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族共和”是孙中山在辛亥革命爆发后担任临时大总统期间,提出的解决当时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当时孙中山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这一基本原则虽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到1920年以后,孙中山便扬弃了它,但作为当时孙中山民族主义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国内民旗问题的纲领,孙中山主张的“五族共和”是有着深劾的历史背景的,同时在我国民族关系思想史上也应有一定的历史地位。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了解孙中山这位“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思想,对于我国民族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各民族间的关系历来就是国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辛亥革命时期也不例外,在此期间,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起民族主义的旗帜,领导各族人民广泛开展“反清”武装革命,努力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在他们的革命意识中,争取民族解放是这场革命的重要目的。因此,正确把握这一时期国内民族问题的趋向,是关系这场革命的性质和影响这场革命能否推翻清政权,实现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理想的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形成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他们迫切要求挣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束缚,改变现状,寻找新的出路,争取国家的富强前途和民族的独立地位.在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的浪潮中,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代表,即革命派的出现,为二十世纪初中国革命形势打开的了新的局面.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杰出的代表是孙中山.正如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527页)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的民族观是被压迫民族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于1924年前后形成完整的观点体系,是三民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它含有许多非科学的解释,但在政治倾向上体现了民族革命与民权革命的统一,适应了中国革命的潮流。在中国近代史上和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划时代的地位。新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的民族观产生了新飞跃,在反帝为首要任务和民族自决原则上,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上达成一致。其民族统一与国家统一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面前,认清了清王朝的反动实质,提出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专制统治,以美国为榜样,建立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使中国走向近代化。这一救国方案的悲剧命运已为实践所证明。而且,从理论上说,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也不是中国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必然要求。木文力图通过对资产阶级革命派议会政治主张的背景、具体内容的历史回顾,提出较为恰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从晚清到民末,联邦制在中国踯躅五十年。它伴随着中国资产阶级,共同经历了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北洋军阀与南京政府统治的悠长岁月,尽管未能在中国实行,但帮助中国人认识了这一有着生命力的国家结构形式,丰富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促成孙中山均权思想的完成。中国是一个政情民情复杂的大国,它对政治制度的要求具有包容性与适应性。为使多民族、大地域的中国长治久安,从孙中山到中国共产党都对各种民主政体进行过考察。其中关于联邦制的探索,孙中山始于清末,止于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则从诞生之初直到抗日战争。而从联邦制在中国的五十年全程看,资产阶级始终是联邦制的主要关注者,其间成败兼具,毁誉互见。本文试就中国资产阶级探索联邦制的历史作一些粗浅的评介。  相似文献   

7.
简论义和团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运动是一个大的转折。它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当时的民族工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从那时起便逐渐结束了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统治地位,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便成为时代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试论孙中山的人文精神周可真从孙中山一生的实际行动来判断.他无疑是一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但从其思想意识方面看,他则是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孙中山的人道主义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上。这个口号,固然是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那里...  相似文献   

9.
一、引论伟大的爱同者、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生当中国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都很严重的时代。由于孙中山能够较为正确地观察到当时中国危机的症结在于清朝政府的腐败,因而他得出救国必革命的结论,并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把中国历史推上一个新时期。在“五四”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又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孙中山等为杰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改造中国,振兴中华,要求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在他们的政治思想中,民族革命包含反清、反帝两个方面。爱国救国,必须反清、反帝。反帝爱国是先进的中国人走上革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就是孙中山政治思想中一个有价值的部分。本文就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提出粗浅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同志们。(一)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规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与南北议和谢冰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结束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进行的一次伟大革命运动。但由于革命者自身的弱点和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致使这场革命虽推翻了清王朝,但革命的根本目的并未达到。本文拟从孙中山与南...  相似文献   

13.
廖仲恺传略     
廖仲恺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孙中山的亲密战友。他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起过积极作用,在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完成中国国民党秘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合作的事业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革命活动,是和孙中山对于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孔斯坦与孙中山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对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分别提出了君主立宪和民权主义的政治主张,但孔斯坦的君主立宪思想受到当时法国及西欧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欢迎,而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却陷入了历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廖仲恺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左派领袖,中国共产党的挚友。他一生跟随孙中山先生不屈不挠地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拟就廖仲恺的政治思想作一浅论,从而探讨廖仲恺对孙中山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廖仲恺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形成过程。一对三民主义的阐述和发挥,是廖仲恺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有许多独到之处。(一) 旗帜鲜明的反帝思想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以反清和反帝为主要内容,它的完善经历了从旧民族主义的反清、反军阀到新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纲领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廖仲恺和孙中山一样,不断地探求着救国的道路。外患深重、民族危亡的近代中国社会状况,决定了中国民主革命要走救国富强的道路,反帝是首要任务。然而,由于清朝成了“洋人的朝廷”,成了一切矛盾的焦点,所以当时的革命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一一年十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一九一二年一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资产阶级教育家蔡元培被任命为教育总长。三月,孙中山被迫辞职,四月,临时政府北迁,袁世凯窃据了临时大总统职务,蔡元培仍在唐仪内阁中担任教育总长。七月,他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辞去了教育总长的职务。蔡元培在任职期间,怀着对资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满腔热情,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坚决改革清朝的封建主义教育,积极创建和发展资产阶级的教育事业,在我国奠定了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也是近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前期(“五四”运动以前)的进化论唯物主义,既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进化哲学的继承发展.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概括.它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无产阶级哲学的诞生准备了思想土壤,从而成为我国古代气一无论的朴素唯物主义向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过渡的一个环节.本文仅就孙中山进化论唯物主义的这一历史地位作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统一战线思想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比较科学地初步回答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团结和依靠的力量以及革命的领导阶级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关于统一战线思想的突出代表。  相似文献   

19.
一、孙中山和列宁在共产国际成立前就有了联系,第一次把中国革命同俄国十月革命联系起来。共产国际成立后,不断派出自己的代表同中国国民党联络。这些代表经过考察,正确估计了国民党的力量和影响,帮助孙中山同苏俄结盟,推行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战略。 1920年7月,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列宁发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正式提出了共产国际应当与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的策略思想。会后,列宁派魏金斯基为驻中国代表,以同孙中山联系。同年11月,经陈独秀介绍,魏金  相似文献   

20.
会党元素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武装革命中地位举足轻重,学界对它却多有否定。其实,借助会党是自然的现实选择,并非脱离群众的军事冒险;孙中山及革命派对会党进行了改造,尽管也存在一些不足;1908年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新军身上,不过会党在这一阶段仍然是革命中坚,该阶段应该视为新军+会党阶段;所谓"输入式"革命的观点,乃是对孙中山武装革命中的会党元素的漫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