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集邮在沙特     
中国人于公元前3000年:波斯人于公元前550年先后建立起自己的邮政体系,罗马人也在公元前31年开始了邮政通讯,而阿拉伯世界,则是在哈里发时期开始认识和建立邮政体系的,并于倭马亚朝和阿拔斯朝达到了极度繁荣,那时人们把牲畜作为运送信件的工具,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  相似文献   

2.
埃及90%的土地是沙漠,全国6000万人大都集中在仅占全国土地面积4%的尼罗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开罗、亚历山大等大城市人口密度大,用埃及人自己的话说“已临近爆炸”.当前埃及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与工业建设迅速扩展,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由1805年人均1费丹下降到目前人均0.1费丹.埃及人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只有把目光投向沙漠,向沙漠进军!“向沙漠进军!”早在50年代纳赛尔总统就提出了,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如兴建阿斯旺水坝和水渠,购置喷灌设备,在沙漠地区兴建机械化农场等.但阿以间的敌对状态,使埃及不得不把大量原本可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统统投入到军备上,向沙漠进军的意愿被迫搁置.1979年,埃及总统萨达特顺应潮流,与以色列签署了戴维营协议,为埃及赢得了和平、时间与机遇,把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重新提上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向沙漠进军!”的口号不仅被重新提出,还被赋予新的内容.埃及政府决定在开罗四周的茫茫沙海上兴建卫星城,向沙漠要地,以缓解因人口膨胀给各大城市带来的压力.斋月十日城,便是70年代末埃及政府规划的众多卫星城中的一个.我们初到埃及时,常听埃及友人对开罗人满为患感叹不己.我们问:“不是兴建了那么多卫星城吗?”他们摇着头回答我们说:“卫星城的设想或许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来,埃及主要依靠尼罗河水灌溉土地.尼罗河是农业赖以发展的主动脉.阿斯旺水坝的建成,对促进埃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引起了生态环境的一些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尼罗河水连年减少,对埃及工农业生产形成威胁,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古时的“亚大”约建于公元前300年.当时,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攻入埃及,在尼罗河入海处西缘的地中海南岸修建了一座新城,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该城后因拥有历史上著名的博学馆(大学)与图书馆而闻名于世.可惜的是,该大学与图书馆早在2000多年前就被大火吞没,什么都没留下.本世纪初,埃及才重建了现在的亚大.  相似文献   

5.
埃及之美,在于它充满了神秘,神秘之源来自尼罗河,这条性格如“善变的女人”的大河,似饱含丰沛乳汁的母亲,哺育了埃及光辉灿烂的7000年文化。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正如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增。  相似文献   

6.
奔流不息的尼罗河,是埃及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摇篮,也是埃及人民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不屈不挠斗争的见证.一百余年前,由艾哈迈德·奥拉比及其战友们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谱写了埃及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尼罗河是非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流。它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扎伊尔、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九国,是地球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之一.其上游分为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在苏丹首都喀土穆,青、白两条尼罗河汇合成尼罗河主流,向北流入埃及境内,在开罗以北形成三角洲,最后分流注入地中海,全长6670公里,流域面积达287万平方公里。下游每年6月至10月泛滥,给埃及尼罗河流域淤积大量的沃土。  相似文献   

8.
法老们的咒语再也不灵了。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曾说,任何试图进入埃及圣所内部的人必得怪病而死。如今,这些圣所自己却麻烦不断。开罗上空被污染了的空气中大量硫酸和硝酸把位于吉萨的金字塔围得严严实实。日常生活污水迅速渗透到沙床中,狮身人面像因此遭殃。在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内,镶嵌在文物上的金叶和木片就象一文不值的头皮屑一样纷纷坠下。沿着尼罗河上  相似文献   

9.
西奈半岛是非洲国家埃及拥有的唯一一块亚洲领土,面积6.1万平方公里,占埃及总面积的6%,似一楔形盾牌,扼守着埃及的东大门,护卫着埃及最为富饶的尼罗河谷地及三角洲区.西奈又像埃及伸出的巨臂将亚非两块大陆联接在一起.今年是西奈回归埃及的第11年,不久前我们采访了这块土地.  相似文献   

10.
1967年开始蓄水运行的阿斯旺高坝水库,是根据埃及和苏丹签定的建坝协议兴建的.协议规定,尼罗河的年水量为840亿立方米,其中555亿立方米为埃及利用,185亿立方米为苏丹利用,100亿立方米流向纳赛尔湖.但是,从1979年至1986年埃及连年干旱,其中1984/1985年度尼罗河流给埃及的水量只有350亿立方米,因此,不得不从水库里排放200亿立方米,以补足差额.据统计,这七年内从水库排放的总水量为500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尼罗河源远流长,它给埃及带来了闻名遐迩的灿烂文化,又为埃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学巨匠。在埃及现代文坛上,有一颗闪烁着光芒的明星,她就是著名女作家,文艺评论家、阿拉伯语语言学家苏海尔·卡勒马薇。卡勒马薇1911年生于开罗。她自幼勤奋好学,曾以优  相似文献   

