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冲突与基层政府治理密切相关,不仅是推动基层政府治理创新的重要动力,而且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鉴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群体性公共冲突事件频发的现状,文章主要探究了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在群体性事件治理方面的症结,并提出了公共冲突视角下基层政府治理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危机管控政策是政府治理公共危机的常见工具和有效手段。通过对危机情境下管控政策实施必然性与公民权利克减正当性之间所引发的公共冲突的分析,可以发现,公共安全需要、责任担当压力、政策执行失衡、公共精神缺失是危机情境下公共冲突产生的主要诱因。据此可探索"地方政府主导—基层协商众治—公民自律"公共冲突三级协同治理路径,形成以地方政府主导为走向引领力、基层协商众治为中介聚合力、公众自律为内生原动力的公共冲突治理体系,希冀三方共同发力,为健全公共冲突治理体系助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冲突的发展态势呈现出复杂性和层次性,既包括公共空间主导权冲突、公共空间资源争夺冲突等结构性冲突,又包括公共空间干扰和利用分歧冲突、公共空间格局变更引发的空间权益冲突等共生性冲突。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冲突的生成逻辑内嵌于空间治理和住区治理之中,住区公共空间规制供给不足、冲突各方权力结构失衡、住区公共议题解决资源匮乏是生成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冲突的根本原因。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的时代呼唤下,须从宏观层面破解住区公共空间冲突生成的结构性因素,中观层面加强公共空间议题的规则供给和执行效力,微观层面完善住区冲突解决的机制,从而构建城市住区公共空间冲突的整体解决框架。  相似文献   

4.
正基层公务员是国家治理的具体实施者,是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公务员履职尽责的考核办法有以下几种。与能力席位相结合,实行项目科学管理。在能力席位建设的"确责、履责、问责"的基础上进行履职尽责"项目清单确定""项目清单管理""项目考核结果运用",实行岗位职责、项目清单、工作目标、能力素质、考核运用环环紧扣的科学的全面管理和考核。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意味着什么,这是一个困扰着中国学者和实践者的重大问题。村民自治是农村公共治理的发展,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度基础。通过提出研究村民自治和自主治理的制度框架,对赶场坡村村组自治实践的分析,提出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村民能否通过自主治理来解决自身的公共物品供给和维护,社会规范的提供,以及社会冲突的解决和处理。赶场坡村组自治的实践,它意味着中国村民可以在小范围内成功自发和自主治理解决其所面临的公共问题,其试验的示范意义甚至高于试验本身,它预示着只要具备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国村民也拥有自治能力,通过深思熟虑和自由选择来解决自身所面临的公共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为官有为"的核心是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的国家治理能力或治理水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方针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为新时期新阶段"为官有为"赋予了新的路径选择和基本的价值内涵,对推动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的"公务品质"或公共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现代化",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区域联动机制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又存在着网络舆情的国际化治理能力有待增强、应急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应急物资与运输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基层应急治理能力尚需加强等短板。要完善我国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区域联动机制,就要不断推进网络舆情战略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大力增强基层应急治理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基层公务员作为党政机关在社会基层的代表,承担着重要的政府职能,一举一动之间都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基层公务员的业务能力、行政效率和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基层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以强化基层公务员培训的意义说起,对目前公务员培训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9.
贺雪峰 《决策》2015,(1):15
基层治理必然会有矛盾,会有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冲突。完全一致、没有反对意见、没有任何矛盾的事情,是没有的。中国有6亿多农村人口,并且进城的2亿多农民工仍然与村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6亿多生活在农村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同,需求偏好差异极大,国家显然不可能直接来回应农民不同的需求,解决所有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而只能依托基层村社组织。因为当前农民很大一部分问题是集中在村社一级,而正是村社一级有能力和动力解决千家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了转型期,基层社会管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复杂,社会矛盾趋于频繁,对抗冲突增强,处理难度加大,直接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如何适应新  相似文献   

