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国英 《经营管理者》2013,(2X):370-371
中国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重大转变。一方面,经济急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社会上不断出现道德失范、道德虚化的现象,人们的道德生活水平没有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本文试图从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制度管理等方面对出现这种道德失范、道德虚化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研究,为建立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道德体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出现了下滑趋势,种种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既损害了学术的威信,阻碍了学术的进步,也败坏了社会的风气.我们应该分析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出现的原因,从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自身及研究生导师等多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杜绝各种学术失范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对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节与控制,使道德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而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真正缺的是对道德主体的塑造、对学生道德理念的培养与道德思维的训练.于是我们提出: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重建新的道德精神,努力生成新的道德主体,这既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学校道德教育解决现实道德困惑与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最近由三聚氰胺事件所引发的种种食品安全问题,警示我们企业道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文章在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指出了类似的"三聚氰胺事件"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赵泉 《领导文萃》2014,(24):120-123
正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内容涉及领导干部对当前社会道德状况、道德水平下滑原因及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措施的认识;对政府诚信状况及提升政府诚信措施的认识;对干部队伍道德状况、道德失范原因及提高干部队伍道德水平措施的认识等问题。回收问卷515份,其中有效卷465份,占90.3%。有效卷中,市厅级干部69人,占14.84%;县处级313人,占67.31%;科级83人,占  相似文献   

6.
道德赏罚是社会组织根据一定的道德价值标准,对其成员履行道德义务的不同表现所施行的社会性报偿。在领导干部道德建设中,道德赏罚是领导干部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是领导干部道德选择趋于理性的硬性约束,是领导干部个人品德发生、发展的强劲动力。我们在设计和实施道德赏罚时,必须让德行与明智紧密相连、德行与利益保持一致、私利与公益达于统一,坚持人道原则、公正原则、教化原则和得当原则。  相似文献   

7.
消费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健康文明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目前在我们的消费领域存在不少问题,这和我国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所以我们要加强消费道德建设,树立低碳消费观念,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道德的本质是一种行为准则。针对公务员是社会秩序管理者的特殊性质,由我国公务员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引出我国公务员的社会道德水平低下。从公仆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环境导致公务员甘当"经济人",工作压力大导致消极情绪,缺乏约束机制等方面分析其原因。作者从道德立法、社会道德评价标准、恢复公务员公民身份、建立保证法律制度实施的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学教育在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方面责无旁贷。当代大学生道德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原因,从"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以行树人"四位一体的视野开展大学道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既有文献中,基于身体、社交或者道德的不洁工作大多以集合的形式出现,鲜有学者对单一类型的不洁工作进行针对性实证研究,因此从事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对员工的影响尚未获得系统关注和探讨.本研究围绕道德净化理论及道德内隐理论,探讨了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感知对员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以来自湖北省的一家烟草企业的487名员工为样本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员工的内疚感和道德信誉损失中介了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感知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2)道德内隐信念对基于道德的不洁工作感知通过内疚感、道德信誉损失影响亲社会行为的间接效应具有调节作用.最后本文也探讨了研究结果的意义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公务员道德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党委政府思想工作的重点,从中央对于公务员队伍官德的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公务员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可以看出地方公务员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是衡量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尺;在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这一工作的紧迫性尤为突出,且其工作在与中央政府官员比较中存在特殊性;因此,我们应针对地方公务员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现状、问题,积极提出解决方案,努力完善地方公务员道德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从伦理学角度出发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所做的研究,主要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中所蕴含的道德责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合理性正当性以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这些研究运用得到了伦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成果,但是忽视了人的道德存在方式才是形成企业道理责任的根源。本文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伦理学研究,应立足于人的道德存在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营销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危及营销生产率。营销形象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营销策略的滥用以及企业营销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缺失。要树立良好的营销形象,减少营销形象恶化对于营销生产率的负面影响,企业必须提高营销传播精准性、与消费者互动和注重营销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营销组织协会也应当承担树立营销形象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日益普及,大学生也成为使用网络的重要群体之一。然而在享受自由的网络学习、便捷的网络生活和轻松的网络交往的同时,由于网络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大学生中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是摆在我们目前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色彩浓郁的道德模范们,大部分都退场了,只有雷锋是个例外。中国近30年的现实告诉我们,道德与制度并非二元对立,相反,没有理想的社会道德,多好的制度都很难避免被扭曲的命运。不应否认中国需要道德的力量,问题只是在于,在文化传播形态和人民心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应该如何确立和建设这个时代的道德理想?现有的宣扬和动员体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描述了道德管理的定义与特征,并做了企业道德管理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建立道德管理的途径,包括建立企业文化,建立道德+业绩的绩效考核系统以及制定企业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刘勇 《管理与财富》2008,(11):133-134
道德激励机制是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进行强化激励的社会机制,科学地运用道德激励机制于高校教育之中,对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学习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建立和完善道德激励机制,是我们当前高校教育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8.
刘新宇 《领导文萃》2009,(23):43-46
反观印度,宗教和政治在正义性的定义上,却是南辕北辙。政治道德和宗教道德的冲突结果一定是社会道德的撕裂,这种内耗将大大增加整个国家前进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转型时期的中国所面临的一个颇为尴尬的境地是,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道德滑坡"。面对这一现实,我们应该如何寻求其解决思路,以更好地重建我们的社会秩序呢?本文将经典的行为经济学模型和公共产品提供难题结合,研究了"道德救助"的决策与变迁。研究发现,人们普遍存在的短视认知偏差使得各个行为主体成为了"想象中的英雄,实践中的矮子",导致了"道德救助"的供给偏差,而"道德救助"的"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则进一步诱发了"搭便车难题",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的不一致加剧了"道德救助"的供给不足,导致社会陷入"道德冷漠症"之中。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由互联型社会向市场型社会转变的典型特征,从互联互惠、立法变迁、诬陷反坐等角度拓展了基准模型,探究了转型中国"道德救助"的历史演化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传统文化"在"道德救助"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指出,当前,为了有效遏制"道德滑坡"现象,必须进行文化和法律层面的"双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需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重塑道德救助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必须对相关法律进行大力改革,为"道德构建"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从政“十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代表着整个社会道德的前进方向,对社会道德建设具有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应做道德建设的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