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荣 《决策与信息》2011,(12):133-134
消费者知情权是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消费者有知悉商品真实情况和售后情况的权利。随着现代社会体制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消费者的知情权虽然基本上满足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受到保护的要求,但是,依然还存在保护不到位的情况,知情权体系尚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对消费者知情权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我国消费者的知情权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消费者知情权是消费者权利体系中的基础性权利。知情权的保护对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础法的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体系,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的合理适用、降低诉讼成本、提供便捷的司法途径以及设立集团诉讼等措施的有效实施,笔者相信我国消费者知情权法律保护体系会更加完善、全面。  相似文献   

3.
<正>网上购物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日益受到大家的青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作为消费者权利体系的前提性与基础性权利,"消费者知情权"在我国消费者权利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试从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内涵和法理依据入手,通过分析当前网购中存在的诸多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现象,提出完善网购中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建议。一、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和法理依据"消费者知情权"的基本含义是消费者在  相似文献   

4.
业主有权知悉有关物业信息的权利,一方面义务人有义务主动披露,另一方面应权利人的请求义务人也有义务如实披露,业主的这一权称为业主的知情权。业主的知情权是业主享有的重要权利,是作为业主在物业活动中所行使其他权益的重要保障。业主在接受物业企业的服务过程中其权益的保障依法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等的调整。本文阐述了业主作为消费者的知情权的保护和知情权的内容以及立法现状,实现知情权的有效途径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中涉及的侵权问题或侵害消费者利益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网络环境下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针对于未成年人财产权进行保护的法律体系。但是尽管如此,未成年作为一个特殊、复杂的庞大的弱势群体仍然会受到侵害。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民事主体,虽然法律对未成年人受抚养、受教育等权利进行了较为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由于其的财产权保护意识较为浅薄,权利很容易遭到损害。国家法律必须给与其必要的保护,所以,完善我国的未成年人财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变得十分的重要。针对未成年人财产划定的范围、父母对未成年的财产的权利义务以及限制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处理权利等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对构建一个完善的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法律规定的被害人权利,较之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在知情权方面范围较窄,在刑事裁判的上诉权、国家补偿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存在立法空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对于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故我们应借鉴有关国家法律的规定,扩大我国刑事被害人知情权、赋予被害人刑事裁判的上诉权,加强我国被害人权利保护,跟上世界保护刑事诉讼被害人的立法潮流。  相似文献   

8.
纳税人知情权是纳税人的基本权利,更是纳税人实现其它权利的前提性和基础性权利。文章通过对纳税人知情权的理论基础以及法律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我国纳税人知情权法律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现时代对纳税人知情权的研究,对促进依法治税、维护纳税人权利,建设阳光政府、推进民主政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生活现状的分析,厘清农民工宪法权利受到侵害的原因,并试图为农民工宪法权利的平等保护提出相关建议,改善“农民工”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韩锦霞 《决策探索》2009,(24):48-49
一、被害人权利保护概述 (一)我国被害人的地位 被害人,一般来讲,指其合法权益遭受到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自然人或者单位因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而成为被害人。“有权利,必有救济”,国家必然要对其提供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知情权是一种经济法上的权利。从这一角度看,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既不同于私法上的民事权利实现,也不同于公法上的行政权利实现,它介于二者之间,结合了二者的特点,以社会利益为本位,既有私法的契约自由、意思自治,又有国家的强制干预。  相似文献   

12.
日益增多的银行理财纠纷案件,凸显理财市场中消费者知情权常常受到侵犯,主要表现为宣传误导、说明不到位、客户风险评估走过场以及未进行后续信息披露。消费者与银行的交易地位不平等以及"经济人"的逐利性是其主要原因,立法缺失、监管不到位、司法保护不周也是其重要因素。借鉴发达国家规制银行理财市场的成功经验,应当从改变监管理念、变革监管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加强银行理财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信用机制建设的严重滞后正成为制约我国信用交易尤其是信用消费发展的“瓶颈”。我国信用消费者个人的隐私权、知情权等公民基本权利缺乏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本文结合我国实际,从隐私权保护和知情权保护两方面提出我国信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4.
商业秘密和公众知情权都受我国现行法律保护,但由于二者在价值理念上存在偏差,以及我国现行立法不够完善,商业秘密与知情权在实践中会发生冲突,但所有这样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我国立法可以在法律活动中很好地配置这两种权利,协调冲突矛盾.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公民的权利保护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隐私保护不仅受到了公众人物的重视,也在不断的被普通市民们所广为关注,特别是对于一些未成年人、高校学生之类的特殊人群更应该加强档案的隐私保护。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很多高校学生档案中的隐私都时常被侵害。因此,应该逐步加强我国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当中的隐私权保护。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劳动权利受到侵害,有很大原因是由于中国劳动法律缺陷造成的。新《劳动合同法》在保护农民工劳动关系方面做出了一系列规定,是我国劳动法律在保护农民工权益问题上的进步。但该部法律在保护农民工问题上仍有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和经济的发展,裁判的"相对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挑战,案外人的权利受到裁判侵害的情形不断出现。为此,民诉法适当修改,相关解释也应运而生,本文将围绕《审监解释》第5条,浅谈保护案外人权利的必要性,并评价司法解释赋予案外人申请再审权的制度,进而结合其他国家的立法例,设想如何构建我国保护案外人权利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2004年的马加爵杀人案(杀死同寝室4名学生)被害人家属最终因为加害者的家庭情况放弃赔偿要求;2006年12月28日当杀害11人的邱兴华被执行死刑时,这11个被害人家庭仍未获得任何赔偿,类似的案件不胜枚举,这些案件大都存在相同的特点,即犯罪行为人几乎都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被害人及其家属也因此得不到赔偿。从刑事诉讼角度关注被害人,关注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因犯罪行为而遭到直接的侵害,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关注。在诉讼中作为案件当事人理应与被告人一样受到同等的重视。随着犯罪被害人学的兴起和被害人要求刑事程序保护呼声的高涨,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才日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认为:"今后应赋予被害人以平等的防御权,使过于向被告人倾斜的天平恢复平衡"本文通过对刑事被害人的含义,特点以及对我国被害人权利保护现状及改善的详细论述,对我国被害人制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的法制建设的完善,略尽薄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方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专门立法已构成一个法律保护体系,但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陶陶 《决策与信息》2011,(11):58-58
裁判请求权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向一个独立、合格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利,它是兼有程序权利与实体权利双重性质的一项宪法性权利,世界各国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其确认在宪法中。但是我国宪法并没有关于裁判请求权的直接地定.在人权事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其提升到宪法保护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