国的新兴文学衍出一种新体;三、西方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基本上都从基督教精神出来,非常值得注意和研究。五四前后周作人在翻译、介绍、研究西方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同他对《圣经》的研究关系很大,于此得益非浅。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在词坛中独树一帜。本文以《一剪梅》为例,展示了其词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清代嘉道之际著名的史地学家徐松,其文学成就的研究至今阙如,这与其久负文名的实际状况极为不符。文章就徐松的文学成就、《新疆赋》的文学特点,进行了论述,初步揭示了徐松在楹联、诗、文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新疆赋》在篇幅、结构和内容、形式、语言以及句式等诸方面的文学特点,从而彰显出徐松作为文学家尤其是赋家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8.
对藏族格言诗翻译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传播藏族文学的成就.藏族格言诗汉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萨迦格言》、《格丹格言》和《水树格言》三部作品上,主要汉译者是王尧、次旦多吉、耿予方等.藏族格言诗英译主要集中在《萨迦格言》,其英译者主要是国外译者并且都笃信佛教,以传播佛教教义为己任.《格丹格言》和《水树格言》尚未发现国外英译本.把藏族格言诗作为文学进行英译是一种翻译学术研究,也是一种对外宣传,还可以看作是文学外交,对促进民族团结和国内外社会和谐作用重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学衡派与新文化派观点对立,以《学衡》与《新青年》为平台展开激烈论战.1939年,学衡派主将胡先骕与英国汉学家哈罗德·阿克顿在《天下月刊》合译《东坡诗九首》,以精湛的译笔向世界呈现了中国文学经典之作.阿克顿欣赏中国古典文学之美,并立志与胡先骕等中国学人向西方翻译中国文学经典,他对比古诗与新诗的创作成就,反对新文学在创作中尽弃文学传统.而陷于"南北之争""二胡之战"的胡先骕,则认为新文学脱胎于古典文学,他以《学衡》《天下月刊》为阵地发声,力证新文学对古典文学应取传承借鉴的态度.胡先骕与阿克顿对苏轼诗的合译,以古韵为鉴、古今并举,旨在提出新文学与传统文学互鉴共存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李商隐不是一个散文家.他的创作成就主要体现于诗,其次是骈文.他的诗和骈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以骈文手法入诗是形成李商隐诗歌独特艺术风格的极重要原因.人们有鉴于此,在研究李商隐时,便把注意力集中于他的诗和骈文上.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要全面地理解一个作家,评价他的创作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们应该顾及其全人、全部作品.李商隐的散文作品虽然为数不多,今天能看到的仅二十篇,但质量颇高,几乎篇篇可传,而且都能从一个角度反映李商隐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因此值得我们重视.宋·谢采伯在《密斋笔记》中写道:“李义山作《李贺小传》、《白乐天墓碑》、《刘叉传》,文体奇逸,不应止取其诗.”他在这里拿来与玉溪生诗对举,以为不可忽视的,就都是李商隐的散文作品.《唐文粹》编者姚铉厌恶骈文,其书“尽黜俪偶”,对李商隐的骈文亦不例外,但对他的散文却特赐青睐,收录了十五篇之多.从前人的言论和做法,我们当可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穆木天散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穆木天是在西方浪漫主义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里浸泡过的,他钟情于象征主义。他的《谭诗》和《什么是象征主义》等论文是对象征主义的感情描绘和理论阐述,具有无可争辩的理论与史料价值。他提倡纯诗,追求艺术美。他的《旅心》从内涵到外延都显示了象征派的品格,但不朦胧不晦涩,易被人接受。加入左联后,他是中国诗歌会的主要成员,其诗风转入大众化、民族化。《流亡者之歌》美学价值降低了,但比其他诗歌会成员的视野开阔一些,题材重大,代表了现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阶段,一种流向。穆木天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业绩必将是他的关于象征主义的诗论和创作;而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尚待人们去开掘。  相似文献   

12.
元代江西庐陵诗人刘诜诗歌成就突出,今有《桂隐诗集》传世。刘诜的诗风豪逸,整体有着大气的特点,虽然格律工整,但诗情向上,这从其律诗首尾两联的笔法中也可以见出。他在论诗诗、论文诗中表达出一些诗学观点,也透露出其为诗崇尚豪放大气的特点。这与元代的整体社会气候和文学风尚是相一致的,同时也是庐陵文人讲求真性情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文学成就最为突出,是诗的哲学,也是哲学的诗,历来倍受文人的青睐和赞赏。就《庄子》看来,其受楚国文化的影响最为明显,最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楚人尚巫风俗对庄子的影响;二是楚国社会及山水风物对庄子的熏染。  相似文献   

