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过去,美国社会一贯盛行个人主义,所谓“自我的一代”。那时,人们之间缺少关心,缺少互相帮助,缺少为共同的目标而组织在一起的集体,缺少集体主义。他们认为,他们足够富有,自已能做一切事情,他们关心的是“自我完善”、“自我设计”,每个人最首要的事情就是自我的完善和个人欲望,谁也不能干涉他们的“自由”,结果,社会分崩离析,这种趋势开始于六十年代中期。当美国人民面临着社会分崩离析的残酷社会现实,他们更  相似文献   

2.
何日离婚?     
在许多人看来,我的家庭是未满十福的。我的丈夫才三十多岁,已是市某局的处长,以同事们的话来说,是前途无量的。我是市立医院眼科的主治医师,算得上是医院的业务骨干。我们还有一个十岁的女儿。丈夫不但在官场上春风得意,而且长相很英俊,在别人眼中,我们的家庭是十分令人羡慕的。然而我却要离婚,而且已经闹了很久了。我毕业于重庆医学院,丈夫是从四川大学毕业的。我们相恋直至结婚后的一段时间,应该说是很幸福的。好多人都说我们是天生的一对。丈夫很爱我,我也很满足。第二年,我们有了女儿。我们的裂痕出现在他提拔之后,我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关报刊杂志正在开展关于离婚问题的讨论,许多人在讨论时,往往将范围局限在离婚的男女双方,而对于第三者——离婚子女则很少涉及。似乎离婚仅仅是男女双方的事,这是很片面的。马克思在一八四二年曾指出:“他们抱着幸福主义的观点,他们往往想到两个人,而忘记了家庭。他们忘记了,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寒冷的夜里,我为什么会忽然想吃刨冰?满满的一碗绿豆冰山,插上两只吸管,一边吸一边笑,我看得到你的眼睛里也都是笑意。"桃花眼。"我骂你一句,心想你这种男人最靠不住,但感觉还是甜蜜蜜的。你看起来那么腼腆,不说话,木木的。让我奇怪怎么会嫁给你这种男人:没钱,也不帅,我图个什么啊?  相似文献   

5.
美国《读者文摘》的几名编辑对美国公民捡到失物后的处理情况进行了一次较大范围的实验研究。具体方法是:研究者每次都在一只钱夹内放入3张10美元,1张20美元的现金及一份有失主姓名、本地住址与电话号码的证件,故意把它放在某一公共场所,调查公民对失物的处理情况。这一调查进行了120次,在美国范围内分别选择三个大型城市、三个主要城市的郊区,三个中型城市以及三个小城镇,在每一类型的地区分别进行10次测试,测试地点分别在停车场,购物中心、饭店、加油站、办公楼以及人行道上。上述调查虽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但却是在…  相似文献   

6.
任何社会为确保大多数人不超越社会所需的平衡,建立稳固的社会秩序,都会确定(包括承袭和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这一系统的行为规范上升为哲学,便成为公认的道德评判标准。当然,社会需要的不同,确定的行为规范就各异,评判人善恶的标准也会各行其是——即所谓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各成系统的道德评判标准。例如,汉民族是一个依河而居的民族,人们一面从大河中获取;一面又不得不与之进行抗争。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在抗争——如治水中深感个人力量的微不足道,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治水的需要产生了一个群体要求:个人必须服从群体,必须有利于群体。以小农为主的经济结构的沿袭和君主专制政治结构的需要,使得这一群体要求在以后的社会发展阶段中不断强化,最后形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离婚率,自1965年以来出现了戏剧般的增长。现代青年婚姻40%是以离婚而结束的。牵涉到孩子的离婚数目正在增长,父母再也不可能因孩子的缘故而继续生活在一起,因为再婚率的增长跟不上离婚率的增长。所以有更多的孩子生活在单身父亲或母亲的家庭中(也称残缺家庭)。1978年将近20%的十八岁以下的孩子生活在残缺家庭,由1960年的5.8万增加到1978年的11.7万。据统计,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40%到50%生活在残缺家庭中。另外,16%的残缺家庭是由于离婚后非婚出生孩子造成的。结过几次婚的妇女中,25%在婚姻破裂期间生过孩子,其中11%是在分居和离婚期间,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离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八、九十年代美国发表的部分关于离婚问题的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离婚的宏观结构和人口学统计特征等方面反映了美国当代的离婚情况,揭示出80年代以来美国学者研究离婚的新观点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因为长达15年的越战,似乎全世界的人都认为越南人理应恨美国。但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这个曾经被美国轰炸到伤痕累累的国家,似乎已经不再恨他们曾经的敌人了。四十多年来,美越关系经历"热战""冷战",乃至近日的"握手合作"期间,两国之间也龃龉不断。美国不仅在人权等领域多次指责、制裁越南,还与越南在移民、战争善后等问题上分歧不断。可以说,越战的阴影多年来一直影响着美越两国关系。但对于越南民众来说,越战似乎是太遥远的记忆。  相似文献   

