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20多年的艰苦探索,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触及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层次问题:产权改革。由国企产权改革导致的国资流失问题引爆了2004年8月至今的“郎顾之争”,论战的焦点是国企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问题。当前国企产权改革的路径是: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为产权流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国企产权改革建立法制规范,使其步入法制化轨道;必须正视改革大潮中的社会公平,在各利益主体角色切换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使改革在稳定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使广大市场主体能够“正常生存”,实现“更大发展”。公司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公司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性法律。《公司法》确立公司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主体重要论述的贯彻。现行立法并未采取权利法定化的路径,导致公司生存权与发展权无法成为价值判断及司法裁量的直接依据。此次公司法修订应在总则部分确立公司的生存权与发展权。这两项权利是公司的基本人格权,贯穿于整个公司法规范体系及公司生命周期。公司生存权与发展权的确立有助于公司的“正常生存”与“更大发展”,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亦有助于精准定位公司法改革之方向。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策略选择的不完美信息博弈分析,解释了国企“改革困境”出现的原因.并尝试从如何突破“改革困境”的角度揭示国有企业改革与主体规范效应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4.
再论国有制     
国家所有制之所以能取代全民所有制,是因为它独具特性。国有制在实际运行中又存在很多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要使国企焕发活力,必须从国企自身改革做起。为此,首先要进行新的思想解放,以“三个有利于”为判断标准,探索新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的高负债资本结构是由于企业的特殊性质、不同于西方的银企关系、不发达的资本市场等原因引起的。“债转股”政策只能暂时降低企业的负债率,要优化国企的资本结构,就要改革企业的产权结构,让民营资本进入国企,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上独立自主的理财主体。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框架随之深化,但仍不完善,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结合农信社工作实际,通过对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现状及形成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深化、细化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优化股权结构,提高社员参与意识,真正做到所有者到位;逐步淡化政府“行政干预”,完善农信社市场主体地位;省联社明确自身定位,让权于基层农信社;设置科学的激励约束契约,消除和限制各级经营者的“逆向选择”;完善农信社内外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7.
企业改革,重塑了区域经济的微观基础,培育了市场主体。企业新经营机制的建立和运作,使企业走向市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铸就了“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借助名牌发展起来的区域主导产业,应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以振兴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市场化水平低,农民特别是中西部农民尚未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用行政手段推行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可能解决“三农”问题。实行政府改革,确立农村劳动者和生产者市场主体的地位和权益,政府切实按照维护市场主体的权益和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转换职能,着力于发展市场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举。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成功。随着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圳特区从改革“试验田”向“先行示范区”的转变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新征程。文章系统论述了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经济特区的先行先试典范作用,深入研究了深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时间节点和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探讨新阶段深圳作为改革“先行示范区”在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如何推进制度变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新的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国企经营者年薪制把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进行国企年薪制的试点工作。1998年1月,原劳动部宣布在全国暂停实施年薪制。暂停实施国企年薪制有其内、外部原因。探求合理的国企经营者的报酬模式是推进企业改革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对恢复实施国企年薪制也带来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国企改革区分为二次:第一次,国企为适应市场化生存而被迫进行的以扩大经营自主权为主线的改革;第二次,以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定位为目标,以产权结构调整为核心主动推进的改革。两次改革的根本指向不同。“二次改革”之后,国企是更加深度地介入没有领域限制的市场竞争,还是回归国有资本的本质属性,仅在特定领域发挥不同于其他非国有企业的特定功能,不同的后继改革思路与方向的选择将决定“二次改革”的成效与最终能否到位。  相似文献   

12.
袁浩 《金陵瞭望》2011,(30):19-19
“十二五”时期,国企改革将走向何方?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表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路径日渐清晰.国有企业正在向两个方向集中.并逐渐形成了两种类型不同的国有企业:一种是功能定位于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的国企;另一种则定位为在大企业层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的国企。公益性国企包括石油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领域央企,在地方则包括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公共交通等方面的企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矛盾 ,认为先验的把国企定位于非竞争性或弱竞争性领域是不当的 ,不利于国企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培育。从形成国企竞争优势出发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 ,必须研究由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所决定的市场运行过程的特殊规律性 ,探索适应我国情况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评价标准体系 ,促进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或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所有权保持不变这一预设大前提下 ,推行“两权分离”改革不可能解决国企问题 ,反而会产生新的矛盾。我国理论界对股份公司制下的“两权分离”问题存在着明显的误解 ,这种误解使得人们相信只要推行国企改制就能实现彻底的“两权分离”。本文还分析了国企“两权分离”改革所产生的新矛盾的根源 ,并且讨论了几种解决矛盾的办法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职工备用金是企业在改制中用于彻底改变职工国企身份,从净资产中提留的、按政策将长期留置在非公企业的预付资金(资产),是职工置换身份的后续保障,政府关切,职工担心,其安全性也是关系“三联动”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志。南京轻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探索中创建出一套职工备用金监管模式,有效推进了非公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认为,搞好我国国有企业的关键不是产权改革,而是国企经营机制的转变和企业经营者的选择等。在我国国企模式问题上,作者认为不应照搬西方国企的模式.更不应照搬美国国企的模式。我国国企既要具有一般企业的特点,更要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国企的特色。在如何发展私营经济问题上,作者认为应采取平等国民待遇的政策支持其发展,不宜采取优惠的方针支持其发展,更不能采用“明卖暗送”、“半卖半送”的办法来支持其发展。最后作者认为,要搞好中国的事情,必须再加大反腐力度,否则什么事情也难以真正办好。  相似文献   

17.
国企社区建设是应对“后单位制”时期国有企业、政府和社区之间管理真空的有效途径;国企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国企社区自治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管理体制,形成国企、政府和社区之间的联动机制,有效激活社区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以实现国企社区的和谐发展;国企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一种独特形式,体现了一般城市社区建设的共同规律;国企社区建设同时也要力图解决一般城市社区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对“后单位制”时期国企社区建设的深入探索,将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提供更为充足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受洋思、杜郎口等学校理念影响下,老师们自觉结合“目标导学、自主有效”课堂教学改革实验,重新定位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和反思课堂教学,大胆进行课堂改革探索,课堂教学一度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对此,学校抓住契机,进行了引导、梳理、选择、总结。于是,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是对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即明确国企建立的目标是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国企的改革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文章不从正面对国企目标进行论述,而从反面说明保值增值不应当包含于国企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保值增值仅是国企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条件之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目标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企的利润分配经历了复杂的体制变迁,运用制度变迁理论来揭示和总结其中的演变规律,对准确把握我国国企利润分配改革未来变迁的趋向,探索出一种科学公平的国企利润分配体制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