14.
宋代苏颂(1020—1101年)的主要成就是在科技方面。他领导研制的水运仪象台,撰著的《新仪象法要》,组织编绘的《本草图经》,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他在这些方面的贞献,造福其后的历代人民。但从收入《苏魏公文集》的诗、序、札,乃至制文、奏议、墓志中,可以看出苏颂在文学上的造诣也是颇深的。由于家庭的熏陶,幼年早慧,苏颂卓有诗才。其诗歌作品可与其《文集》中其他文字及其传记对读。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问题,对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苏颂,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反映其仕途变迁、平日交游、两度使辽时期的诗作,都是他生活履历生动形象的写照。如《感事述怀五言一百韵》是  相似文献   

15.
一休宗纯以其桀骜不羁、善针砭时弊的诗风在日本五山文学中独树一帜,而他的癫狂生涯直接影响着他的诗歌风格与主题。在介绍其癫狂生涯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他的讽刺诗、风流诗以及自赞诗,并探寻其汉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6.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辙的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但他的诗也不乏特色,而对苏辙诗的研究却甚不多见。在苏辙诗中,熙宁元丰变法时期的作品是其精华所在。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辙诗可分为前后两期,彼此不同而又一脉相承,都表现了政争中不屈的精神。苏辙诗在艺术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北宋中期文坛,受政治变法的影响,其主流可说是变法时期的文学。苏辙诗又一次证明了当时文学的这一特质,他的诗是变法时期文学的一页。论苏辙诗兼论当时文学的性质,就是本文写作的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与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两家 ,不仅文学成就显赫 ,在经学研究方面也有很深造诣。他们生活年代前后相继 ,所处的北宋文化社会背景基本相同 ,而他们的《诗经》研究却有很大差异。本文首先阐述二人《诗》学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 ,然后从三个方面分析其《诗》学研究的差异 ,最后阐述其《诗》论的共同倾向及一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8.
纪昀诗文创作成就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昀一生在文学、学术历程上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三十岁以前,讲考证之学,并作了一些古文、词赋;三十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五十岁后领修《四库全书》,复折而讲考证;六十六岁以后,撰《阅微草堂笔记》。从成就上来看,纪昀的文学成就主要分为两方面:文学批评成就和文学创作成就。他的文学批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撰写的《四库全书》提要,以及他点评的《文心雕龙》、《苏轼诗集》、《李商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也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诗人。但长期以来,人们很少谈他的诗歌,他也未给自己编过一本诗集,这真是件憾事。 朱自清的新诗作品并不丰饶,而且多数作于青年时期,但他一生与新诗有不解之缘。从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九日他创作第一首题画诗《睡吧,小小的人》开始,他先后在《新潮》、《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小说月报》、《诗》等报刊发表了六七十首诗作。一九二一年他参加了文学研究会,次年创办中国第一本诗刊《诗》,由朱自清和刘延陵、俞平伯,叶圣陶主办。一九二二年,文学研究会出版了文学丛书之一《雪朝》,内收八位诗人作品,公推朱自清首席。后又编成诗、散文合集《踪迹》。此后,他潜心新诗理论研究,写了许多有价值的诗论。《新诗杂话》一书是他研究成果的集萃。与此同时,他仍不断受诗兴趋遣,写出一些新诗。  相似文献   

20.
傅斯年关于《诗经》方面的论著主要有《诗经讲义稿》、《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以及《宋朱熹的<诗集传>和<诗序辩>》等。在这些论著中,他将《诗经》看作是先民之民间文学作品,这对于打破经学传统,从而推动《诗经》学研究的现代化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他在《诗经》产生年代的考定上提出了四条路径,使得《风》、《雅》、《颂》中各篇章的时代界定更加确当,从而推动了《诗经》产生年代研究的深入发展。在他看来,孔子并没有删《诗》,只是对其中的《雅》、《颂》作过编辑和整理。这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孔子和《诗经》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他对《诗》学的梳理,既重点突出,强调了《毛诗》和朱子《诗》学,又新见迭出,如对三家《诗》异同的论述、对《毛诗》来源的论述、对《毛诗》战胜三家《诗》原因的探讨、对朱子《诗集传》特色的归纳,都有异于常人之处。这些观点不仅充分展示了傅斯年研治《诗》学的成就,而且对近代《诗经》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