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品安全法制的修改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将食品安全问题置于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大视野中全盘考虑,也就是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方能充分发挥食品监管的效果,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本文将对我国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进行细致的研究,试图发现并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治理现状,解读最新的法律法规对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影响的基础上,大胆去探索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法律规范的新思路,以期对我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制的完善提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和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政府单一主体的监管体制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食品安全治理的需求。包含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多元治理模式成为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之道。文章从政府转变角色、企业加强自律、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及各方协调机制的建立四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食品安全多元治理体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体制存在诸多弊端。本文试图以近年乳制品安全领域出现的问题为案例,探讨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在监管理念、监管体制、监管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4,(47):22-23
正2014年11月12日-1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厦门召开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旨在总结推广福建治理"餐桌污染"经验,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作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福建坚持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在加强部门职责协调、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展开积极探索,经过14年努力,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八大体系",有力保障了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危机日益凸显,打破了公众对食品“安全时代”的期望值.针对食品安全屏障为何屡遭突破的问题,本文从制度、体制、标准、技术、道德、责任等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面寻根探源,以期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馒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食品之一,上海出现“染色”馒头并流入多家超市销售,暴露了食品安全的恶性循环链,同时也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以及行政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出发,对我国的行政监管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综合协调机构,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在"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农业、质检、工商、食药、卫生、商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下,积极协调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牵头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制定落实国家食品安全监管"十二五"规划等方面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发挥了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日等国的食品监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各国都在下大力气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美日等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统一高效监管体制的成功实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监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政府监管体制庞杂、消费者监督乏力等造成了国家食品安全控制系统能力的欠缺。在比较"多部门分工监管、单部门主导监管、专设部门独立监管"等食品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可通过引导企业诚信建设、健全监管法律体系、完善政府及部门间的协同体制、搭建消费者反馈平台等来构建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我们能否吸取国外监管体制的经验?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近几年来,地沟油、劣质奶粉、毒豆芽、毒酒、苏丹红、红心鸭蛋、染色馒头、瘦肉精、黑粉条等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表明,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1.食品安全立法存在漏洞我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孙静 《经营管理者》2009,(21):186-186
本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正式颁布实施之后,在分段监管模式未彻底改变的体制下,作为监管主体的政府部门,将如何实现"无缝对接",确保食品安全。本文试图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此进行初步探讨,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完善相关保障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食品工业是哈尔滨市四大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存在的隐患令人担忧,食品安全问题远没有解决,对公共健康、社会稳定构成了一定威胁。国际上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国内普遍认为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制约食品安全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哈尔滨市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比较普遍,行政执法主体力量薄弱,食品行业自我管理不够等。因此,哈尔滨市应推进食品安全政府治理方式的改革,构建第三部门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体制环境,重点加强消费者协会或食品消费维权组织的建设,建立多学科技术综合集成的食品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食品安全风险复杂演化和恶性频发局面下的现代化应急治理难题,结合我国食品安全应急治理的特定情境和体系特征,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应急治理体系的主要症结快速检测预警症结、多部门监管综合协调症结、信息传递与披露症结、社会共治症结。基于系统整体和可操行性视角,从快速预警、综合协调、信息传递和社会共治4个维度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应急治理体系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异常严峻,很大程度归因于《食品安全法》构建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存在诸多弊端,主要有监管部门职能分割、食品标准数量不足、缺乏事中监管机制、信息公布制度不完善、法律责任模糊等。针对上述监管弊端分别提出完善建议或补救思路,以期通过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信任是公民社会的基石。信任是以意识与行为的一致性为本质特征,以政府管理、象征标志、专家系统为主要形式的体系构成。然而,食品安全领域中信任的缺失: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导致了食品安全得不到有效的治理,治理机制运作出现"故障"。以信任理论为基本,通过对权力主体问责制的不完善、信息交流制度的缺陷以及专家言论管理体制不健全三个造成我国食品安全信任缺失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最终从权力监管、舆论监督、言论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对应的信任重构的举措,为我国食品安全信任模式全方位重建打下牢固的基础,较好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玲 《管理科学文摘》2009,(13):249-250
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情况令人堪忧,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提高缓慢,效率低下,其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亟待提高。本文对我国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监管的制度层面和现实层面找出制约政府监管能力的原因,并以此从组织架构,立法,制度保障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政府监管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创新食品安全流通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国消费市场上不断出现,成为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焦点。天津虽没有发生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但也没有从体制上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将天津建设成为食品安全流通产业化示范城市意义重大。通过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比较和借鉴,建议:建立统一的地方性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和标准,将食品安全监管与政府信用对接;建立以食品市场准入为基础的多层次、可操作的市场认证体系;建立健全多级检测和信息追溯机制;发展规模化、专业化销售渠道,规范流通秩序;利用滨海新区先行先试优势,构建大都市食品安全流通体系示范城市。  相似文献   

18.
消费扩大驱动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渐严峻,食品企业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所具有的蓄意性、隐蔽性、技术性特点,为新时期食品安全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挑战。鉴于此,本文借助演化博弈理论,考虑了食品企业收益、食品生产技术成本、生产残次食品损失以及政府监管成本、社会负面效益等因素对食品安全风险形成的影响,构建了食品掺假行为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其演化状态进行了理论和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进一步考虑到食品企业策略转变意愿与基层食品监管机构策略转变意愿,从空间博弈角度对食品掺假行为及其监管的空间演化状态进行了深度剖析和刻画。研究结果显示,食品企业和基层食品监管机构在策略选择方面具有同步性振荡特征。而且,在食品企业策略转变意愿或基层食品监管机构策略转变意愿维持较低水平时,食品企业和基层食品监管机构的策略(严格监管,合规生产)是纯策略稳定状态。通过本文研究既丰富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理论,也为地方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提供了思路借鉴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而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关系着百姓的健康权与生命权。在生活中和司法实践中,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层出不穷且花样翻新,这凸显了我国在治理危害食品安全问题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现状与特点,找出深层问题与惩治难题,并针对短板缺陷对症下药,以期为构建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防控与治理体系、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证券监管与证券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如何处理监管体系内部各监管主体间的关系成为构建有效监管体制的关键所在。由于国证监会被赋予的监管职权过度且缺乏对其本身的有效监管,加上自律监管机构也存在问题,我国未能形成有效的证券市场监管体制。为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一方面应赋予证监会独立地位、划定其监管权界限、加强对其自身监管;另一方面应完善自律组织的治理结构、充分配置自律监管组织的职权、加强自律组织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