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局面,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文章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政治基础———国共两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文化基础———国共两党对中西文化的共识;思想基础———国共两党对国家民族利益的深刻体悟四个方面阐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揭示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失败以后,中国仍然是国际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各派军阀统治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共产国际十分关心和重视东方民族的解放运动,特别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进一步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的主张。 国共合作这样一个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内,从“一大”开始,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激烈讨论,直到总结了“二七”惨案的经验教训之后,认识到:在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中,根据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实际情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殖民地革命的理论,形成了一个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的严整体系。早在二十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已经提出了关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革命的一系列原则问题。在一九二○年七、八月间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更进一步提出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作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一场革命风暴席卷亚洲。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伊朗、土耳其、中国相继爆发了变革封建制度的革命;菲律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战争;印度的独立运动发展成波澜壮阔的群众性反帝爱国怒潮。与此同时,越南、朝鲜、印尼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蓬勃发展,这一切,汇成亚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洪流。列宁1913年5月7日,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对这场新的革命风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称之为“亚洲的觉醒”。  相似文献   

5.
纵观整个国际社会民主运动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主要有两种错误思潮,即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一个从右的方面背叛马克思主义,一个则从“左”的方面加以否定。但是,长时期来,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我们只看到右的背叛,看不到“左”的危害,只重视列宁同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的斗争,却无视列宁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论战。这是极其片面的。可以肯定地说,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回避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批判,是不可能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基本理论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自决权”原则是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民族问题提纲》、《论 民族自决权》、《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等一系列著作中,列宁对民族自决权原则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中首先觉悟的是知识分子.辛亥革命是知识分子组织发动的一次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显著的功绩.五四运动是知识分子发起和组织的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使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8.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道路,是在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这是一个历史的特点,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过程中的特点。”由于这个特点,中国革命经历了同资产阶级关系的联合与分裂的多次变化。这种关系的复杂变化,不仅客观地反映了革命的曲折历史发展,而且也充分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占有何等历史地位的重要问题。 (一) 民族资产阶级在我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和社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女解放道路,不同于西方女权运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为妇女解放道路指明了正确方向,与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特色;以劳动妇女为主体,联合各阶层妇女与男性共同谋求妇女解放是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在“二大”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方针,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领导权问题的提出,是党对中国革命思想政治理论探索的重要成果,体现了它在中国革命发展中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关于第三世界的理论和政策,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继承和发展。它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第三世界的大多数国家,从原来被发达资本主义宗主国任意宰割的民族殖民地,倒现在成为国际关系中独立于第一第二世界的一股具有无限潜力的新兴政治力量,成为世界范围内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的主力军,经历了长达四百年的历史演变过程。对全世界被压迫民  相似文献   

12.
王希天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史上的优秀人物之一,经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时期,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他年轻短暂的一生中,闪烁着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其始于接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终于向往以苏俄社会主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色彩。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十分重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他一生写下了一系列的光辉著作,全面阐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基础和策略原则。但是,列宁是否提出了民族解放运动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和方针呢?回答似乎已成定论。几十年以来,我们的政治宣传,我们的学术论文,都认定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是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一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现代史》教材也都作了肯定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列宁领导建立了共产国际,并为共产国际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列宁是共产国际二大上发表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提纲初稿》及土地问题提纲》,成为共产国际农民理论形成的关键文件,为共产国际农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共产国际随即运用其初步形成的农民理论,综合从多种渠道得来的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信息,逐渐形成了关于中国农民问题的早期认识。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是在比较完全意义上开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在这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留日学生运动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进行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制造革命舆论和培养造就千百万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人才,至关重要.列宁曾经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在1940年1月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科学地解决民族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民族作为人们共同体与社会历史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民族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课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创立自己的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始终重视民族问题,写下了许多不朽的理论著作。列宁和斯大林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着重论述了殖民地民族问题,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孙中山先生的反帝思想和实践是其政治思想和活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形成和发展是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一面镜子,它大致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前的直接反清、间接反帝到辛亥革命后的反对帝国主义在华部分特权和五四运动后反帝思想与实践的高峰等三个阶段。本文拟就此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鴉片战爭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轉折点;是資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結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起点,也是中国人民反抗資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爭的开始。英国資产阶级为了扩大市场,在中国推行殖民主义侵略政策,1840年发动了非正义的侵略战爭。广东人民激于爱国热情和对侵略者的憎恨,勇敢无畏地走上斗爭的最前线,高举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大旗,沉重地打击了野蛮、凶殘和貪婪的侵略者,并对清政府卖国官吏进行了面对面的斗爭,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頑强的反抗精神”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问题理论辨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共一大的召开以及毛泽东思想都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是中共二大。因为中共二大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党的第一个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同时中共二大还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做了初步而正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