11.
将情感带回基层治理是重新认识基层治理样态的重要议题。在中国基层治理中发挥情感因素作用,需要建构社会认同机制、诚信声誉机制、公共领域机制、信任互助机制和公共参与机制,而在基层治理中实施情感治理,需要采用"以理驭情"(利益协调、价值嵌入和道德约束)和"以情驭情"(虚拟意象、陌生关系的熟人化和群众路线的深化)两种不同的运用策略。这些发现揭示了基层情感治理何以可为和何以实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公共治理困境进行系统分析梳理,认为元治理作为对治理理论的反思,其理论优势对于政府改善社会治理具有启发意义。基于元治理的内涵,剖析了公共治理下政府的行为逻辑,即政府应承担远景规划、组织引领、冲突处理的责任。研究发现,在元治理的视角下,政府提升治理能力需要加强内部治理,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扶持市场力量和社会组织,强化它们的责任意识;平衡利益需求,有效应对治理失灵;构建治理主体互动平台,提升协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论及的基本内容是国家与社会、公民各个治理主体作用的发挥及其之间的良性互动,此过程是寻求应对冲突、平衡交换以促进互动的过程。依存领域与主体范围受到框定的冲突可能带来公共治理中的整合失败,不平等交换会带来公共治理主体的非良性互动,持续的治理与有效的权威可以从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中获得印证。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依托现代国家构建、社会的成长与成熟,在中国人行动的当下与未来策略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公务员多数存在工作倦怠状况,其中基层政府公务员工作倦怠更加严重,严重影响了政府公务员的身心健康和政府绩效。究其原因主要来自于职业压力、内心冲突以及工作单调等,对此,公务员必须认清职业特点、找准角色定位,同时要优化工作流程、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作为产城互动的结果,中小微型企业快速发展,市场服务组织逐步培育,非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推动了新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异军突起,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公共治理资源短缺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了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能很好地得到有效供给,存在社会治理公共资源不能下沉,公共政策落地效果不佳,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城市社区的高效治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的推进等重点任务难以深深地植于社区治理工作中,靠行政命令计划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于社区组织中。这些表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需要探索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基层公务员是一个相对概念,对县级单位而言是指依法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且由财政经费供养的乡镇公职人员,对地厅级以上单位而言则包括县级和乡镇公职人员。国家人社部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九成以上公务员是科级以下干部,其中又有60%在县级以下机关单位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实践者、执行者,基层公务员的履职尽责能力、政策理论水平、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基层公务员尤其是乡镇公务员处于行政管理"金字塔"的最底层,与群众直接接触,是党和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根据2013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我国的公务员有717.1万人,其中90%是科级以下干部,60%在县、乡两级。而乡镇公务员是县、乡两级公务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乡镇政府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工作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  相似文献   

18.
近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民主观念的进步,公共管理范式开始由统治向治理进行转变,多元的、参与的和合作的公共治理模式逐渐备受各国政府推崇。公共治理理论要求抛弃传统公共管理的垄断和强制特征,重视民众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机制,强调政府、企业、团体和个人的共同作用,建立一种多元的、民主的和平等的合作关系。直面民众的基层领导是党委与政府形象的代言人,其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与治理效能。通过民众的参与来选举基层领导是提升公共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性步骤。本文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式现代化的总目标之一,就是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2],基层治理的水平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治理的成效。所以,要将基层治理放在社会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中更为重要的位置,用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农业立法—农村治理—农民纠纷解决”的法治框架观察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过程发现,目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中存在着缺乏涉农立法规范、基层治理能力无法应对复杂农村环境、多发农民矛盾冲突急需纠纷解决渠道与协调机制等问题。对此,应从“发展目标+保障底线”两大维度提供规范资源,以“内部法治思维+外部责任化”重塑乡村治理体系的压力与驱动机制,通过“矛调软性机制+智慧司法平台”建设综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