12.
埃及天文学起源很早。公元前6000年间,农业生产在尼罗河流域得到了发展。大约公元前4000年初,尼罗河流域进入了金石并用的时代。这时,原始公社开始解体,奴隶制国家逐渐形成。由于尼罗河年年泛滥,因此为了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尼罗河泛滥时期作出准确预报,埃及天文学由此开始了它的萌芽时代。  相似文献   

13.
北京烤鸭不但闻名全中国,而且享誉全世界.为了增进中埃两国人民的友谊,让埃及人民也能吃上闻名于世的北京鸭,埃及阿斯旺渔业公司,不远万里把北京鸭移入埃及阿斯旺的养鸭场.他们经过多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地在埃及饲养成了北京鸭,并建立了中东最大的养鸭场.这个养鸭场每年能饲养大约一百万只北京鸭. 为了方便群众,这个公司还在全国各地成立了许多售鸭站,把美味可口的北京鸭直接送到了千家万户.从此,埃及人民每天都能吃上北京鸭.  相似文献   

14.
1987年7月27口阿拉伯戏剧之父、埃及文学大师陶菲克·哈基姆病逝.埃及总统府发了讣告,根据总统穆巴拉克的命令为他举行了国葬.一年来,埃及人民用各种方式纪念他,寄托对他的哀思.开罗舞台上演他的话剧《伊西丝》、《山鲁佐德》、《困惑的国王》;电视台重新播放由他的小说改编的连续剧《灵魂归来》;艺术家为他塑像,把塑像安放在自由公园内诗王邵基和尼罗河诗人哈菲兹的塑像旁;文化部决定出版陶菲克全集的普及本,低价出售以鼓励年青人学习他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埃及的艾哈迈德·哈姆迪隧道是世界上最大的隧道之一。它从苏伊士运河河底下通过,把尼罗河三角洲和西奈半岛连接起来。开凿这条隧道的设想,始于1975年6月。中东十月战争结束后,苏伊士运河重新获得开放。鉴于运河以东的西奈地  相似文献   

16.
我曾在文明古国埃及工作生活了两年,有幸参观浏览了绝大部分的名胜古迹,其中影响最深的是对埃及境内的尼罗河作的一次溯河旅行。我们由北向南至埃及和苏丹交界的努比亚地区,足迹几乎遍及尼罗河两岸的大街小巷。这次旅行使我感到尼罗河作为世界三大河流之一,确实有它不同凡响的地方,她没有长江那样的激流险滩和悬崖峭壁,也没有亚马逊河那种气壮山河的瀑布,但她的那种雅淡的朴素美和她所哺育出来的人民充满朴实诚挚感情的心灵美,实在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7.
蓝天黄沙金字塔前漫不经心牵着骆驼擦肩而过的阿拉伯人,尼罗河悠长的航道,尼罗河三角洲沃土的清香,卡纳克神庙的神像、石阵、传说……埃及就像一场梦境,总是让人魂牵情系。我终于踏上了埃及古路。埃及的首都开罗坐落在尼罗河三角洲上,河东边是旧城,有着许多历史久远的阿拉伯建筑和文化遗址,西边是新城,排列着现代摩登的高楼大厦。狮身人面像神秘而令人望而却步的目光,金字塔里沉睡千载依然充满神力的法老,在漫漫黄沙间仍固守着昔日的辉煌不肯消散。在它们的不远处,城市在延伸,人流的嘈杂与喧嚣、每况愈下的空气指数,都毫不留情…  相似文献   

18.
马穆鲁克(意为“奴隶”)王朝是继艾尤比王朝之后,由一批外籍奴隶在埃及和叙利亚建立起来的封建军事寡头政权.按其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和掌权者的族别,可分为马穆鲁克前朝(1250——1390)和马穆鲁克后朝(1382——1517)两个时期.前朝的统治者主要为突厥人和蒙古人,艾尤比朝素丹撒利哈把他们买来做禁卫军,驻扎在尼罗河边的劳达岛兵营内,因此,史家称之为白海里系马穆鲁克(埃及人把尼罗河叫做“白海里”,意为“大河”).后朝的统治者,大多数为塞加西亚奴隶.他们原是前朝素丹盖拉  相似文献   

19.
埃及金字塔政治战略研究中心1989年的《阿拉伯战略报告》中把毒品问题列为埃及第一位的社会问题.1990年的报告中毒品问题虽退居第四位(在教育、环境和人口之后),但现在埃及各大报纸几乎每天都报导毒品走私和贩卖的消息. 埃及的毒品主要来自阿拉伯人称为“金新月”的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黎巴嫩,后者产的大麻世界闻名.西奈半岛和上埃及的一些地区也种植罂粟和大麻.西奈半岛的一些山区庄园一般10月种植罂粟,12  相似文献   

20.
埃及西部是一片无垠沙海构成的寂寞王国。“日照炎灼肤,入夜彻骨寒,雨少水罕见,草木有几株”,是它的逼真写照。数百年来,这里是埃及游牧民族聚居繁衍的地方,它同尼罗河两岸的文明社会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直至1961年9月埃及政府实施地方管理制度后,新的生活方式才开始涉足于这浩瀚的沙漠居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