10.
时光飞逝、世事变迁,童年记忆始终以缤纷幻影,却又极为真实地存活于我们的脑海里——粉嘟嘟的洋娃娃、粗线条的铁皮玩具、黑夜里总是守候在墙上用力眨眼睛的星星……斑斓的色调.多变的图案,所有童年的心事,全部浓缩于那一方小小的空间,如同执著的牵牛花,永远默默地朝着天空的方向攀爬,伴随着我们一起慢慢长大。童居,铭刻于心的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美国社会,离婚率已高达50%,生活在双亲家庭之中的儿童还不到50%,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美国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离婚率不断上升,人们都想简化离婚的手续,消除离婚双方的耻辱感和敌对情绪,从而使离婚变得"体面"一些.所谓《无过失离婚法》正是这一形势下的产物.也就是说,当一对夫妻办理离婚的法律手续时,  相似文献   

12.
朋友游了趟成都,回来后便对那里的小吃“串串香”念念不忘。牛肉、肚片、豆皮等用竹签串着,在滚开的汤锅里烫过,不用蘸料直接吃,那味道,麻、辣、鲜、香。  相似文献   

13.
离婚: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婚:中国和美国的比较张敏杰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的离婚率和离婚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研究了影响离婚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系。作者特别指出了美国社会在控制离婚方面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对中美两国未来的离婚趋势作了客观的评估。张敏杰,男,1948年...  相似文献   

14.
正合作事件,是双赢博弈,你想赢,就必须先让对方赢,对方赢了自己才能赢。1最早看透中国人性变迁的人,不是孔子,而是和他同时代的另一个人物。他叫邓析,郑国人,他比孔子大4岁。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律师。他替人打官司,开价低到不象话,大案子要件衣服,小案子要件短衫,几乎是纯义务辨护,绝对的高风亮节。郑国发大水了,有个人被淹死,尸体被河边的人捞到。死者的儿子哭着去要尸体,可是捞尸者说:哎呀我的娃,这可是你亲爹呀,你得拿多多的钱来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联合国的统计,2010年,全世界约有2.13亿人在出生国以外的国家工作和生活,这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3%以上。其中大约有9000多万是技术移民,而且主要流向了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发达国家。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是产出增长的三大源泉。劳动力尤其人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将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人口红利。美国学者夏皮  相似文献   

16.
11月15日,奥巴马到访中国。美国《华盛顿邮报》载文称,中国是美国第3大出口市场,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中国人对美国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国商人正重新塑造着美国人做生意的方式和生活状态。就如一位美国农民所说:“现在我们得学会如何满足他们(中国人),他们正在改变着我们。”  相似文献   

17.
哈佛大学教师罗伯特·莱克说:“对中等收入的美国人而言,美国梦变得难以实现了。”请看密苏里州圣查尔斯市的布克萨因一家。里克·布克萨因已经有三年没有得到任何提升。他的妻子莫琳为了省钱在古德维尔公司的廉价商品店买四美元一件的衣服穿,并自己制作粗茶淡饭。他们的长子克雷格曾去军队服役一段时间,以便支付大学的学费,但学费如此之高,以致于他不得不住在父母家,从而可以省去住宿费用。前不久,他订婚了。如他很快结婚,那他的妻子也要搬过来同他们住在一起吗?  相似文献   

18.
粗鲁美国人     
佚名 《东西南北》2010,(11):23-23
一列快速行驶的火车上有很多人.一名疲劳的美国水兵迫不及待地想找个座位坐下来。他看到,一位穿着考究的法国阔太太旁边似乎有个空座,他赶紧走过去,结果发现.空座位上坐着一只小卷毛狗。  相似文献   

19.
据民政部统计,1995年我国离婚对数已达105.5万对,突破了百万大关,比上年的对.l万对增加了8.久万对。离婚人数和全国总人口的比率为1.75%,比上年上升了0.l个千分点,继续保持了十几年来不断增长的趋势。在上海市离婚诉讼案中,女方作为原告的通常占70%以上,个别区占了8成。据资料统计,外省市情况也大致如此。离婚诉讼中女性原告比例较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妇女经济地位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这是问题的主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陷入认识误区的仍大有人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  相似文献   

20.
张素蓉 《社会》2001,(3):35
现状1970年前 ,同居被称为“姘居”或者“同住” ,且在联邦各州中均属非法。但为什么在美国同居现象30年来不断增多 ,却仍然是家庭道德中一个隐蔽的话题?许多社会学家已对此展开研究。路特吉斯大学国家婚姻课题组的两位合作者大卫·彼佩诺和芭芭拉·丹佛·怀特海德认为 :“不像离婚或非婚生育 ,同居的倾向事实上并没有激起公众的非议或者批评。”密切根大学的社会学家帕梅拉·L·斯莫克则发现 :与1965年的10 %相比 ,现在尽管有超过半数之多的新婚夫妇曾在婚前同居 ,大多数美国人仍没有意识到同居现象的扩大及其意义(他最近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